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医学院学习的时候,认知老师说过,当宝宝开始具有自我意识的时,尽管父母发现牌气见长,没以前好带了。但是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的宝宝,心智进一步成熟,这是小盆友正常生长发育的标志。所以,从心态上来说,我们要悦纳,不要把它当成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而应该是积极应对,帮助宝宝建立正确的规则。
看过很多的育儿书,有关亲子沟通方面的。绝大部分的书都在讲要非暴力沟通,要无条件养育,要和孩子共情,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来思考问题,要讲道理,要不吼不叫,给孩子建立规则。怎么讲呢,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啊。这种沟通教育方式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根本行不通啊。
这是因为1岁以内的宝宝还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话。这就好比,你跟小月龄的宝宝读绘本,讲大道理是一个行为,他怎么可能懂得你在讲什么。
这个阶段,他们主要是通过对父母和身边人的行为来判断哪些行为是被允许被鼓励的,哪些行为是被禁止被讨厌的。比如,你和家人日常的相处方式、你生气吵架时的情绪处理,可以说,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宝宝。所以,从宝宝一出生开始,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要以身作则,谨言慎行,给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力量。
那针对1岁以内宝宝的脾气见长,无理取闹,我们该怎么办?
1岁以内的宝宝还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哭是他们唯一的表达方式。所以在使用下面的方法之前,一定要先排除宝宝存在饿了、尿了、不舒服等生理和病理方面的问题。
1.转移注意力
小月龄宝宝有时会陷入不良的情绪当中很难出来,然后不停地大哭。他们也会表现地很逆反,大人越不让干的事情,他们就越想干。总之就是,对着干,特别容易被他激怒。这个年龄段宝宝的记忆是短期记忆,所以很容易被转移注意力,家长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解决。
润宝,会翻身以后,压根就不躺。洗完澡,给他擦干身上的水,不让;给他换纸尿裤不让,连翻带爬,根本就不让穿。有次,就我自己一个人,给他清理臭臭,他就是不肯平躺过来,他翻过去,我就把他翻过来,然后他就不停地大哭,怎么都停不下来。
还有就是最典型的,他每次看见任何新奇的东西,都必须要拿过来往嘴里放,不管安不安全,不管能不能吃,反正就是要拿,不让拿,或者只要你一拿走,他就要哭得天翻地覆。
对此,我们就可以根据小朋友的短期记忆的特点,把他带到一个新的环境,用夸张的表情给他讲身边的东西,或者,给他拿一些更加新鲜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的注意力,他很快就会忘记刚刚发生过的事情。
2.忽视和忽略
很多妈妈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越是告诉宝宝不要做某些事,他就越要去做。那是因为小月龄的宝宝很喜欢得到别人的关注,他们还无法区分“好”的关注(表扬)和“坏”的关注(批评),只要受到关注,他们就会开心。所以,当你反复强调告诉宝宝不要做某件事时,他以为这是对他的关注和鼓励,因此才会继续做下去。
事实上,当宝宝无理取闹时,比较正确的做法是“忽视”他。过一会儿,他发现这样得不到大人的关注,自然而然就会觉得没意思而停止了。相反,如果你每次都制止或责备他,无意间就强化了他的不良行为。
记得润宝刚刚会爬的时候,把他放到床上,他总是往床边上去爬,往下探头,也知道危险。每次看到这种情景,大人都会跟他讲,不要往边上爬,危险,摔。然后在床边上看着他围着他,生怕一个不小心,他就从床上掉下来。每次说,每次这个小淘气还是乐此不疲地往床边上蹿,知道你在,就往下扑,也知道你会扶着他,才更加有恃无恐。每次往下掉,接住他,他都开心地不行,以为这是一件特别有趣好玩的事情,但是在大人看来,这是件超级危险的事。总之,你越是教育他,他就越变本加厉。
后来,我改变了策略。我往地上铺好了防摔的垫子。在床上陪他玩的时候,看到他往床边上爬的时候,也不理会他。他往下探头,我也装没看见,做自己的事。他就在床边上来回绕圈哼唧,想下去,又不敢,时不时地回头看你。那我也不理他。后来他实在无趣,又爬回来玩别的玩具。这样忽略他几次以后,他就不再以往下爬为乐趣。
3.正面鼓励和强化
认知老师说,这一点是所有方法中最重要的。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不要去改正他不好的行为,而是去强化他好的行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还没有形成“好”与“坏”的标准,也不明白父母管教的含义,所以最关键的是不要强化他不好的行为。多用正面积极的词汇,少用负面词汇。多去鼓励好的行为,去忽视和转移不好的行为,而不去评判和强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