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花 图片来源绘本《抓住大海的男孩》
前几天晚上,临睡前小小鱼跟我说,“爸爸,有时候晚上我醒来会感到害怕。”
“你害怕什么呢?在家里不要害怕,爸爸妈妈一直在你身边的。”
“比如我那个上面有外星人的箱子。”
我当时听见后,笑了笑,然后在房间扫视了一遍,并没有看到它。
我以为孩子是说以前自己看到时的感受。
没想到昨天他又跟我说了一遍。
这次我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没想到这箱子就放在他书桌的下面,在墙角那里,若隐若现的样子。
一个外星人吐着舌头做着鬼脸。
平时觉得有点可爱。
可猛地一瞧,还真的有点“吓人”呢。
我赶紧给他拿走了,放到了一个他看不到的角落,图案朝着墙面。
我们总是有自己害怕的东西。
孩子更是如此。
在成长的路上,当孩子跟我们说害怕时。
可千万别去打击或者嘲笑孩子。
因为他们更需要父母的接纳和引导。
我们该怎么做?
今天这位妈妈的来稿,也许能让我们找到答案。
1
“昨天晚上我给闺女读绘本,她一点反应都没有,瞪着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窗户发呆。我问她在看什么,她说‘妈妈,我害怕’还一边说,一边往我怀里钻。
我仔细一看,以为是窗帘没拉好,因为窗帘露出了一条缝,所以又重新拉了一遍窗帘。
不一会儿,孩子又问我‘妈妈,外面有怪兽吗?’我回答说‘没有,我们家住在28楼,有怪兽也进不来’。可孩子还是很害怕,哭着喊着要我陪她一起睡,一口一声的‘妈妈,我害怕’,连床头的小夜灯也不让关……”
朋友小楠前几天跟说起女儿要求她“陪睡”的事儿,心里还在犯嘀咕,她说自己死活想不明白三岁的女儿到底在害怕什么,明明窗帘拉好了,也明确地告诉她外面没有怪兽,可孩子为什么还是会害怕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妈妈都曾有过小楠这样的体会——明明自己跟孩子解释了,也安慰孩子了,为什么孩子还是会感到害怕?妈妈们搞不明白孩子的小脑瓜里整天在琢磨些啥,也不明白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更不知道那些害怕从哪里来……
2
孩子的害怕从何而来?
孩子害怕其实就是一种恐惧心理,也是一种常见的情绪,调查发现,90%的儿童在发育的某一阶段都产生过恐惧反应。
孩子的恐惧从何而来?其实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集体潜意识的影响。
在《儿童情绪心理学》这本书里指出:人类天生对比自身强大的事物和神秘不解的现象怀有一种敬畏之情,而这种敬畏之情的本质就是恐惧。
因此,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恐惧是一种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情绪。
人类在原始时期,当对世界的认知尚不发达时,出于防御机制,我们倾向于产生恐惧的情感。恐惧,可以让我们规避危险、保护我们的安全,让人类得以繁衍壮大。
比如儿子小时候,给他读过一本绘本故事,《哈利去医院——医院不是个可怕的地方》。
绘本中讲述了一个叫哈利的小男孩儿,他生病了,必须去医院。
可是他从来没有去过医院,面对医院完全陌生的环境,一想到要打点滴,还得在医院过夜,哈利就觉得特别害怕。
像小哈利一样,孩子们除了第一次住院会害怕,内心往往还有各种各样的害怕,比如:害怕从没见过的小动物、害怕突然出现的声音、害怕电闪雷鸣、怕黑、怕见生人……对孩子们而言,一切未知的事物或陌生的环境,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他们会因为不知如何应对而产生恐惧心理。
其次,我们人类的大脑毕竟不同于动物,它还受社会环境、语言文化的影响,这部分恐惧是后天“习得的”。
比如:孩子在看电视节目时,剧中人物惊恐的眼神、狰狞的表情、突然出现的惊险镜头等都会让孩子敏锐地捕捉到“危险”的信号,并由此产生恐惧心理。
有些大人为了让孩子快点睡觉,就会吓唬孩子:“你再不乖乖睡觉,警察就会来抓你,外面的怪兽就会把你吃掉!”孩子在大人这种语言的“威慑”下,也会产生恐惧心理。
同时,孩子自身的经历也会导致“习得恐惧”。
我儿子四岁时,有一次吃饭,因为我没有把鱼刺完全剔除干净,他吃鱼时被卡到了,当时吓得哇哇大哭。虽然后来鱼刺被医生打麻药取了出来,而且只有一根头发丝那么细。但这件事过去后很长时间,我儿子一看到吃鱼就躲。
孩子因为遭遇过一次小小的“创伤”,就会害怕重复体验同一种负面感受。
3
孩子恐惧时,爸爸妈妈的积极回应,是给孩子最好的“安慰剂”。
当孩子诉说自己的恐惧时,最需要的其实是父母积极的回应,爸妈可以怎么做?
积极地倾听,告诉孩子我能理解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提到:“
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
当孩子说出“妈妈,我害怕”时,本能的反应就是“这有什么好怕的”,似乎孩子的“害怕”在大人眼里是就是一个“不合理的存在”。这样的安慰其实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给孩子的恐惧“雪上加霜”。
但积极的倾听需要妈妈全身心地投入,不止用耳朵,更是用心去听孩子的诉说,专注地体会孩子感受。
无条件的接纳,你感到恐惧并不丢脸
孩子因为想象力比大人更丰富,同时认知能力又有限,所以很多在大人看来并不值得害怕的事物,在孩子的眼里就会成为被放大的“恐惧对象”。比如:一只玩具蜘蛛、一条玩具蛇、一把会发出声音的玩具枪……。
当他们因此产生恐惧,无助地说出那句“妈妈,我害怕”时,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妈妈会一直陪着你!”。我们要允许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要接纳孩子心中的不安,让孩子体会到跟妈妈呆着一起是安全的。
正确引导,让孩子描述出来,就没那么可怕了
皮亚杰的“儿童泛灵论”认为:
处在“前运算阶段”(即2~7岁)的儿童,还无法区分什么物体是有生命的,什么物体是没有生命的,而是会把自己的意识和意向推向所有物体,认为所有物体都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有情感的。
而这个时期,孩子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还处在积累阶段,父母是孩子认识外界事物的通道之一,当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时,父母的引导格外重要。
作为妈妈,我们可以带孩子在生活中多观察,让孩子逐渐积累生活经验、明白一些科学常识。当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要及时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平时多鼓励孩子、赞赏孩子勇敢的表现,可以鼓励孩子画出自己让自己不安的东西,或者鼓励他们描述出来,越具体越好。
有时孩子会发现原来自己害怕的东西也不过如此啊。
4
面对孩子的害怕或恐惧,我们要做的就是稳稳地站在孩子身后,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给予他们积极、正向的回应,让他们觉得背后有力量、有靠山。
妈妈能够成为孩子负面情绪的“容器”,孩子才能真正觉得心安,彼此之间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信任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近孩子、理解孩子、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共创一个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每一个大人都曾是孩子,而每一个孩子都会长成大人。
面对孩子的害怕,只要妈妈们能够保持内心的笃定,多给孩子一些积极、正向的回应,他们就会逐渐克服内心的恐惧,幸福快乐地长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