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别给大苹果表妹她小应给小的”—如何让孩子学会谦虚、谦让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0

01

“爸爸别给大苹果表妹她小应给小的”

好久没有吃苹果了,今天在街上路过一个水果摊点时看见摆着的苹果挺诱人的,没多说便和摊点老板买了5斤拿回家品尝。

回到家后,看见女儿姑姑带着她的小孩来外婆家做客,见有客人来我连忙拿着刚买回来的苹果去水龙头洗干净,从洗干净的几个苹果中专门挑选了一个比较大的给妹妹的小孩,女儿见我从几个苹果中专门挑选较大的给表妹,她大声的对我说:“爸爸别给大苹果表妹她小应给小的。”我没有理会女儿,不顾女儿反对坚持将大的苹果拿给了妹妹的小孩。此时,女儿竟然哭了起来。见状,我便认认真真地和女儿论起道理来。

首先,姑姑带表妹来我们家,不管是姑姑还是表妹她俩都是我们家的客人,我们必须以礼相待。

其次,你是表姐,表妹比你小你应该懂得谦虚、谦让她,应该主动让出大的苹果给表妹才对,才显得你当表姐的大方与礼貌,更显得你当表姐的懂事。

再次,姑姑和表妹在农村生活不像我们在县城那么容易买得到苹果,且她们也不经常来我们家,我们应该尽礼仪之道。

女儿听我这样对她“训斥”后,似乎察觉语气之严厉,便对我说道:“爸爸,我错了。就按照你所说的,给那个大的苹果表妹,我挑个小的好了。”

通过向女儿讲道理,见女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做出正确的选择,懂得了谦虚、谦让后,我朝女儿竖起了大拇指表扬了她,并对她说:“这样的榜样竖得好。”女儿见我这样夸她,她朝我笑了。

说到谦虚、谦让,这里不得不提古代孔融让梨的典故:

中国千百年来流传了一个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虚、谦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身上,故事的主人翁孔融4岁时就很懂得了礼节,谦虚、谦让这一传统美德在他身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某天,他家来了一位客人还带来了很多梨子,妈妈让孔融把洗干净的梨子分给哥哥和弟弟,他便将大的梨子分给了哥哥和弟弟,自己却挑了一个小的。他说到:“因为我年纪小,应该挑个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妈妈对孔融懂得这样想和这样做感到十分欣慰,便追问孔融:“弟弟不是比你小吗?”孔融却这样回答:“我大过弟弟,应该谦让他,大的梨子应该留给弟弟。”就这样孔融让梨的故事迅速在当地传开了,并且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典型例子。

02

怎么理解谦虚、谦让?

“爸爸别给大苹果表妹,她小应给小的”,这句话虽然是从一位小孩口中说出,但是这一句话听起来让我感觉到亲情之间有着一种隔阂。妹妹带着她的小孩来做客本来就是亲情维系的最好体现。可女儿说出这么一句话让我隐约感觉到有些冷漠,感觉到有些心寒。

孩子教育无小事,不能因为孩子小而忽略对孩子进行谦虚、谦让礼仪的教育,恰恰相反更应该从小就着手抓好这方面的教育,让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道德教育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那么,应该怎么去理解谦虚、谦让呢?谦虚指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不鲁莽或不一意孤行。还指当一个人有信心地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之前,能够主动向他人请教或征求意见的习惯。谦让,名词解释为谦虚地礼让或退让。谦让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做到谦让则表示这位人很有礼貌。谦让一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论》:“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03

谦虚、谦让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有孔融让梨,除了孔融让梨能体现谦虚、谦让以外,在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与自己的学生周游诸国去宣传政治主张。某天,孔子与自己的学生们驾车来到了晋国。看见一位小孩在路中堆起了碎石瓦片玩耍着,挡住了孔子与学生们前进的道路。这时 孔子说:“小孩子你不能在路中玩耍,堆起的碎石瓦片挡住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此时,这位小孩用手指着地上向孔子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一看,是用碎石瓦片堆起的一座城。 这个时候孩子又说:“你们看是应该堆起的城给车让出前进的路,还是车给对起了的城让路呢?”此时,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被孩子这一问给问住了。孔子觉得这位小孩说的很有道理也很懂得礼貌,便问这位孩子叫什么名字多少岁?这位孩子就是项橐,7岁! 孔子和自己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当我的老师啊!”这一故事既能体现项橐有礼貌又能说明孔子与他的学生懂得谦虚、谦让。

进入现代,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一生为人也十分谦虚、谦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周总理来到上海考察时与电影演员们会面,在与电影演员们亲切交流过程中,就有电影演员同志向他提出建议:“周总理,您给我们写一本书吧!”周总理这样谦虚、谦让的回答说:“如果让我写书,那就写我自己一生中的错误吧,让活着的人们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从古代孔融、孔子以及现代周总理,在他们身上发生的真实例子,无疑是谦虚、谦让这一种传统美德在传承和发扬着。

04

孩子更要懂得谦虚、谦让。

谦虚、谦让既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先古人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懂得并做到了谦虚、谦让,在现代的伟人领袖身上更是将谦虚、谦让这一传统美德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在当代的我们特别是小孩更要懂得谦虚、谦让,更要将谦虚、谦让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好且发扬光大。那么,作为正在学知识的孩子,在哪些方面需要懂得谦虚、谦让呢?

