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外面都可能听见过别的妈妈对孩子说:“快走了!怎么还不动!说了多少遍了,时间不够了,非得让我拽你是不是,你想累死妈妈是吗!”
这时候没孩子的人大都会忍不住在心中默念,这个傻女人,对孩子温柔点儿很难吗?
可是有了孩子之后,自己也会有在搞不定孩子时候的暴跳如雷和无可奈何。
不过还是要理解孩子,毕竟这是他成长发展的必经阶段。
01.宝宝的探索欲望强烈,再吼叫也是无用功
小宝宝是在不断成长中解锁新技能的。
到了1岁以后,宝宝们的手部运动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他会发现,自己可以扭动手腕、飞舞手臂是件特别神奇的事情。
于是——
在吃饭的时候,宝宝们会把妈妈做的食物biu地一声扔到地上;
抱着宝宝玩耍的时候,他会兴奋地朝别人脸上拍打。
这在成人眼里都是“不规矩”的行为,但在宝宝眼里,这和礼义廉耻毫无关系。
即便妈妈开口制止,他也不会停止,反而还会兴奋地不断重复,因为这都是证明他具备新技能的有力证据。
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压根儿没读懂妈妈此刻早已憋出内伤。
面对这样的窘境,妈妈们要抱着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宝宝的探索欲望。
扔食物肯定是不合适的,那么在饭前玩耍的时候,妈妈可以给宝宝玩偶、靠垫等柔软的物品,让他玩个够。
他在手臂飞舞到物品落地的过程中获得了充分的体验和满足,在吃饭的时候就会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吃”这件事上。
02.宝宝道德意识薄弱,妈妈不必上纲上线
对于宝宝打人,妈妈说了数次宝宝也听不进去,这就需要妈妈理解宝宝的心理发展规律。
孩子在4岁以下,道德意识是很薄弱的。一件事情,做或者不做,在他眼里,只有能不能,没有对不对。
这时候用言语说教是不够的,采取行动会更加有力。
比如,想让孩子知道,别人的东西,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是不可以拿的。妈妈说一次不可以这么做,孩子听到了,但过后他大概率还是会去拿。
这时候,妈妈要用更加明确的行为去告诉孩子。宝宝伸手去拿东西,妈妈要起身把宝宝的手收回来。多用行动制止几次,孩子再去拿东西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03.控制力弱,其实宝宝也很方,不妨给他选择权
2岁后,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控制力仍相对较弱。
妈妈若是让宝宝做喜欢的事情,他可能会十分乐意配合;若是让他做不喜欢的事情,那么他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付出巨大的努力才可以达到妈妈提出的要求。
这时候不妨给宝宝一些主动选择的权利。
比如宝宝玩完玩具不爱收拾,妈妈可以跟宝宝说,玩具玩累了,要回家睡觉了。来,我们看看是让红色的小汽车先回家,还是让这只淘气的小猩猩先回家。
用有选择有趣味的问题削弱宝宝不爱收拾玩具的想法,便不会出现妈妈一遍遍吼叫着宝宝去收拾玩具的疲惫画面。
除了宝宝自身的发展因素,在陪伴宝宝的过程中,妈妈进行正确的引导也非常重要。
04.唐僧式的唠叨是孩子不听话的催化剂
想必很多妈妈都对孩子唠叨过,就那么一件事,却车轱辘话来回说。
“又摔跤了?怎么老是走路不看路呢,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怎么就是不听?摔了都是小事,崴伤了才麻烦,你要疼得哭,还要去看医生,你忘了上次去医院你哭得死去活来的样子了?还要再来一遍吗?走路不看路,走路也不看车,多危险!走路一定要小心知道不知道……”
一个走路不小心,有的老母亲就有从天亮说到天黑的本事。
仔细去听每个字,哪句不是饱含对孩子的心疼与牵挂?可是孩子到底听进去了多少?
没完没了的唠叨,只会让孩子越听越迷茫,越听越烦躁。
慢慢的,孩子不记得妈妈叮嘱的是什么,只记得那机械运动的嘴唇和指责抱怨的眼神,孩子心中自然充满了抵触和不满。
就是这一句句的唠叨,一点点的指责,让孩子慢慢关上了耳朵。直到最后,连听都不想听。
所以,妈妈们不妨管理好自己的表达欲望,用更为简洁精炼的语言,告诉孩子你的请求。
蹲下身,和孩子一个高度,扶着他的肩膀,看着他的眼睛,慢慢说——
妈妈走路时是很认真的,今天还得了一朵认真小红花,你想和妈妈一起领一朵认真小红花吗?
守护好孩子的烂漫纯真,也做一个在孩子眼中,字字千钧的妈妈。
05.认真倾听的妈妈是孩子的榜样
妈妈在责备孩子听不进去大人话的时候,有没有问过自己——是不是孩子每次提出请求的时候自己也能及时回应?
孩子在一遍遍问“这是啥”、“为什么会下雨”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无聊透顶?回答一两次后就耐心全无?
孩子拿着绘本想让你讲故事的时候,你是不是因为正忙着做饭而压根忽视了孩子正在等着你的回答?
孩子在妈妈那里得不到一个懂得倾听的榜样,他怎么又会对听到的话做出理想中的回应?
是天使宝宝还是恶魔宝宝,那根魔法棒有时候就在大人自己的手中。
当然了也并不是强求要妈妈们完全压抑自己。现在的妈妈都太累了,在和孩子相处这件事情上,可能有时候会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有时候不小心对孩子发了脾气,也不必万分自责,找个机会告诉孩子,妈妈也是凡人,会有难过、急躁的时候。
与其说让孩子听进去大人的话,不如试着去做孩子最亲近的朋友,真正地从心底去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和内心感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