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吗?科学家?医生?老师?
或许生活早让我们放弃儿时的梦想,又或者时间让我们遗忘了我们曾经对自己未来的期望。
在一次集体会议上,让几个孩子轮番上台讲述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有一个孩子的发言很特别,他的梦想在许多人看来俗不可耐,但却想得比任何人都明白。
孩子上台后一开口,就引起哄堂大笑:
“梦想”
“顾名思义”
“就是做梦都想”
孩子的话很接地气,而又直透本质。
我们都在问孩子梦想是什么,但是却没有让他们“做梦都想”,反而让他们选择抛弃或者遗忘自己的梦想的情况居多。
小朋友又接着往下说,说出他那“俗不可耐”的梦想:
“人各有志人人都有梦想”
“我的梦想”
“就是发财”
“发财”,这大概也是许多家长的追求,更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未来的期许。
即便再次直透本质,但这孩子的梦想,又引起了大家的哄笑。
他没有因此而感觉到胆怯,很坚定的接着说了下去:
“我不像前几个人说的那么的伟大”
“就真的变有钱了”
“跑去给他们捐款啊,帮助别人什么”
这下,全场安静了下来...
小男孩接着说道:
“努力了一辈子”
“好不容易发了笔财”
“为别人发的不太现实”
再次的,哄堂大笑。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一个闹剧。
台上这位发言的孩子,却没有因此而笑,或许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唯有如此,他的心里才能如此的踏实。
有些人会说,这孩子太自私,有钱了就应该回馈社会。个人认为,这孩子很实在。
《礼记·大学》记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或许,我们还不如这个孩子过得明白,梦想是要坚持的,梦想是要日思夜想应该如何去达成的,但我们却轻易的可以放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