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蜂蜜妈妈
同学总是为自己的孩子懊恼,因为孩子的情绪总是特别的亢奋。前段时间,同学带着孩子去外面玩,孩子因为特别想要一个玩具,但是同学觉得这个玩具并没有太大的必要性,所以就没答应。
结果孩子对同学拳打脚踢,还愤愤的说着:“我再也不要跟你一起出去玩了!你真是个坏妈妈!”刚开始同学还能够用平和的心态去应对,但是后来孩子变本加厉的胡闹,终于让同学受不了了,准备以暴制暴。最近同学总是头疼,这孩子以后到底该怎么教育?
其实孩子有的时候的确是会让父母苦恼的,因为孩子的有些消极情绪的确让父母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去解决。
而且孩子一旦胡闹起来基本上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就更谈不上克制孩子的消极情绪了。其实我们不妨想一想,孩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绪的。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消极情绪?1. 对待不公正的表现
如果孩子总是处于不公平的待遇下的话,他们很有可能让自己的情绪变得消极。毕竟孩子比较渴望公平的待遇,尤其是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一旦被冷落了,甚至被针对了。那么孩子肯定会变得特别痛苦,他们就会产生负面的心理。
2. 愤怒使得消极情绪发生
孩子大多数消极情绪都是在愤怒的情绪上建立的,有些事情不如意,就会让孩子变得特别暴戾,甚至开始耍泼打滚。孩子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的欲望比较强烈。一旦你无法满足他们,他们就会变得特别情绪化,甚至会对你打的出手。
3. 孩子得不到想要的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好比他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总是输给其他的伙伴,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很负面的心理。孩子的欲望是比较严重的,当达不到自己的需求的时候一定会通过发泄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
除此之外孩子还会因为很多种情况使得自己的情绪消极,好比在面临恐惧的时候,在面临困难却无法解决的时候,通通都会让孩子处于消极情绪。
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主动站出来,帮助孩子解决负面心理,只有这样的话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这里就要说一说佛系的教育方法,佛系的教育方法没必要那么严厉,平静对待才是最睿智的方式。
父母应当在孩子消极情绪时做些什么?1. 多倾听
当孩子有很多牢骚要发的时候,我们可以陪伴着自己的孩子去,让他们觉得跟我们相处有安全感。很多父母都是在刻意的躲避孩子,所以孩子不能从父母的身边缓解压力。我们需要多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只有这样的话孩子才会进一步把不好的情绪挥发出来。
2. 允许孩子发泄,不要过多参与
当孩子发泄心中不满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些情绪当作一回事。要知道任何人都有发泄的权利,包括孩子。让孩子适当的发泄其实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只有发泄了才能让心情变得痛快一些。总是限制孩子的情绪,只会让那个孩子变得更消极。
3. 和孩子保持一定距离
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和孩子保持一定距离,并不是我们害怕孩子在发泄的时候伤到自己。有的时候把孩子放在一边,他们更能够好好的发泄出来。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身边的话,孩子一定会有一些压力,这样就不能把自己的情绪挥发出来,反倒不利于孩子的情绪管理。
想要让孩子缓解消极情绪,有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了解到孩子的消极情绪究竟是从何而来。我们只有知道了原因,才会有对策的方案。父母其实也是要学习的,学习让孩子降低消极心理的方式。如果父母不能做到带头作用,孩子是无法变得乐观的。
父母应当怎么帮助孩子?1. 学习关爱孩子
我们必须要学习如何关爱孩子,虽说孩子在不断的成长,应该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也不要过分的高估孩子的能力们,该去关爱的时候一定要关爱。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该如何关爱孩子,其实也很简单。每天对他们拥抱,呵护他们,亲吻他们的额头,这都是关爱的方式。肢体上的接触是最好的关爱,父母一定要多多学习。
2. 不要让孩子孤立无援
我们不要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孤立无援的,适当的拉近距离是很有必要的。那些孤独的孩子从来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也会限制住他们未来的发展。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多多抽出时间去陪伴孩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感受到父母所带来的温暖。有的时候孩子就是因为跟父母的距离太远了,所以心情才会不好。
3. 帮助孩子解决困惑
我们需要站出来帮助孩子解决所谓的困惑,我们必须要知道孩子是因为什么才会变得消极的。找到源头,我们就需要开导他们。譬如我们可以这样说:“宝贝,我知道你现在的学习成绩有些不好,但是也不要担心。
我们会一直陪伴着你,而且不会的地方我也很愿意帮助你解决。”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也会让孩子变得有信心。
所以说千万不要怪孩子有消极情绪,有的时候就是因为父母做得还不够。如果你能够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孩子绝对不会出现负面的情绪的。毕竟没有一个孩子是会莫名其妙的变得消极,其中肯定有属于她们的原因。
今日话题互动:当你的孩子出现消极心理的时候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解决呢?是选择把他们放在一边,还是耐心的听他们的发泄?欢迎屏幕下方留言探讨~
-----------------------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儿母婴知识、心理健康、成长发育都在这里。关注@蜂蜜妈妈,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