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向我抱怨:她家两岁多的宝宝,现在你让他往东他就偏往西,或者不管你说什么,他就是我行我素置之不理,让人抓狂……我们很多人都有与孩子沟通的困扰:我们跟孩子说话,他们似乎很认真地在听,似乎听懂了,然而一转头又忘了;或者你费尽口舌讲了一大堆,孩子却是一脸懵懂。
这其实是因为没有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正确方法。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孩子的思维方式较成人不一样,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01.
我的外甥女三四岁时,有一次在家里画画,结果画不了几分钟,她就要玩捉迷藏,一会又要吃糖,一会又要拖着她妈妈说要出去玩。她妈妈生气了,批评他说,“你这样三心二意,怎么行?现在不许出去玩了,你先专心地给我画好画再说。”外甥女知道妈妈生气了,不做声,但是也不去画画,就那么僵着。她妈妈大概也真生气了,就不管她,忙自己的去了。
不一会儿,外甥女问我,“妈妈刚刚说我三心二意是什么意思呀?”我明白了,原来孩子并没有听懂妈妈的意思,只是从表情上观察到她妈妈生气了。
于是我跟她讲起了“小猫钓鱼”的故事:一只小花猫跟着妈妈在钓鱼,妈妈一动不动,专心地看着鱼钩。可是小花猫却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结果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完了我说,这就是“三心二意”的意思。
孩子听完眨巴着眼睛,好像有些明白了,但似乎又没有完全听懂。于是我结合孩子刚刚的情景继续给她说到,“你刚刚在画画时,一会又要玩捉迷藏,一会又要吃糖,半个小时了你就画了几分钟,现在又要出去玩,这就是‘三心二意’的表现。”
这时孩子便完全明白了,妈妈说她三心二意是批评自己做事不认真。
其实不止在听懂方面,孩子对于具有画面感的语言能够更好的理解;与孩子沟通时,孩子自己本身也是更擅用带有画面感的语言来表达。
还是来说说我外甥女的例子。我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对她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并不是很清楚。有一次外甥女刚换了幼儿园,我便问她,“幼儿园离家远不远?”外甥女是这样回答的,“好远好远,我们先要走到一个红色的房子,然后经过一个红绿灯,再继续往前走,又经过一个红绿灯,然后走过一个公园,看到一个黄色的房子就是幼儿园了。”
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这样的表达很常见,孩子们的话中总是有“画”。
02.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发现:孩子在7岁之前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也就是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看到具体的物体才能联想到实际含义。7~12岁,孩子的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转变,然而此时具体形象思维仍然在他学习新知识和与人交通沟流交通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在孩子的早期学习中,他们也是利用具体形象思维来学习的。
几个月大的婴儿才喜欢盯着大人的脸看,他们会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去寻找信息,再根据看到的表情信息做出不同的反应,当他看到的是一张微笑的面孔时,他便知道对方是高兴的,从而做出咧嘴微笑的表情回应;当他看到的是一张愤怒的面孔时,他便能敏感地捕捉到对方生气的情绪。
在宝宝学习语言时也是一样。比如宝宝一开始听到妈妈发出“苹果”这两个字音时,这时宝宝只知道发音但并不明白这个发音指的是什么,更不懂得运用。当妈妈拿着一个红红的、圆圆的物体说“苹果”时,宝宝在脑海中便建立了“苹果”的发音与一个红红的、圆圆的东西的关联,下一次你就会发现,宝宝在看到一个红红的、圆圆的苹果时也会说“苹果”,这是因为苹果的画面形象已经在宝宝的脑海中留下了影像。
“画面”也是小婴儿最初用于沟通的工具。
03.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图优效应”。
1894年,美国的心理学教授E.A.Kirkpatrick发现,在记忆测验中,图片的记忆成绩比单词的成绩更好,即图片记忆优于单词记忆。
1973年,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斯坦丁做了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他要求被研究者每个人都同时记忆1000个单词、1000张普通图片和1000张有生动情节的图片。
如单词为“狗”,普通图片为“一条狗”,有生动情节的图片为“一条嘴里含着烟的狗”。
两天以后,斯坦丁又找来了这5名大学生,结果发现他们平均记住的生动图片为880张,普通图片为770张,单词为615个。
这说明图片比起单词来容易记,而情节生动的图片就更容易记忆,这就是“图优效应”,即在记忆时,图片的优势更大。
为什么会存在“图优效应”?
