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孩子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父母最珍视的宝贝。"望子成龙"是每一对父母的期望。相信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聪明的头脑。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幼童阶段,并不能判定孩子的智商高低。实际上,家长们走进了自己的"主观认知误区"。孩子智商的高低,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能看出,而且能从最平常的睡觉看出来。
案例
由于疫情的原因,小明不用上幼儿园,因此之前一直保持的规律作息就被打乱了。每天早上10点起床,晚上11点之后才上床睡觉,作息时间紊乱。
小明的幼儿园开学后,老师看到小明的精神状态很差,于是便打电话给小明爸爸询问状况。老师问道:"小明平日里的作息时间是不是全乱了?"小明的爸爸便将小明在假期里的情况如实告诉了老师。
听完之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小明爸爸说:"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这样不仅对孩子的发育有利,也能够在孩子身上建立规则的意识,最重要的是规律的睡眠能让孩子的大脑快速发育。"如果大脑发育落后一步,学习也会落后于人,甚至有可能影响智商。
听了老师的说明后,小明爸爸恍然大悟,之后根据老师的建议,爸爸给小明定了闹钟,让小明养成规律作息的好习惯。
分析睡觉有时这3种反应的孩子,长大后智商或更高,你家娃占了几个呢李玫瑾教授说过,如果孩子在睡觉时出现了以下这3种反应,代表着大脑发育快,智商往往会比同龄人更高。
1.睡眠浅
有的孩子在睡眠中时,常常会保持"浅睡眠"的状态,稍微感受到一点外界变化就容易醒。其实这是孩子对外界变化敏感捕捉的表现。孩子大脑发育好,具有较强的外界感知能力,即便进入了睡眠状态,也能较轻松地感知到外界变化。
2.爱踢被子
很多家长有时候会很苦恼,为什么明明不热,孩子却那么爱踢被子呢?实际上,这也是孩子发育情况良好的一个表现。踢被子的动作其实并不简单,需要大脑控制,爱踢被子不一定是个坏习惯哦。
3.睡觉时微笑
相信很多父母会偶尔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睡眠中微笑的模样。那并不是孩子做了美梦,而是孩子大脑发育好的表现。睡眠状态中,孩子的大脑属于兴奋状态,通过神经传导,孩子做出面带微笑的表情。因此,孩子长大后的智商往往会比同龄人高。
提高孩子睡眠质量,父母需要做1.睡觉前放松孩子的情绪
在孩子睡觉前,我们可以适当放松孩子的情绪,这样更有利于孩子提早进入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舒缓孩子的情绪,尽量不让孩子处于兴奋状态。
2.减少孩子白天的睡眠时间
减少白天睡眠时间,晚上的睡眠质量才能更好。在白天,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玩游戏、逗孩子笑来转移孩子注意力,避免孩子贪睡。
3.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
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才能保证睡眠质量。在孩子睡觉时,我们应该关闭身边的噪音,看视频时带上耳机;另外孩子的睡眠要处于较为昏暗的环境,这样更有利孩子睡眠。
总结
孩子在幼童时期的睡眠十分重要。通过睡眠我们也能了解到孩子的发育状况。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培养规律的作息时间,提供良好的睡眠质量,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有很大益处。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大脑,睡眠质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