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压力不同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习惯用一种情绪感受应对压力,你便可以在多个情景下体验到同一种情绪感受。
扭曲感受和扭曲的含义:扭曲感受是一种熟悉的、幼时习得并受到鼓励的情绪,个体在多种压力情景下都会体验到它,是成人适应不良的问题解决方式。扭曲感受幼时是被鼓励的、被允许的,其他感受则是被禁止或者不提倡的,但这种感受到的情绪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扭曲是个体为了体验到扭曲感受而表现出来的行为过程。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目的是为了让扭曲的感受更加强烈。
一个小女孩学到了在家里女孩子可以悲伤,但是不可以生气。成年后,当她处在一个即将发火的情境中时,有人在车上粗鲁的撞了她,她本应很生气,但是由于儿时的感受使得她不能生气,她于是开始悲伤的哭起来。此时的悲伤就是扭曲的感受,而真实的感受则是生气和愤怒。
例如:用攻击代替恐惧的扭曲感受一个小男孩正在街上被一个不良青年穷追不舍,小男孩心里很害怕,很恐慌,跑来找妈妈,妈妈告诉他还要凭自己的本事站稳脚跟,要做个勇敢的战士。此时小男孩的害怕和恐惧是不允许和被鼓励的,所以他会反复的去尝试用其他感受替代,悲伤、喜悦、攻击、不能思考等,如果他最后发现用攻击可以从妈妈那里得到安抚,当再次遇到欺负时,他便会反击。他得到了最想要的结果就是父母的安抚,但确是用打架受伤换来的。这样的循环在幼年不停上演,最终扭曲的感受代替了真实的感受。
例如:用没有感受代替所有感受的扭曲感受一个小男孩从小家里就是禁止表达感受的,为了迎合家里的习惯,他也学会了无论任何情境都不会有感受。成年后,即使遇见非常大的痛苦和伤心,他也会毫无感受。用毫无感受来掩盖悲伤,是扭曲的结果。
真实感受:不加审查时产生的感受,包含生气(mad)、伤心(sad)、害怕(scared)、高兴(glad),还可以加上一些小孩感觉得到的身体知觉,如轻松、饥饿、饱了、疲倦、头晕、恶心、想睡等。
扭曲感受:从“情绪”着手,例如:不好意思、嫉妒、忧郁、罪恶感等等。还有人在脚本时,表达感觉所用的含糊说法,例如:失落感、卡住了、进入死胡同、无助、绝望等等。用在真正感觉的名称也可以用在扭曲的感觉。
有真正的生气,也有扭曲的生气;有真正的伤心,也有扭曲的伤心。当我们表达真实感受时,我们会做一些事情帮助我们终结这个问题,当我们表达扭曲感受时,我们这个问题不会结束只会继续存在甚至更严重。
例如:真实感受的生气
我在超市排队结账,此时有个人插队,我非常生气的冲他大喊告诉他我比你先到,请到后面排队。此时我的生气的感受就是真实的感受,这有助于帮我解决问题。
例如:扭曲感受的生气
我依然是在超市购物,买了一车的商品排队结账时,此时我发现自己钱包里没有带现金也没有带卡,没办法结账,正好后面有人催促我抓紧时间结账,我愤怒冲人们喊叫并职责收银员不来维护秩序。此时我的愤怒便是扭曲的感受,我真实的感受应该是失落甚至有点难过。
扭曲代表着儿时的儿童自我策略的重演,该策略并不能解决当下的任何问题。当个体通过扭曲的感受进入脚本时,她可能会暂时满足于通过操控环境而获得的安抚。但他最根本的需求还是没得到满足,那是需要表达真实感受来解决的。每当压力出现便会重演一遍整个模式,也进而走向了她儿时便设定好的脚本结局。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表达真实感受和扭曲感受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一个比较崇尚含蓄、内敛、谦逊的社会,人们的一些负面真实感受往往不被允许表达,所以也会形成扭曲的社会文化。但是无论如何扭曲感受无法都表达真实感受,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我们应该从小就多给他们一些允许,允许他们有不良的情绪反应,允许他们犯错,允许他们不做乖孩子,允许他们做自己。
本文以及红楼系列文章知识点部分内容来源于书籍:今日TA(田宝译)和TA治疗的理论与实务(黄珮瑛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