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教育也从来就不是一件省心的事情。
人性本堕,在教育这件事情上面,家长们往往会采取看似勤劳实则懒惰的方式进行逃避,而为自己的懒惰开脱的最好借口,就是“为了你好”。
01 “为你好”培养出的残酷天才12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与成人同等的能力,他们渴望着证明自己,行为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其实质是孩子们的独立自我与家长的独立自我发生了矛盾。
这份独立自我过去被压抑得多严重,在青春期就爆发得越是让家长难以置信:为什么我那个乖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变得不可理喻?
12岁的肖波,正正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家人们始终无法相信,一向品学兼优的他,为什么可以做出如此残酷的行为:肖波,杀害了自己的亲姑姑、9岁的表妹、3岁的表弟...
在事发之前,肖波还刚刚拿到学校颁发的“三好学生”奖状。
之所以说他残酷,是因为在犯事之后,肖波丝毫不感觉到害怕或者慌张,他换上衣服就若无其事地在附近网吧上网,所听的都是一些让人高兴的歌曲,即便面对审讯,他也是轻描淡写地回答着,没有一丝悔改之意。
做出这一切的原因,简单得让人难以理解:当天,寄居在姑姑家的肖波在家里上网,恰好表妹放学带着表弟回家,由于担心表妹如以往般向姑姑告状,肖波对着他们递出了刀子。
眼看姑姑就要回家,肖波想清理现场,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姑姑回到家询问房间里的肖波,表弟表妹去了哪里...肖波,用刀子回答了姑姑的问题...
在看到这样的案例之后,内心不仅产生疑问:肖波所遭遇的情景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为何他会做出这样的处理机制?
而了解了肖波的成长历程后,这一切就变得非常合理,他,就是被“为了你好”所培养出来的极端例子。
02 生活中常见的“为了你好”在生活中,“为了你好”的常见表现,当属下面四种:
【溺爱】
无条件满足孩子,家长牺牲自己,依附在孩子身上,本质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延伸,用孩子弥补自己的心理缺失,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生活目标。
典型句式:“只要孩子开心,我怎么样都可以”
【责罚】
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或者做出违反家长三观的事情,就严厉责罚孩子,以打骂为主要表现形式,本质是操控孩子,压抑孩子的本我,把本该温暖的家变成孩子心中的炼狱。
典型句式:“棍棒底下出孝子”“我打你,是为了你好!”
【严规】
为孩子制定严厉的行为准则,表面是为了孩子遵守规则,本质是为了让孩子服从,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用规则掩盖自己的懒惰。严规通常伴随着“责罚”一起出现。
严规是否形成懒惰教育,区别在于:
家长的初心在于操控孩子还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行为方向规则制定是否尊重孩子,是否是家长的“一言堂”违规时家长是凶神恶煞,还是坚定而平和典型句式:“你必须服从我的规则,因为这会让你变乖!”
【留守】
为了给予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为了专心拼搏,选择让孩子留守。留守分两种,一种是与孩子分隔两地,由家乡老人代为抚养;第二种是让孩子精神留守,虽然与孩子在一起,但从不理会孩子,即丧偶式育儿;
留守的本质,是用物质满足孩子的需求,单方面认为好的物质条件就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典型句式:“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好!”
溺爱让孩子自恋:肖波的父母早已离异,由奶奶一手带大,奶奶对其是宠溺教育,这让肖波的脾气非常暴躁,稍有不顺就会动手动脚,老师对他的描述是:过于成熟、行为怪异;
现实让孩子自卑:从农村来到城里,看到身边的同学们都是名牌加身,肖波产生了攀比心理,和亲人说道,没有牌子的衣服他不穿,而家庭条件一般的肖爸爸,难以满足肖波的需求。
老师讲述到,肖波的身上有着一股压抑感,脾气异常暴躁,在寝室里会激动地大喊大叫,双手握得死死地。一次与同学打架被老师教育后,他竟然对着对方同学下跪。
错误解读孩子需求:父亲出外打工,为了弥补父母离异对他的伤害、给予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父亲咬牙供他上城里的贵族私立学校,寄居在姑姑家里;
严厉和惩罚让孩子叛逆:姑姑对肖波非常严厉,而出于青春期的肖波对此非常抵触,“姑姑叫他看书就看书,坐下就坐下”,肖波心里还是有点怕姑姑,姑父如是描述到,这与肖波在奶奶家的自由自在完全是天差地别。
肖波成长所遭遇的,恰恰就是生活中常见的四种“为了你好”的综合。
03 “为了你好”的本质溺爱让他走不出全能自恋的心理,但现实与他人的差距却又给予他沉重的一击,让他产生自卑感。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让他难以适从,必须有一个宣泄口。
而姑姑严厉的管教,让他不敢宣泄,无从宣泄,只能选择网络。但没有人理解他的这种心理状况,压抑的情绪被不断积攒,最终内心的理智崩塌,做出了极端的行为。
“为了你好”,其本质是用情感勒索的方式对对方的本我压制,潜台词是“如果你不按我说的做,你就是有罪的!”