首先,在待客之道上应该尽地主之谊,懂得谦让客人。

其次,在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矛盾时,要以和为贵懂得礼貌并且谦虚、谦让。

再次,在对待利益纷争时尽量做到谦虚、谦让给别人。

还有,在为人处事上有道理的时候要饶人要懂得谦虚、谦让。

另外,在与人相比占据强势时,要懂得谦虚、谦让不要去嘲笑别人。

在如何做到谦虚、谦让上,名人、伟人们曾经这样说过:

▲ 高宗宪说过:“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戴尔·卡耐基 在《人性的弱点》一文中提到:林肯说:“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处处与别人计较,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和别人争论,无谓的争论不仅让子自己性情有所损害,还会失去自己的自制力。只要有可能就对人谦虚、谦让一点,与其跟一只狗争路走,不如让狗先走一步。如果被狗咬一口,你即使把这只狗打死,也不能只好你的伤口。”

05

如何让孩子学会谦虚、谦让?

既然谦虚、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学会谦虚、谦让,怎么让孩子传承好和发扬好这一传统美德?做好一下几点便可让谦虚、谦让这一传统美德在孩子身上得到传承与发扬。

① 父母的榜样引导、教育至关重要。

育儿工作中,父母的榜样引导、教育对塑造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一举一动和言行举止以及行为表现等都给了孩子一种效仿的榜样。因此,要想孩子学会谦虚、谦让,作为父母必须要在待客礼仪、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看待利益分配等方面为孩子树立起谦虚、谦让的好榜样。父母的谦虚、谦让的好榜样树立好了,对于孩子来说会产生一种正确的引导效果,孩子会从父母的榜样引导、教育中懂得谦虚、谦让的重要性,从而学会谦虚、谦让这一传统美德。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我认为对孩子进行榜样引导、教育并不需要花费钱财,紧扣如何让孩子懂得谦虚、谦让,学会谦虚、谦让这一目标,平常时父母只要在孩子面前养成为人谦虚、做事谦让的好习惯,树立起谦虚、谦让的好榜样,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去影响自己的孩子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受到榜样引导、教育的熏陶,就会让孩子慢慢的也具备谦虚、谦让这一传统美德。

② 让思想相互之间进行交融,从交融中传播谦虚、谦让理念,且传播谦虚、

谦让理念必须抓小抓早。

让思想相互之间进行交融,从交融中传播谦虚、谦让理念,且传播谦虚、谦让理念必须抓小抓早。因此,结合文章中开头所说的女儿见到我专门挑选大的苹果给表妹,而且还说出:“爸爸别给大苹果表妹她小应给小的”此话,以及想通过哭的方式进阻止,足以证明女儿是没有懂得谦虚、谦让的。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谦虚、谦让?通过这一件事体现出孩子不懂得谦虚、谦让这一缺点,必须意识到从小就要加强孩子谦虚、谦让思想的教育,从小就应该向孩子传播谦虚、谦让的文化理念,日常生活中应该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从与孩子交流沟通中让孩子的思想与父母的思想进行相互之间交融,父母借与孩子交流沟通之机会向孩子传播谦虚、谦让思想与理念,从而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引导、教育与熏陶,在加上父母谦虚、谦让的榜样影响作用,慢慢的让孩子也学会谦虚、谦也具备这种传统美德。

居里夫人教育孩子就很有艺术,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孩子开展早教工作。比如:在她女儿不到1岁的时候,她就让女儿进行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女儿与陌生面孔接触,带女儿去公园看绿草、蓝天、白云,让女儿到水中拍水让女儿感受大自然的美景。等到女儿年龄大一点后,她又开始对女儿进行另外一种带有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训练,教女儿唱儿歌和讲童话给女儿听;再大一点的时候就让女儿进行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训练女儿写字、识别字画、弹钢琴,让女儿自己学会种菜、栽花等等,正是懂得了从小就开始对女儿进行早教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还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更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还锤炼了孩子的性格,也让孩子具备了良好品德。

③ 强化指正教育,从指正教育中教会孩子学会谦虚、谦让。

日常生活中,针对孩子在待客之道、处理矛盾纠纷、利益纷争等环节上不懂得谦虚、谦让,要想让孩子学会谦虚、谦让,必须抓住这一教育引导的恰当之机,结合孩子在待客之道、处理矛盾纠纷、利益纷争等环节上不懂得谦虚、谦让的具体表现,父母应对孩子进行指正教育,从对孩子进行指正教育中让孩子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认识到改正的必要性、重要性,让孩子认识到懂得谦虚、谦让对构建和谐人际、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向孩子传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谦虚、谦让思想和理念,从而让孩子从父母的指正教育中学会谦虚、谦让。

④ 正反实例进行对比教育,在取舍之中让孩子学会谦虚、谦让。

运用正反实例对孩子进行对比教育,让孩子从对比教育中清醒地认识到学会谦虚、谦让的重要性,让孩子在正反实例对比教育中学会取舍,在学会取舍中懂得谦虚、谦让。因此,父母要有意识的向孩子列举正反教育实例,从正反的教育实例中让孩子明白更让孩子懂得学会谦虚、谦让对自己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带来的益处,从正反实例教育中让孩子学会取舍,从取舍中让孩子学会谦虚、谦让。

正面实例:张峰因走路时太过于匆忙不小心碰撞到林海,张峰主动向林海说了对不起,林海回复张峰一句没关系,正是一位懂礼貌一位懂谦虚、谦让,两人之间没有产生矛盾。

反面实例:黄丽与黄梅是两姐妹,根据平常时妹妹黄梅比较喜欢吃鸡腿,一天在吃饭的时候妈妈便将饭桌上的两只鸡腿都夹给了她,姐姐黄丽见状便与妹妹争抢起来,由于两人不听妈妈的劝说以及不懂得谦虚、谦让,在争抢中把碗给弄掉在地板上,鸡腿没吃到饭也倒在地上了。

通过向孩子列举正反实例对孩子进行教育,帮助孩子认识到学会谦虚、谦让对为人处事带来的益处,既有助于传播谦虚、谦让的思想与理念,又可以让孩子学会取舍学会谦虚、谦让。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