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仪式感”在教育里,是容易被父母忽略的一部分。“仪式感”并不是指买多贵的东西,办多豪华的Party,而是让孩子体会到被父母关爱,教会孩子热爱,重视生活。
调查发现,家庭传统等仪式带给孩子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家庭仪式感有强有力的黏合作用,把家庭成员凝聚在一起,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安全感和爱。
1、“生活要有仪式感”这句话,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变成了一份指南。铺桌布,点蜡烛,开香槟……大家摸索着,努力着,将自己变成一个有仪式感的人。
然而,有多少人察觉到,教育孩子其实也需要仪式感?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体验:他们准备三餐,送孩子去学校,尽自己所能的给孩子报好辅导班,买孩子喜欢的东西……觉得自己已经做到极致了,为什么孩子有时候还是仿佛不满足,接受不到自己的关心,好像还缺点什么的样子?导致这些情况的可能性之一,是孩子缺了一点“仪式感”。
“仪式感”在教育中,经常被父母有意无意的忽略。有的家长认为学业繁忙,哪有时间弄这些“虚”的东西。有的家长则认为,搞一场“仪式”,耗时耗钱还耗力,不如多让孩子看几页书来的实在。
然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仪式感不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东西,评判仪式感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否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富足。
家长可能因为工作忙而缺席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仪式感的日子:家长会、亲子运动会、汇报演出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特别渴望被人重视,家长的出现会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和认同感。
如果一次又一次的忽略掉,不论你后期怎么给孩子弥补,对孩子来说这都是一种赔偿,是你“掩盖”自己不够重视他这一事实的“手段”。虽然有的孩子在理智层面上,会表示自己理解,表示自己没有在意,但心底是否真的一点都不在意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要孩子爱着他的爸妈,他的心底多多少少就还是在意的。正是这些小小的“在意”,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并没有这么重要,最终,和父母的距离慢慢拉大。
2、仪式感到底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有时候人们会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那么多规矩反而还闹心。”
就像原本带娃旅游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总能听见有人唱反调充:“小孩子,记不住,去也白去还花钱!”“舟车劳累,累死人”“吃不惯睡不好,水土不服还容易生病特别麻烦!”
于是,那些不怕麻烦的父母带着孩子走世界,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照片时,懒惰的爹妈则带着他们的孩子在超市门口坐着摇摇车,自己刷着手机打发时间。
可是,孩子真的一点都不懂吗?
确实,如果要说景点,年幼的孩子是记不住凯旋门的华美,苏州园林的娴静,但他们能记住父母会给他们穿上好看的衣服,精心打扮,并要他们露出微笑,仔细观察时那一种认真的态度,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细节会在他们心里深深的镌刻。
仪式感,其实是一个人对生活认真、尊重、敬畏且热爱的一种态度。对一个孩子而言,在教育中重视仪式感至少有5大好处:
01.仪式感,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几年前,在某音乐广场上,有两位小朋友在玩耍时,捡到5毛钱。他们把钱交给了正在广场值守的民警。对于成人来说,区区五毛钱,根本不算什么。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对小朋友说一句:“好孩子,你做的真棒。”说完是不是觉得自己充分做到了教育孩子的感觉?
可是这位值守民警并不止如此。
为了鼓励孩子,他特地拿出了接警本,认认真真登记下了小朋友的姓名和住址,并一丝不苟的写下了孩子拾金不昧的过程。这比起口头夸奖,只是坐下来多写了几个字,但在孩子心中,这样充满了仪式感的举动,让他觉得自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进而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有一个经典的“正强化理论”:
当人们某种行为,从他人那里得到愉快的结果时,这种结果会反过来,成为推进人们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
就拿这两位小朋友来说,未来他们可能记不住自己曾经做了什么事,但做了好事被重视、被充分肯定的感觉会被他牢牢记住。这种感觉会让孩子明确地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然后更积极的反馈于日后的生活中。小小的仪式感,会成为他们日后人生的鞭策力,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02.仪式感,为孩子注入安全感
爸妈给孩子的仪式,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或者一句话,是临睡前的一句晚安、一个故事。早起互道“早安”,睡前互道“晚安”……这些小事,让孩子明白家人之间的互相支持,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也能给家人支持。
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感到安心,尤其是对幼托班1岁到4岁的孩子,一个有趣的睡前故事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入眠,也会带给孩子安全感,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当“睡前故事”成为习惯之后,不用大人提醒,孩子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故事听完了,现在我该睡觉了。”这样一个仪式感,能让孩子收拾好白天玩耍的欣喜,拥有好的睡眠后,迎接美好、令人期待的第二天。
很多细小动作,经过时间的累积,会长成我们身体里的一种基因,在全家人的心中,形成一种强烈的共振。
美国亚特兰大日报曾经做过一个社会调查,发现家庭传统等仪式带给孩子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的成功。研究表明:家庭仪式感强有力的黏合作用,可以把家庭成员凝聚在一起,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安全感和爱。
03.仪式感,给孩子成长的勇气。
每年到英国小学新生入学的时候,ins上就会有一大堆家长晒孩子穿着校服、立正、拿着书包在家门口的照片。这种充满了仪式感的拍照仪式,是父母在告诉孩子:从这一刻开始,你就不在是幼稚园那个不懂事的小朋友了,你要学会独立,你要开始人生新的阶段。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仪式。可对于孩子来说,整齐地穿上校服,郑重地拿起书包,“咔嚓”一声之后,他们的心中就会产生微妙的改变: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想到这个“长大了”的时刻,孩子会因此变得特别坚强勇敢。
仪式感,能让人勇敢的走进人生的每个阶段。
回想自己当年,新学期拿到新课本,仔细包上书皮时,郑重的感到了自己即将面临新的挑战,有不安,但更多的是激动,因为自己将学到更多的东西,变得更加优秀;18岁,收拾干净走入影楼拍一张照片,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责任”二字将刻进自己的一生……
有人说,仪式感就是能让平凡的日子变得闪闪发光的东西。在人生漫漫长河之中,我们总要做点什么让自己记住,这一天与众不同。从这一刻起,我们和昨天的自己,也完全不一样。
04.仪式感,培养孩子的秩序感与修养
国外有研究小组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组织了一场音乐会,请小学生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前去参加。
音乐会一切都免费,但是要求每个孩子必须穿正装,男孩子要西服,女孩子必须穿裙子,一定要精心打扮。到了会场,老师让孩子们坐在前一排,家长们坐在后面。有些家长担心,这些孩子这么小,有很多特别淘气,我们家长不在旁边看着能管住他们吗,他们能认真听音乐会吗?
