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短视频的火热,我们时不时在能看到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崩溃、发飙的视频,甚至还有家长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气得心肌梗塞而进医院的。此时,家里有同样孩子的家长,我相信心里肯定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我们作为家长的,可能很多时候都会觉得,我的孩子平时在生活中感觉挺聪明的呀,可为什么一到学习的时候就提不起劲,而且甚至感觉智商下降了呢?然而,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我们孩子吗?孩子不喜欢学习、逃学、做作业磨蹭等,其实不止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这跟孩子背后的儿童心理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需要针对孩子的心理学特点,因材施教,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著名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医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毅分享到,许多不爱学习孩子背后,大多是父母忽略了孩子这5大心理问题:
一、忽略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最大的障碍是学习兴趣的丧失,每当我们家长觉得孩子是扶不起的阿斗时,是否有反思过自己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现在的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机械的背诵各种古诗词,去上各种的兴趣班或者补习班等,而忽略了孩子天生是爱玩的心理特点,不是从生活和玩乐中来启发和教育孩子,所以导致了孩子很早的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最后,孩子觉得这个机械式学习很枯燥,很痛苦,但是小的时候又不能反抗、必须服从,所以小的时候学习都还不错,但是到了中学,也就是到了他的心理上的反抗叛逆期,就开始各种的跟家长作对,出现逃学、辍学等问题,甚至会导致一下心理行为显著异常的反应。比如今年上半年耸人听闻的上海17岁少年和母亲吵架冲出轿车,跳下高架桥而离开人世的新闻,这背后都跟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议方法:写出大人自己3个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写出他的3个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事情,再对比你们的一致性,再找一下影响孩子学习兴趣的原因,是心理、还是环境的,然后再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破坏了孩子的好奇心初期的孩子是好奇心强且爱学习的,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孩子在小的时候,是不是经常问为什么。而这个就是孩子在不断的探索知识和不断学习的过程,很多孩子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就能一直保持这份好奇心,所以在学习上一直不用父母操心。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好奇心被父母扼杀在摇篮里了,主要原因是这些父母们没能及时对孩子的好奇心作出反应和鼓励他的这份好奇心,慢慢的就对学习新知识没了兴趣。
三、忽视了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心理发展规律是从形象到抽象,心理发展的行为发展规律是趋利避害的发展。也就是你给了他好处,他通过学习得到了好的反馈,他就会不断的发展。如果他的一个行为经常得到负面的反馈和负面的信息,比如说明明已经考了90分了,你却说这次考试又不难,怎么才90分?反过来应该是给予鼓励,无论考试得90分还是60分。不然,孩子总是在父母那得到的是不满和抱怨,长此以往,他的兴趣就是丧失掉,以后再想让他认真学习就很困难了。
四、过多关注书本的知识,忽略心理内核的培养很多家长对于孩子优秀的定义是考试得多少分,班上排名多少等,而忽略了对孩子心理内核的培养,这种心理内核的培养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比如:我们在和孩子玩游戏时,大人表现出来的那种执着和不服输的精神,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或者是带孩子爬山时,鼓励他自己爬上去,让他自己体会到坚持下来就能成功的道理。这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困难的能力、毅力都是对孩子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而这个就是孩子心理内核强大与否的表现。典型心理内核弱小的孩子,在学习或者写作业遇到难题时,就不会动脑筋,要么去找参考答案,要么就直接放弃,而这甚至影响孩子长大出社会以后遇到困难,是否能够有足够强大信心和毅力面对困难。
五、忽略了心理障碍问题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比如说多动、抽动、甚至心理表现异常等问题,而这就是学习背后的注意力问题,当这问题我们没有及早的发现和处理,最后有可能出现无论他是怎么努力学习,但是成绩就是不好,随之学习也没信心了。所以一旦我们家长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要及时的给他诊断和治疗,这样才能逐渐发展和培养孩子好学和乐学的心理。
最后,我们还需要遵循孩子的生理规律,不能孩子一放学回来就让他一坐就是半小时两小时的写作业,因为小学生的有效专注时间是15分钟左右,中学生的有效专注时间是20-30,甚至更长。要注意劳逸结合,这样才能高效的学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