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太狠心,会适得其反,父母舍不得,孩子难以成才,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把握这个“度”,才是真正的对孩子好呢?
看过《变形记》这个综艺节目的人都知道,这个节目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孩子,有的孩子给观众展示的是励志的人生、励志的故事,但有的孩子,却将自己的自私、缺点、冷漠展现的淋漓尽致,刷新大家的三观。不得不说,孩子会变成这样,跟父母教育的失败脱不了干系。
就比如这个男孩,一身的“王子病”。他的家庭状况其实非常一般,父母都不是有钱人,而只是一般的工薪阶层。可是因为参加了《变形记》,男孩竟然要求父母将家里的房子卖掉,用来充脸面,假装“富二代”。这个要求震惊了一众网友!
有人说,孩子被教育的太自私了!也不想想父母费了多少的心血和精力,才买下了房子,他一分钱没赚,反而要求父母卖房充面子,实在太不像话了!也有人表示,父母虽然可怜,但不值得同情。孩子之所以变成这样,肯定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错,平时对儿子太溺爱的缘故。您怎么看呢?
“溺爱”≠“宠爱”
1、什么是“溺爱”?
溺爱是照顾者和儿童之间关系的一种特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庇护孩子,同时也妨碍孩子试图作出独立行动的努力,跟过分爱护意思相近。
2、什么是“宠爱”?
宠爱是指对在下者因喜欢而偏爱,用于上对下,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
家长宠爱孩子可以,因为喜欢、因为血缘,但溺爱孩子绝对不可以,这样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反而耽误孩子的发展。
家长溺爱孩子的表现
1、大事小事包办
因为舍不得孩子吃苦,所以家长会习惯性地替孩子包办一切,小到吃饭穿衣,都会替孩子代劳。表面上看,这是家长对子女的爱护,实际上这种爱护过界了,会将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2、包庇袒护孩子的错误
人无完人,孩子犯错、有缺点很正常,父母平常心对待即可,犯错不可怕,只要愿意及时改正,仍旧是一个乖巧的好孩子。
但是,溺爱孩子的父母,只会包庇、袒护孩子的错误,并以“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为借口,帮孩子逃脱责任。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害孩子。
3、大惊小怪
小孩子调皮,整天跑来跑去,过程中磕磕绊绊是难免的。但是溺爱孩子的家长,对于这种现象总是大惊小怪,见不得孩子受一点伤。
家长的这种行为会导致孩子越来越娇气,越来越矫情,这样被娇惯长大的孩子,将来很难混得好。
家长应该怎么做,才是真正对孩子好?
1、适当放手
要想孩子成长,父母必须学会放手,不管孩子前进的步伐有多艰难,家长也要忍着。举个例子,孩子学习走路,家长因为怕孩子摔倒,便一直抱着他、扶着他,从不撒手,那么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这项技能呢?让孩子独自去摸索、感受,孩子才有进步的机会。
2、赏罚分明
要想孩子三观正、识大体,那么父母就必须要在教育上多下点功夫,多狠心一点。孩子犯错了,绝对不能袒护,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有悔改之心才可以。孩子表现的好,家长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和奖励,只有这样,孩子才有继续变好的动力,才能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出息!
富二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