孩子入学起,除了父母家人,陪伴孩子最多的就是老师。所以跟老师打交道,也成了家长们的必修课。俗话说"爱屋及乌"很多家长都认为,要让老师喜欢自己的孩子,就要和老师的关系融洽,这样孩子才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但是可能有的家长不知道,你的一些行为,正在毁了老师的好感。
第一种:我花钱了,你要教好他看过一个视频,在一个课堂上,老师在前面慷慨激昂的讲课,在教室最后的一个角落里,四个学生围着一张小小的课桌大快朵颐,喝酒吃肉。意气风发,好不快活。老师在前面尽量的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被打扰,并且不遗余力的让其他同学把注意力集中到前面。可悲又可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师、医生都被划入了"服务业"?
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吼不得,送进来的时候就是"天怒人怨"的熊孩子,反正我花钱了,你必须给我的孩子教成"知文识礼"的谦谦君子。否则就是学校无能,老师不负责。
一个做幼师的高中同学辞职了,去找了一家小企业做职员。她不是唯一一个做幼师的同学,当然她也不是第一个辞职的,我相信她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个同学算是挺有理想的那种,幼教工资不高,没有编制,因为喜欢孩子,师范一毕业她就义无反顾做了这行。这次让她下定决心辞职的起因是一张照片。
某天孩子们午睡时她拍了照片发在家长群里,之后某个家长看见了自己孩子的一只脚露在被子外面,随后家长在群内就和朋友说了这件事,朋友也及时的为孩子盖好了被子。所有人都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
谁知第二天,家长将老师投诉到了园长处,在园内闹得不可开交。逼得园长和朋友向家长道歉,向孩子道歉。此家长"义正言辞":你肯定没孩子,所以你根本没责任心,你这么不负责,你不配教孩子。
下午,朋友就提出辞职了。她说"没尊严"。
孩子考出好成绩,是孩子聪明;孩子学习跟不上,是老师无能。凭什么?孩子的教育本来就是家长学校都要沟通参与的事情。毕竟除了知识的学习,还有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培养,素质的提高都是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是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
老师说要开家长会,家长说我出差/工作没法来;
老师说孩子最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在家要提醒关注,家长说我们教不了全靠老师了;
老师说孩子最近表现不错,有进步,家长要鼓励让孩子保持,家长说哈哈哈,我家孩子就是聪明,随我。
老师说孩子最近退步挺明显的,家长要注意督促学习,家长说什么破老师一点都不负责。
孩子的教育不是你有钱就可以,就像在医院里不是你有钱病就一定能治好,教育是需要投入巨大的情感和情怀,是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和目标,帮孩子驱散阴影,填补情感空缺,这些都是教育,只是有些教育无法拿成绩量化。
所以,不要拿金钱衡量老师,尊师重道,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第二种:无时无刻的和老师沟通这种不是反感,是烦…….
老师要备课要上课,幼儿园的老师还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真的没有时间对你保持一对一的回复。
友情提示,家长群再烦都不要退,不要免打扰,否则当你打开手机这个群里几十条上百条信息的时候,你肯定凌乱。一般在群里通知的时候老师都会写明时间地点所需物品等等信息,所以全部信息看完了再回复或者发问。
有时老师通知"下周一上午8:00着校服拿**物品在**处集合"除了一堆回复收到的,下面一定有提问的:"老师几点""老师上午下午""老师能给娃穿裙子不".......真实可信,就在你们自己的手机里,就是你家娃的家长群,希望发问的不是你。
还有一种,不分时刻要和老师通电话的。上午、下午、傍晚、深夜……..问的问题和家长群差不多…….
家长可能觉得这是对孩子关心,是负责人的表现。可是站在老师的角度,反而会觉得家长对孩子的事情不关注,否则怎么会明明通知了又一遍遍的打电话。
老师和我们一样,他们除了是你家孩子的老师,也是她自己孩子的父母,也是需要休息和生活的。
第三种:毫无原则的护短基本上在他家孩子无论在众人眼中是什么样,在家人眼中他一定是人畜无害,洁白无瑕的小天使,如果我家孩子犯了什么错,那一定以有人在他之前犯了更大的错,他是"不得已"才打人/骂人/毁东西的……
不久前看到的一个新闻,一个插班生,最后搞得整个班级全体罢课抗议,要求将这个孩子调离。
事情发生在杭州市拱墅区文澜实验小学 ,学生W是二年级又另外一个校区转入的插班生。可是自打W进入这个班级之后,整个班级开始"风起云涌",但凡是W和任何孩子起一点争执,其母亲都会冲到学校,冲进班级,威胁、谩骂其他孩子,当然不止孩子,还有老师,以及其他的孩子家长,向其他家长索取精神损失费,甚至还有家长收到过"剁手威胁"的电话。几年间,前前后后换了四次班主任。后来家长忍无可忍,才炒出罢课事件。
清清静静的校园,本是莘莘学子读书识义的场所,被护短的家长搅扰得乌烟瘴气,连基本的校园秩序都无法保证,保证学习质量又从何谈起。
我曾见过母亲带着已经不算小的孩子在商场内随地小便,店员好心提醒了下厕所在不远的地方,之后这位母亲爆发了。各种恶毒的言语,各种刺耳的"问候",最后将手中的奶茶狠狠的丢在了店员的身上,准备扬长而去。因为丢奶茶还污染了店内其他商品,店员报警了,我和朋友表示愿意为店员作证。警察来了之后,这位母亲立马换了风格,总之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没啥文化的外地来的老实巴交的母亲,而我们全成了助纣为虐的看不起外地人的高傲冷漠的"城里人"…..这一幕,一点不差的全部落在孩子眼睛里。孩子一脸淡定,司空见惯,波澜不惊。
网上常说的一句话:现在不教好孩子,总有一天社会会替你教育他。再怎么护短,总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总有无法开脱的时候。
对孩子的负责和关爱,也包括了要给他正直的品格和三观。老师批评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家长和学校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孩子在家也能惹父母吹胡子瞪眼,效果还不一定好。怎么到了学校就一定是和风细雨,说都不能说了呢?
老师和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两盏指路的明灯。他们从来不怕学生的懒惰与迟钝,不怕知识的枯燥与晦涩,不怕劳累与付出。只有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对老师来说桃李满天下就是最大的成功,孩子长大成人后见到老师时能恭恭敬敬的说声"老师好"就是老师最大的满足。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愿所有的老师都能遇见可爱的孩子,愿所有可爱的孩子都能遇见有爱的老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