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柏拉图
由于孩子很小的时候没有自我控制能力,贪玩、拖拉等问题家长也没有过多的在意,毕竟孩子还太小。
然而当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会拖拖拉拉的,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让他干点啥都要推三阻四。孩子的“懒惰成性”让家长们束手无策,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没什么效果。
孩子“懒惰成性”,不是因为自律性差,而是家长这2方面没做好!
孩子“懒惰成性”离不开这2个原因1、没有时间观念
懒惰就是一种心理上厌倦的情绪,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日常起居没有秩序,而导致这些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的时间观念。
不过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还小就忽视了时间观念的培养。举个例子:孩子上学迟到,家长的做法一般都是一直催,这样孩子反而会更不着急,因为孩子觉得时间有家长帮忙把握,肯定不会迟到,这样就导致孩子对时间观念越来越淡薄。
孩子如果意识不到时间的重要性,很容易浪费时间、懒惰成性。
2、家长包办一切
虽然现在二胎政策已经开放,但是大部分家庭还是一个孩子,所以对孩子是百般溺爱,不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总是以“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来包办孩子的一切,要知道你永远不让孩子尝试孩子就永远不会懂。
就连穿衣服、吃饭这些小事都要家长来帮忙,这样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会很差,以后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索能力都会收到影响。
如果家长也是拖拖拉拉的人,那么孩子更容易养成拖拖拉拉的习惯,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懒惰成性”大多都是在幼儿阶段造成的,而3岁左右正是培养孩子习惯的黄金时期。如果这时把孩子的“懒惰成性”当成“长大就好了”,那么想让孩子改过来就很难了。
家长3步走,让孩子自律成性"登峰造极的成就缘于自律"——松下辛之助
1、让孩子承担后果
众所周知,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当时间去了仍然没有完成的话,就会受到惩罚,而在孩子小的时候这些惩罚多数都是有家长代为承受,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没有责任心。
例如:孩子上学迟到,老师批评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孩子并没有承担后果,所以也不知道自己的迟到会受到惩罚,这样自然就不会有自律的习惯。
所以当孩子第一次拖拉到上学迟到时,家长只需要提醒他一次,如果孩子不在意上学迟到,那么家长就让孩子自己去承受老师的批评,几次下来,孩子就知道不拖拉了。
2、提前约定
在培养孩子自律时,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有正确的时间观念,而实现这步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前约定”。
我们平时做事最有效率的时候就是时间快要结束的时候,因为这时心中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家长在让孩子做事前一定要和孩子做好约定,这样孩子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需要用多长时间,做不完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这些会驱动着更好的完成家长安排的事情,按时完成,减少拖拉。
3、以身作则
国外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孩子做出没有自制力的行为时,家长的忽视会降低孩子的自制力。
也就是说家长在孩子面前做事拖拉,答应孩子的事一拖再拖,时间一长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严重。
想要孩子有着良好的自律意识,家长首先就要自律成性,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家长在面对孩子产生问题时,不要等到看到孩子的问题时采取想着解决,要从本质上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里,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孩子“懒惰成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