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是知道董卿的,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表现获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节目中的她谈吐优雅、气质如兰,她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深入人心。
董卿曾经在一次节目中说过:“你不逼孩子,将来生活会逼他。”这也惊醒了无数的父母,其实我们不是说要逼孩子去做什么,而是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些应对日后生活的能力。
你不逼孩子,将来生活会逼他就像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的一样: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而真正能够拉开孩子差距的,并不是所谓的智商高低,而是从小就养成各种好习惯。
曾经在《幸福三重奏》中,有一段朗朗和吉娜去拜访张国立和邓婕夫妇的片段,在他们聊天的过程中,张国立曾提到过:之前他朗朗和爸爸的一段采访,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段是朗朗小时候不想练琴,老爷子却对郎朗非常严厉。
这时候张国立突然问郎朗:假如你爸爸不是那么严厉的压着你,你是不是很有可能就半途而废了?
朗朗则表示:这很有可能,什么可能性都有!
这个平凡家庭出生的音乐天才,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天赋以外,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他的父亲张国任。
郎朗在2岁半的时候便已经展现了自己是音乐天才的一面,于是朗朗爸爸每天都会督促他练琴,稍有松懈,他的爸爸就会无情的训斥他。
虽然年少时候的朗朗并不满意父亲的专制,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凭借着精湛的琴艺收获了无数的大奖,成为了世界级的钢琴家。
可能父母们都会觉得郎朗的爸爸过于“残忍”,因为他剥夺了一个孩子本该嬉闹的童年,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果没有他爸爸的逼迫,就没有今天世界级的钢琴师郎朗。
在现在的生活当中,其实有些能力的确是天生的,但天赋并不是你可以通过更少的努力而去获得更大的成就。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步一步走来的,走了这一步才会有下一步,兴趣也是需要练出来的,朗朗也非常感谢他的爸爸逼着他练琴。
然而在生活当中,我们不仅要逼着孩子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还要逼着孩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6岁前,再难也要养成好习惯曾有研究表明:孩子习惯培养黄金期是3~6岁,所以趁孩子这段时期,父母要好好的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样孩子未来才会更加省心。
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对于孩子来说,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如果一旦让孩子养成了坏习惯,那么就会让孩子受害终生;相反如果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从小坚持阅读习惯
在董卿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鼓励她每天都要阅读,尤其是到了寒暑假的时候,她都会收到来自父母精心准备的书单。
慢慢的读书也成为了董卿学生时代的日常,一直到现在,董卿还是保持着每天睡前阅读1小时的好习惯,并且她在做了母亲之后,也会特别强调:一定要教会孩子阅读的习惯,这是最起码的一点。
北大语文教授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曾公开透露:高考面积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还是在悄悄的改。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考阅读速度以及考阅读量:
在考阅读速度的时候,以前的卷面大概是7000字,而现在是9000字,将来也可能增加到1万字左右;
在考阅读量的时候,考题也并不会拘于课堂内,还包括了课外知识和阅读量,要比去年悄悄的增加了5%~8%。
那么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不进行阅读,就会应付不了考试,而且很多的孩子在等到初高中在重视阅读的话就已经很晚了,所以在阅读这方面,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这样随着年纪的增大,孩子的阅读量才能够跟上。
曾经国际教育机构研究发现过:抓住3~6岁阅读敏感期,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一步。
也确实如此,学龄前孩子这时候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高峰期,只要父母能够为孩子挑选真正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含金量高的绘本,那么孩子就会很容易的对阅读产生兴趣。
从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面也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这样的孩子,他们的自理能力都很差,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都需要父母代劳,在学习方面更是如此,回家做作业的时候,由于对父母依赖性过强,总是希望父母能够告诉答案,还有些父母甚至会直接给孩子做作业。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孩子平时作业写得很好,但一到考试成绩就特别差,总而言之,这一切都是源自于孩子从小便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到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所以对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父母们就一定要提前进行,但对于大多数的父母们来说,想要教孩子自理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其实这也并不是一件难事,父母可以从小带着孩子读一些关于自我管理的图画书,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