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是我同事女儿,她妈妈说去年刚送幼儿园的时候,哭了足足三个多月,后来才慢慢好一些。
奇奇妈:“孩子路上好好的,看到幼儿园大门就开始哭,送进去好一段,吃完早
饭就又开始哭,断断续续哭了三个多月。”
我:“孩子哭,你们做什么了?”
奇奇妈:“就是安慰她,你看小朋友们都玩的多好,他们不哭你也别哭了,还有那么多玩具多好啊,还有大滑梯……类似这些话吧,效果不好,有时候我说完,孩子反而哭地更厉害,愁啊!”
她说完叹口气,看得出她对去年孩子入园的经历还心有余悸。
现在是9月中旬刚刚开始,又有一批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开学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不知道又有多少类似奇奇的孩子呢?
这些孩子有很明显的分离焦虑,只是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
其实,如果奇奇妈能够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开始针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和孩子一起分步骤地进行一些针对性练习,也许孩子入院就是另一番情景和心情。
1. 被忽视的焦虑,孩子正疲惫痛苦地默默承受如果你的孩子刚刚运动回家,看到桌上水杯端起就喝,结果由于水温太热烫了嘴,你不可能永远不再让孩子喝水,而是会引导他以后喝水之前试探一下水温,如果水热吹一吹,等一等再喝。
我家大宝两岁半的时候,烫了一次嘴,我就是这么做的,这个年龄的小孩练习几次就能自己处理喝水问题。再到后来他拿吸管杯喝水,都习惯性问我一句:妈妈,你给我倒的水热吗?再到后来,他吃东西之前,都会试探一下温度,然后再大口吃,在吃喝方面,防烫已经成为他独立能力的一种,这是练习所得。
卓越的教育学家苏斯博士说:“树不能说话,所以我要为他代言。”
焦虑的孩子正在默默地忍受着痛苦,不为自己父母所知,大部分人直白或简单地理解为“内向粘人”、“不舍得妈妈”、“适应能力差”、“过一段时间适应了就好……”
很遗憾,这些常规认识掩盖了孩子焦虑的真相,孩子继续默默独自承受,有研究表明,没有经过治疗的焦虑不会自愈,只会以其他形式暂时掩藏。但事实上孩子是有其他选择的,比如可以通过大人(通常是父母)正确指导练习,来改变现状,从而改变思想。
2. 分离训练很重要父母如果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焦虑原理和逐步降低焦虑的方法,就可以承担起教导孩子克服焦虑的工作。因为,目前咱们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带着孩子找专业心理咨询师去解决入园焦虑的,但只有小部分父母做到对孩子的帮助指导。
教会孩子面对恐惧和焦虑非常重要,在入园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通过耐心练习指导,培养孩子养成独立面对焦虑的能力,对孩子成长有不可磨灭地积极意义,比买10套乐高还要重要。
幼儿园小班,大都是三岁多的孩子,这个年龄段正好就是人生发展阶段的分离焦虑与日俱增的时期。最早,分离焦虑从孩子一岁左右开始,在未来三四年里,有增无减,直到幼儿园毕业才随着年龄增长、见识增加而渐渐消失。
小孩对新的环境会感到好奇,有严重分离焦虑的孩子则会感到恐惧,除此之外,没见过的丑陋动物或者穿着奇怪的陌生人,也可能会吓到孩子。
患有分离焦虑症的孩子认为和父母分离很不安全,对于分离的危险有超出实际的恐慌,在孩子心里,这是跨不过去的坎。
田田9月刚入幼儿园,她表现为大哭、粘人、愤怒、生气,哭着哭着还吐了。晚上回家她会做噩梦,看到妈妈就会抱住不放手,生怕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各种现象表明,田田也是个有分离焦虑症的孩子。
孩子对自己这些行为往往感觉身不由己,这不是孩子错,父母切勿打骂或和别的孩子比较,积极应对,总能解决的。
3. 分离训练(1)改变孩子认知,感觉也就随之改变
可以和孩子约定做对话游戏,在玩中循循善诱
妈妈:“宝宝,妈妈离开你的视线,并不是消失了,我还会回来的。”
宝宝:“妈妈没有消失,还会回来。”
一开始,一遍两遍,孩子肯定不明白什么意思,父母就强化练习,让孩子明白,目的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他或她脑海里妈妈消失身影不等于再也见不到了。就从这个最基本点开始练习。
(2)制作一本属于孩子的专门画册
父母和孩子一起画画,在父母离开的时候,孩子可以阅读。
就画上3个场景:孩子和父母一起玩耍的场景;父母去了另一个房间,孩子单独玩玩具或画画看书等;父母回来了,一家人一起玩耍。
可以和孩子看着这个专门画册,一起讲故事,鼓励孩子多多讲述,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地渗透。
(3)锻炼孩子在家庭内独立
可以做以下行动,逐步尝试:
本来看书地时候,孩子坐在父母怀里,现在让孩子坐在父母身边的椅子上。
让孩子独自玩玩具,家长不在紧紧陪伴和依偎,可以找自己的事情忙一忙,让孩子适应一下这种距离。
本来父母去厕所孩子都要跟着,试着让孩子等在门外。
(4)让孩子在家庭外独立
妈妈,特别是全职妈妈,一开始可以尝试1小时外出,让可靠之人帮忙照看孩子,这样孩子会慢慢适应在熟悉的环境中,短时间没有妈妈的陪伴。慢慢增加外出时间的长度,直到增加到半天、一天。
然后尝试,让可靠之人带孩子外出参加活动,可以是画画、运动等孩子喜欢的项目,有新鲜感和好奇心驱使,会掩盖孩子焦虑的爆发。一旦发现有焦虑迹象,可以先暂停活动,回到孩子熟悉的家中,分阶段来,慢慢尝试。
让孩子提前接触其他小朋友,培养与同龄人交往的友好开端。
【反思】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尝试,这都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
依据焦虑心理学知识,你可以让孩子知道,他或她有很多选择的机会,父母也是。养孩子很辛苦、很累人,但孩子小时候父母的持续付出,可以换来孩子和家庭未来更好的生活,一种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
共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