因为人的大脑在处理文字和图像时是有区别的,大脑对文字的信息编码加工只有一次,对图像的信息编码有两次,而且大脑对图像信息的处理更高效,因为人的大脑皮层中3/4的神经元都用于视觉处理信息,所以有画面感的语言会更容易被大脑处理,当父母用带有画面感的语言跟年幼的孩子沟通时,与孩子的沟通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04.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具体如何利用“图优效应”来与孩子沟通呢?
1.把抽象空洞的理论变成生活实例
我外甥女三四岁时有一段时间遭遇了“脏话敏感期”,喜欢骂人。隔壁邻居有一个老人,秃了头。平时孩子总是会甜甜的叫他“爷爷”,可有一天,外婆带着孩子在路上碰到他,孩子却一反常态地叫他“光头佬、光头佬。”外婆呵斥外甥女,“怎么这么没礼貌?”
外甥女有点小委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批评。于是我问她,“你还记得,前天你被小表哥嘲笑‘鼻涕虫’吗?”外甥女点点头。“你当时为什么会不高兴?”我问。他说,“鼻涕虫不好,我不喜欢。”
“那你觉得人有头发好看还是没有头发好看?”“有头发好看。”“‘光头佬’也就是没有头发的意思,并且这个词表达的意思更不好,就像一只狗狗在你爱吃的冰激凌上面拉了一堆粑粑……”“哦,原来是这样,那确实是挺恶心的,我再也不叫‘光头佬’了。”还没有等我说完,外甥女就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当孩子犯错时,与其空洞的说教,不如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形象化地表达你要讲的道理。
2.充分利用绘本
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如果都需要我们家长把它情景画面化,这对于很多父母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相关主题的绘本去让孩子认识到相关的道理。绘本阅读非常符合孩子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比如孩子不爱刷牙,如果你跟他说,刷牙有很多好处:不仅让口气清新、牙齿整齐,还能预防口腔疾病,不会长虫牙……显然孩子听了也不会见得效果。
这时你可以利用一些相关的绘本。我买了基本关于刷牙的绘本,比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噼里啪啦系列的《我去刷牙》、《谁是蛀虫的朋友》。陪孩子读完这些绘本之后,他就明白了不刷牙的后果。如果孩子再不刷牙,你就可以提醒他想想绘本中看牙医的情景或者将牙齿坏了的图片贴在洗漱间。这样一段时间,孩子就会自觉地去刷牙了。
3.多给孩子讲讲故事
美国的实验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曾说,孩子更容易接受故事传达的经验教训,父母与其在孩子面前说一大堆抽象的批评和教育,还不如和孩子讲一个故事来的深刻。
当孩子犯错时,或者遇到什么不理解的事情时,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要冗长的说教。
4.必要时让孩子去亲身经历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一位泰国妈妈因为儿子不肯上学,于是带他去捡垃圾。
她带着儿子,提着袋子,连续走了约3公里的路,沿路翻找有用的垃圾。当小孩满头大汗,不停喊着好累、想回家时,才发现能在学校学习是一件多幸福的事。
孩子浪费粮食,与其跟他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如像郭晶晶夫妇一样,带着孩子去田地插秧。
孩子不读书,不如像这位泰国妈妈一样,带着孩子去捡垃圾。
孩子经历了这些具体情境的实践,自然会记忆深刻。
5.图优效应不仅可以用来解决孩子的具体生活问题,还可以运用到教孩子学习上。
比如,教孩子加减法,如果你问一个两三岁的孩子,3-1+2=?孩子可能很难回答上来。这时你可以换一种形象的说法:“你有3个布娃娃,弟弟弄坏了1个,妈妈再给你买2个新的,现在你有几个布娃娃?”通过这样形象的转化,孩子更容易说出答案。
事实上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中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1993年美国学者发现亚洲孩子的算术成绩比美国孩子优秀很多,为此,他们调查了亚洲20所小学和美国20所小学最低年级的上课情况。后来他们找到了根源,亚洲老师擅长用“情景计算法”,亚洲老师采用“情景计算法”的比例达到61%,而美国老师只有31%。
结语:
适合孩子大脑思维、心理的教育方法,就像一把独一无二的钥匙,能帮助你轻巧打开孩子的脑洞,“图优效应”告诉我们,与孩子沟通,情景化、画面化是一把有效的钥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