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外出购物时,有些孩子在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挪不开脚,当父母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孩子就会使出"耍赖"大法,在商场一哭二闹三上吊,而家长看到孩子这些作为,为了不那么尴尬,也都会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回家后再去教育,但也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威胁时,则决不让步,任凭孩子胡闹。
"不买我就不起来",4岁女儿在商场打滚威胁爸爸妥协,爸爸静静的看了3小时王先生的女儿已经4岁了,平时都是妈妈照顾女儿,但因为妻子回娘家了,家里只留下王先生和女儿了。由于在家,父女俩相处的也比较融洽,在吃完晚饭后,王先生打算带女儿出去走走,就当是散步了。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商场里面,女儿由于很少和爸爸出门,所以一路上都比较安静,牵着爸爸的手显得十分乖巧,但是就在女儿路过一家精品店的时候,女儿被门口精美的商品吸引住了,直拉着爸爸往店里走。
但是在逛了一圈过后,在准备出去时,女儿却怎么都不肯离开,并要求爸爸给自己钱让自己买东西,但爸爸认为女儿买那个东西毫无用处,并不同意购买,女儿看到爸爸转身就走,哇的一下就在店里大哭大闹,威胁道"不买我就不起来",爸爸为了不影响店里的生意又不想妥协,把女儿抱出了店,然后就不管女儿了,只是在一旁陪着女儿。
女儿渐渐的哭声也没了,只是安静的躺在店门口的地上,爸爸也没打算妥协,便一直让女儿躺在地上,也不劝女儿回家,就这样爸爸静静的在女儿旁看了3个小时。
分析首先这个女孩在被妈妈照顾时,可能就经常用这一招来让妈妈妥协,但是这招用在爸爸身上就不那么灵了,而爸爸可能也带着教育教育女儿的心理,不愿意给女儿一个"耍赖不讲理的哭闹就会让父母妥协"的心理暗示,所以哪怕是在旁边看着女儿也没有妥协。
其实孩子在外撒泼来让父母妥协的做法在生活中很常见,如果父母按照孩子意愿给孩子买了,那么孩子下次也会用这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如果不给孩子买,孩子一直撒泼和哭闹也会让父母很是尴尬。
为了避免孩子在外撒泼打滚的情况,父母要怎么做呢?1. 在家提前约定好
孩子对于抗拒诱惑的能力比不得成人,所以当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对于钱没有概念的孩子自然就会想要,所以不管是在超市还是在商场,经常可以到有孩子驻守在某样东西面前不肯离开,然后家长的拒绝就让孩子感觉到委屈和得不到满足,于是就开始哭闹打滚。
如果想要孩子在你商场中可以安静的和父母进行沟通,那么在家提前沟通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你跟我去商场不可以买东西哦""你今天只能买一个玩具"等等,如果孩子答应后在孩子心中就有一个暗示,就算是孩子真的想要某件东西,孩子也不会直接哭闹来威胁父母。
2. 奖罚分明
一开始就想要孩子按照家长的想法去执行显然是不现实的,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磨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给孩子建立习惯的好时机。
如果不想让孩子以哭闹的方式来让父母妥协,那么父母在原则性的约定上,一定要保持强硬。比如说约定好了不买东西,但是孩子就是不肯走,不能轻易的向孩子妥协,避免孩子养成你这种习惯,并且还要给予适当的惩罚。当然孩子如果按照约定执行了,父母也要给予孩子奖励和夸奖。
3. 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去分配属于自己的钱,如果孩子买不起父母直接跟孩子说钱不够就可以,这样既能锻炼孩子对于金钱的概念,也是学习算术的方法。并且如果孩子真的要买一件玩具钱不够时,可以预支之后的钱,在之后孩子再要买东西,就可以跟孩子说"因为你买了那件玩具,所以现在没有钱买了"。
结语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的教育就是落在纸张上的色彩,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都会影响孩子"这张画"的好坏。
今日话题:你孩子是否会在商场内撒泼来要求买东西呢?那你是如何教育的呢?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