情感勒索是控制行动中一种最有力的形式,而且非常隐晦,让一切显得非常合理。
--“我打你,是为了你好!”
潜台词:那是你的错,不是我的错,是你逼我的,我是爱你的
真相:施暴者不想动脑去想其他的解决方式为自己开脱所找的借口,如果打人是对的,那孩子是否可以反过来打父母,并同样说出“我是为了你好”?
--“你必须服从我的规则,因为这会让你变乖!”
潜台词:你的行为必须符合我的标准,否则你就是叛逆,而我的标准是对的、是爱你的;
真相:施暴者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比被虐者强大,把自己的三观强行施加在被虐者身上。
--“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好!”
潜台词:你不能对不起我,只要我付出了,你就必须要给我我想要的回报;
真相:施暴者完全不顾对方是否需要,以及对方有何种需求,按自己的想法牺牲自己。不管对方接受与否,必须给予自己想要的回报。
--“只要孩子开心,我怎么样都可以”
潜台词:看!我多么伟大!你还敢让我不开心吗?
真相:这是最隐晦的做法,因为施暴者太伟大了,但实际上,这是施暴者把自己依附在被虐者的身上,让对方必须为他的伟大而活:他都为了我放弃了自我了,如果我让他不开心,那我简直不是人了!
无论何种“为了你好”,到底就是一个操控对方的借口,让对方压抑自我需求,最终让对方迷失自我。
04 解决四种“为了你好”的方式他还是个孩子,对于孩子而言,他们难以识别父母对自己的方式是对是错,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他们相比于父母显得更伟大一些:只要父母开心的,我就会去做,即便我不喜欢。
孩子们自我牺牲的行为,只是为了赢得家长的一丝关注。
解决四种常见“为了你好”的关键,还是在家长身上,我们可以这样做:
正视本我,孩子不是你的替代品不管是包办型溺爱抑或是放纵型溺爱,其实质在于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替代品,以实现他们的理想自我。
最常见的就是用孩子来过度自己的不敢面对的心理缺失:例如老人溺爱孩子,是离死亡越来越近的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
以及用孩子弥补自身过去的遗憾,实现理想自我:例如一些家长放纵孩子,其根本原因在于小时候的他们被压抑,他们又向往着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生活,随即将这种理想生活投射到孩子身上。
正视自己的心理固着(因过度满足或缺失而引起的心理停滞发育的现象称之为心理固着),找到根源并面对它。必要时就近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
规则,需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规则必须建立在双方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形成欺压。
所谓规则,是双方在某一事件上取得的共识所形成的行为准则,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建立规则,那不过是一份桎梏罢了。
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倾听他的需求,也告知孩子我们的需求,双方协调之下才能让孩子感受到遵守规则对自己的好处。
惩罚,是最低级的教育手段惩罚,是最直接的教育手段,也是最低级的教育手段,因为这太简单了,人人都可以做到,动用暴力完全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
当我们使用惩罚来教育孩子之后,请告诉自己:“我承认我打他,是因为我此时感到没有其他办法教好他了,接下来收拾心情,和孩子道歉,重新思考新的解决方法,我相信我可以。”
这比打完孩子之后,告诉孩子“我是为了你好”要来得正确。如果自认为比孩子成熟、比孩子强大的我们都无法坦诚自己的过错,那么孩子又如何习得这种思维?
满足基本生存条件,而不是更好的生活条件这大概是当下最普遍的问题了,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生活。实际上,是家长在追求自己人生事业目标时,觉得亏欠孩子所捏造的借口。
对于孩子而言,生活并不需要太繁华,父亲并不需要多么成功,多么强大。
实际上,在3~6岁孩子的眼中,父母都是强大的。关系的平衡不在于外在的衡量,而在于内在的情感。
3~6岁的孩子,他们没有什么外部评价体系,他们不在乎拥有太多的物质条件,也不会拿这些东西去衡量父母的价值。
就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喜欢与别的孩子比较物质条件,那也一定是父母教给他们的。
给予孩子基础的生存条件,而后,为孩子提供成长的心理养分,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淅爸有话说:你给的,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你认为没价值。这大概就是亲子教育中,需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