而结果是,进入唯美庄重的音乐厅,穿着隆重衣服的孩子们,全都变得乖巧起来。连平时最顽皮的小孩,都因为正式着装和周围氛围的带动,而变得严肃认真。整个音乐会下来,没有人打闹吵嚷,状态都非常好。
这就是仪式感所带来的力量。因为仪式感,孩子们知道了何谓尊重与敬畏。
老一辈的家长,很多时候是不注意仪式感的培养的——对他们而言,孩子吃饱穿暖就好了,懂这些有用没用的规矩干什么呢?
不在意仪式感的结果,就是孩子长大了容易闹出穿着拖鞋去高档餐厅吃饭,穿着背心去上班的笑话。很多时候,仪式感会让孩子迅速地切换思维状态,提高专注度。那些形式上的动作跟特定的行为、场合和时间结合,往往会让孩子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在前文提到的实验开始前,专家交代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穿上礼服,并在临行前告知入会仪式等。
这样一种重视感的存在,会让孩子们觉得他的重要性,看的时候才会更集中,更容易有代入感,给自己强烈的心理暗示,进而调整自己的言谈举止,直至和当时的身份达到最佳融和。所以强调对孩子的仪式感,他们的专注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都可以迅速提升。
05.仪式感,让孩子倍感家里的幸福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心锚效应,即人的内心某一心情与某一行为或表情产生链接,而产生的条件反射。
通俗的说,就是链接一些特殊的事物或现象与某种情绪状态之间的仪式。比如,爸爸妈妈常在孩子面前拥抱、亲吻、送节日礼物等,这些仪式符合孩子心中的心锚,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相亲相爱的,他们不知不觉间,就会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就学会了表达爱。
通过这些简单的仪式,赋予特定时刻更深的精神价值,孩子们也会因此产生参与感,在日后的节日里,同样为别人筹划仪式,为他人制造惊喜。
3.仪式感,不是比排场。
有的人说,自己没钱没空,哪有办法总是带着孩子到处跑,也没时间做什么很特别,让孩子印象深刻的事情。说这话的人,要么其实根本不想做,要么就是完全把“仪式感”和“搞排场”给弄混了。
仪式感是赋予某个时间和时刻特殊意义的东西。说白了,仪式感就是对生活的重视,是通过一些非必要的动作和形式来表达重要性的行为。
这些事情,很多时候只需要你多挤那么一两分钟就足以。只要用心,很多时候不需要花钱就足以给孩子充满仪式感的教育和童年。
《纽约时报》曾评选出一些家庭的“仪式感”传统,大家可以借鉴参考:
◆早起说“早安”,睡前道“晚安”,出门前给彼此大大的拥抱,不辜负美好的每一天。
◆每晚至少15分钟的亲子陪伴时间,可以是读绘本,也可以是亲子游戏,更或者啥都不做,躺着聊天,让孩子带着满满的爱进入梦乡。
◆一家人坐在一起用餐,不用正襟危坐,随便聊天吧,开心的,委屈的,互诉衷肠。
◆不缺席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活动:家长会、颁奖典礼、汇报演出等,孩子特别渴望被重视,家人的陪伴会让他自信满满。
◆每年都要有一家人的旅行,可以是长途亲子游,也可以是每周末的周边自驾游,只要全家出动,公园动物园的游玩也能很Happy!
◆让孩子参与特定节日的流程。比如过年,从“小年”开始,告诉他们糖瓜沾、扫房日、推糜黍、煮大肉、宰只鸡、把面发、蒸馒头,而后剪窗花、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守夜、团拜……带着孩子完成这些,他们才会明白,原来,这就叫“过年”!
◆每年给孩子写一封信,让孩子画一幅给爸爸妈妈,放在特定的盒子里,谁也不许看,若干年后再一起打开,估计会感动到泪崩。
◆在孩子生日或者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去拍全家福,并且冲洗出来,挂在墙上或者夹在相册里,每每看到内心都会些许激动。
这些充满仪式感的举动,与家庭的贫富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关系。它应是换一种用心的方式。因为仪式感的判定标准,是以内心是否富足为基准。就好像结婚典礼一样,即便是再辉煌万丈的婚宴,如果流于形式,盛大只来源于面子,那么它的价值可能还抵不过一对新婚夫妇的简单烛光晚餐。
对于孩子来说,则更是这样的。家长希望可以传达给孩子什么样的一种仪式感,孩子就会接收到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们希望孩子看到家庭的温馨和良善,我们希望孩子可以对美好生活抱有尊重和向往,我们希望孩子可以感受家人的在意和深爱,那么就往这个方向去给孩子加上“仪式感”。
结语:人们常说,孩子要富养。这个富养,指的是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养育。而充满了仪式感的教育,则是每个家庭都可以给与孩子,最高级的“富养”。在家里,各位家长是如何给孩子一个有“仪式感”的生活呢?欢迎留言讨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