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红柿妈妈
父母的教育是孩子人生第一本教科书,我们从孩子身上总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因为父母给孩子灌输的思想,对孩子来说是把双刃剑,有些思想看起来正确,可仅仅因为没有把握好度,他将来不仅没出息,还会活得很窝囊。
第一种:“不要反驳!”3年级的明明非常调皮,在学校老是惹是生非,而同班的乐乐比较胆小,这天乐乐带到学校的游戏卡片被明明撕得乱七八糟,乐乐回家后难过地告诉妈妈,妈妈让乐乐直接找明明的妈妈沟通。气头上的乐乐拿起了妈妈的手机,给明明的妈妈发微信语音,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结果明明的妈妈说:“明明说老师不让带玩具到学校去的,你带过去也不对啊?”乐乐无言以对,像泄了气的皮球对明明的妈妈说:“阿姨,的确是我先做得不对的。”此事就不了了之了,原来,从小乐乐的父母总是压制他反驳的情绪,遇事总教育他“不要反驳!”渐渐地乐乐说话底气越来越不足,经不起人家的还击。
家长教孩子不要反驳长辈的话,却没有告诉孩子据理力争,要分情况看待问题,年幼的孩子没有判断的准则,胆小的孩子,遇到了护犊子的明明妈妈,导致本来是受害者的乐乐,却跟明明妈妈认错说是自己先做得不对的。
长此以往,孩子说话会越来越没有底气,不敢反驳,不敢据理力争,凡是学会了自责和退让,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还会活得很窝囊。
第二种:“咱家没钱,能省就省!”文文的父母是工薪阶层,但是他们是城市的土著,没有多少负担,经济条件中等偏上。但是文文的父母非常节省,也教育孩子能省就省,这本是好事,可文文将节省发挥到了过分的地步。
有时候文文想看同学的课外书,他会主动向同学借书,有些调皮的孩子逗他说:“文文,你怎么从来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书呢?”乐乐说:“能省就省呗。”同学说:“那我以后不借给你了!”乐乐着急地说:“你就借给我吧,要我做什么事情都行,把我当佣人吧!”
更过分的是,乐乐有时候在学校没吃饱,又舍不得花钱再加餐,竟然会把同学的剩饭通通吃光,渐渐的同学们把他当作了“垃圾桶”,吃不完的食物都放他桌上。
节俭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有些过分哭穷的家长,教孩子过度节俭,导致年幼的孩子没有把握好尺度,一味地省钱,甚至不惜为同学当佣人,吃同学的剩饭。这样的孩子渐渐被同学们视为“垃圾桶”一样,得不到同学的尊重,渐渐过得越来越窝囊,还特别抠门,以后很难成大器。
第三种:“放精明点,能躲就躲!”4年级的玲玲很是自私,班上任何义务劳动,她总是避之不及。这跟玲玲的妈妈的教育息息相关,她妈妈就是这样一个目光短浅的人,老是自作聪明的地教孩子“放精明点,能躲就躲”。
这次,玲玲所在的班级遇到了高年级的孩子的欺凌,玲玲也是受害者之一她本来是第一个被高年级的同学洗钱的孩子。当老师带着几个高年级的孩子来班上要她指出来是哪个孩子欺负过她时,她却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说:“老师,我没有受欺负,你问问其他同学吧!”
目光短浅的父母们,总是给孩子错误的引导,让孩子躲在别人的身后,没有担当。遇事就做起了缩头乌龟,这样的家庭教出来的孩子往往前怕狼后怕虎,优柔寡断,日后肯定没什么前途。最可怕的是,他被人欺负了还不承认,更不敢反抗,以后注定窝囊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好,可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
1. 多引导。
比如教育孩子自己处理纠纷时,也不能做甩手掌柜,要给孩子方向性的指导。
2. 以身作则。
如果家长自己就是个没骨气的人,往往这样的性格会让孩子成功复制。所以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家长首先要修炼自身。
宝爸宝妈们,孩子的成长永远是一条不可逆的单行线,别以你们自以为正确的方式,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今日话题:读者朋友们,你们还经历过哪些教育误区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