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十多岁的女孩因在网上看了一则短视频,便在家中有模有样的自制易拉罐爆米花,看到玉米粒没有反应,两个孩子在没有灭火的情况下浇下浓度为90%的酒精,现场瞬间爆炸,导致两个孩子被烧伤,14岁的哲哲全身96%的皮肤烧杀,于9月5日不治身亡。另一名叫小雨的女孩身上13%的皮肤被烧伤,目前在接受治疗。
该事件经媒体曝光后,网红“办公室小野”成了众人讨伐的对象,因为她曾在2017年时发布了易拉罐自制爆米花的视频,关于“办公室小野”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那是法律的事情,本文仅从家长教育孩子的角度来分析,应该如何注意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安全隐患。
说到网络安全,很多家长都会想到网瘾,其实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远不止网瘾,还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细节,就如本文中的两个女孩,如果没有这个案例,我们或许想不到两个孩子因为看了一段视频,就造成了一死一伤,如此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我们还是低估了网络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国儿童上网现状2016年,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出炉,该报告对20000多名3~14岁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了调研和分析,该报告指出,儿童数字化成长出现明显的低龄化倾向,早在幼儿园时期(3~6岁),手机接触率为91.8%,平板电脑的接触率为83.4%,电脑的接触率为80.6%。
小学中年级(9~10岁)时,儿童的媒介使用行为就已经和成年人的使用行为差不多了,初中生进一步成为新媒介传播者、创造者,数字化技能的很多方面都超过了父母。
该报告还指出家是儿童使用互联网的首选场所,这说明父母能较大程度影响孩子的上网行为。儿童使用互联网主要用于获取科学知识、做作业、网络购物、社交娱乐四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告还指出家长的失误是导致孩子网络风险加大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家长未能成为孩子的数字好友,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会和孩子在QQ、微信、微博上互加好友。
第二,很多家长会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
第三,家长不会对孩子使用网络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61.7%的家长不会筛选孩子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67.7%的家长不会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内容进行控制。
当下是互联网时代,让孩子不接触互联网是不现实的,如何让孩子安全上网,则是家长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互联网里充斥着各种信息,有精华,也有糟粕,若家长对孩子的上网情况不加以了解和限制,就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让孩子走上极端。
比如前些年流行的蓝鲸游戏,这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曾因煽动多名青少年自杀而引起关注,中国也曾有少年因为沉迷于这款游戏,被游戏的组织者操控,最终酿成悲剧。
儿童上网前,我们该告诉他们什么网络不是猛兽,合理利用网络,并不会对儿童健康造成影响,还会扩大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知识,不过,为了孩子使用网络更加安全,在儿童上网前,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些内容。
1.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儿童往往意识不到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他们会随意地在网上注册各种账号,将自己详细的个人信息如实地填上去,甚至会上传自己的照片。个人信息泄漏,轻则会收到源源不断地垃圾信息,严重的会被不法分子利用,甚至会危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比如有些绑架勒索案件的发生,就与孩子的个人信息泄漏有关。
因此,我们要告诉孩子,未经爸爸妈妈同意,不能在网上泄漏姓名、年龄、学校和家庭住址,以及电话等个人信息。
2.在网上看到不良信息,要及时告诉家长
前段时间,我儿子在浏览百度的时候,读了一个名为《死亡日记》的小说,被我发现了,我简单地看了一下,认为这个小说不适合孩子看,便制止了孩子的行为,并告诉他,网络上有很多东西并不适合未成年人看,如果看到有什么让你不舒服的信息,一定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
当然,有时候孩子可能并不会如实地跟家长讲,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和孩子聊天,了解他在关注什么,他喜欢什么,他阅读的内容是否适合他看,是不是会给他造成负面的影响等。
最好家长应事先和孩子约定好哪些社交网站或者聊天工具是可以使用的,若新增聊天工具或者社交网站,应提前和父母沟通,先由父母判断一下这些内容是否适合孩子。
3.不要擅自与网友见面
近年来,因为学生不经父母同意,就与网友见面,导致悲剧发生的案例时有发生。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网络世界里也会有坏人,那些和你聊得火热的人,在现实中未必如你想象的那么好,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你真的要去见网友,请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你才可以与网友见面,千万不要擅自与网友见面。
4.不要在网络上谩骂他人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我们也要做一个好人,不要在网络上谩骂他人,否则也要承担网络责任。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告诉孩子,在网络上如果有人谩骂、侮辱你,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我们要坚决地对网络霸凌说“不”。
只有父母教会了孩子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才能远离网络带来的伤害,让网络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好帮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