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驼妈妈(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一次讲座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成长过程当中,需要形成一些东西,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这会让孩子知道害怕和后悔,这样他们再也不敢犯错误了,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保护。”
家长惩罚孩子并不是盲目的殴打,让孩子被迫屈服,而是要让孩子有威慑感,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犯错误,让孩子及时的醒悟过来,这才是惩罚孩子的真正目的。
为什么有些家长会经常打孩子?暴力压制孩子
虽然现在已经不提倡用武力的方式来批评责罚孩子了,但是还是有些家长会经常动手打孩子,这些家长会用武力暴力的方式,来被迫让孩子听话。
孩子的体型和力量与家长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很多时候家长批评他们,他们的内心并不服气,但如果家长用暴力的方式批评孩子,孩子还是会听话的,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再次受到皮肉之苦。
文化底蕴很低
孩子犯错误是很正常的情况,通常家长在孩子犯错误后,都会批评孩子,并指出孩子的错误,告诉孩子正确处理问题和事情的方法,避免孩子再次犯错。
但有些家长的文化底蕴很低,对孩子说不出大道理,因此每次用言语教育孩子时,总是适得其反,于是他们就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避免孩子犯相同的错误。
性格较为极端
每个家长的性格都不一样,有的家长性格随和,即使孩子犯错误,他们也并不焦虑。
但有些家长的性格非常急躁,当孩子犯错误后,他们就会没有耐心,认为孩子给自己找了麻烦,因此就会对孩子拳脚相加。
但家长长期使用暴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性格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孩子很容易形成和家长一样极端的性格。
与孩子不平等
虽然孩子的年龄还小,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同时他们的年龄和阅历与家长也不一样,很多事情会有与家长不同的看法。
但在家长的思维里,他们会将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品,认为孩子应该听从自己的安排,这就是与孩子不平等的表现。
如果孩子没有听话,家长就会非常愤怒,于是对孩子使用暴力的方式,来强迫孩子听话。
惩罚“熊孩子”,先解决“熊家长”,家长要认清这些问题制定惩罚规则
孩子在成长的中难免会犯错误,很多家长会置之不理,但是这样就会导致孩子下一次还会犯相同的错误,甚至变本加厉。
因此,家长要为孩子制定好规则,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这样孩子犯了错误被惩罚后,也会心服口服。
同时,家长最好让孩子讲规则背下来,让孩子铭记于心,这样下次孩子犯错误之前,会认真考量一下。
需要有时效性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在犯错误后,家长晚了几个小时批评孩子,孩子下一次还会犯相同的错误,这对孩子的批评没有任何的意义。
这是因为家长的惩罚和批评过了时效性,只有当孩子犯错误的那一刻,家长立即惩罚孩子,他们才会有更深刻的印象。这样孩子下次犯错误之前,会出现条件反射,想起来自己上一次犯错误的后果。
避免讽刺挖苦
任何一个孩子都会犯错误,家长在小的时候也会犯错误,当犯错误时,家长批评的语句不要带有讽刺挖苦的词语,这样会降低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家长批评惩罚孩子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孩子再犯相同的错误,而不是与孩子为敌,有些家长批评孩子时,会用脏话不文明词语,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也会导致家长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
不要唠叨不停
有些女性家长的性情比较唠叨,孩子犯错后就会一直唠叨不停,翻来覆去在孩子的耳边说。
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家长就没有必要一直重复说了,这样不仅会让孩子感觉很不耐烦,反而还会让他们产生逆反的心理。
更有些家长喜欢翻旧账,批评惩罚孩子的时候,还会将上一次孩子犯的错误拿出来说,这就会混淆视听,孩子会不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被惩罚。
羊驼妈妈结语:
打骂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但是对于“熊孩子”来说,面对特殊的事情和错误,就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让孩子感受到威慑力。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是不可以去触碰的,这并不只是单纯的犯错误,同时,家长在惩罚孩子时,也要让他们知道,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每一位家长都是爱护自己孩子的,相信只要家长用心教育引导,孩子都能够成长的很好。
今天话题:如果熊孩子犯错,你会打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我是@羊驼妈妈,有关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扰,都能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关注我的账号,我们一起学习育儿知识,也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助到大家,让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熊孩子,李玫瑾,教育孩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