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只有妈妈得产后抑郁症,事实上,爸爸同样会得“产后抑郁”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0

静雅和宏志是一对恩爱的夫妻,老公宏志被朋友圈里认为是个“模范老公”。静雅生下儿子后,老公宏志很体贴地伺候月子,晚上也积极主动地帮忙泡奶、哄睡孩子。有可爱的孩子,有体贴的老公,虽然比没有孩子前辛苦一点累一点,但这一切都让静雅感到自己非常幸福。

可是没想到,孩子快两个月之后,静雅发现宏志好像忽然变了一个人。本来幽默开朗的他变得不爱说话了。而且,这一段时期他常常工作到很晚才下班。可是,明明工作并没有那么多,静雅觉得宏志是故意拖到那么晚才回家。这也就算了!在最近还发生了几次让静雅更加不能够接受的事。宏志明明知道静雅在等着他回家,却在外面喝得酩酊大醉,一直到一两点才回来。静雅想与宏志沟通,但他显然不愿意。

难道是宏志变心了吗?但好像又没有这方面的迹象啊!

是在工作上受了什么打击吗?从侧面问了宏志的同事,好像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啊。

百思不得其解的静雅,决定带着宏志寻求专业的帮助。最终,在跟心理咨询师交谈之后,静雅终于明白:原来宏志是得了父型“产后抑郁症”。

父型产后抑郁症

只听说过妈妈得产后抑郁症,没听说过爸爸也会出现这种状况啊?

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的一份报告显示,全世界10%的爸爸会有抑郁的症状,通常被称为“父亲产后抑郁症”。另有数据显示,在婴儿出生的头五年里,新爸爸的抑郁情绪会增加68%。而在婴儿出生的3到6个月时,其抑郁情绪会达到顶峰。以上仅仅是比较专业的官方数据,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比率应该还要再高一些。

比如,女性门户网站EZday曾经就“分娩后有没有产后抑郁症”做过一项调查。其中62.5%的女性回答“有”,而21.2%的爸爸们也回答了“有”。虽然没有女性那么多,但是这一调查结果足以颠覆只有女性才会得产后抑郁症的传统观念了。

如果你觉得这只是国际上的数据,在我国,因为男人们参与育儿的比例要低一些,应该比较少出现这种状况的话。那你就错了!

在我国,也曾有过相关调查,男性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2.5%,也就是每十个爸爸当中,就有一人患产后抑郁。只是因为在这一方面的科普比较少,很多人并不知道,原来爸爸们也会有得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而很多得了产后抑郁症的爸爸们,也只是以为自己没有休息好或者压力大,并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为什么爸爸们会得“产后抑郁症”?

妈妈们得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激素的影响,所以,在分娩后的一两个月之内基本上就会消失。但是爸爸们的产后抑郁症则主要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

“产后抑郁症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心理疾病类型,它就是抑郁症,只不过在产褥期发病。”一金山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李一云

1、育儿带来的身体疲惫

因为孩子的出生,彻底打乱了爸爸生活的节奏,白天黑夜不能够好好地休息,睡眠的剥夺很快引起身体上的疲惫,进而会影响到心理的状态。

有数据表明:越是积极参与育儿的爸爸,也就是在育儿这件事上付出得越多,其抑郁症发生的概率也会越大。宏志的案例便是一个“好爸爸”得产后抑郁症的典型状况。

这是不是听起来很悲哀?其实,妈妈的产后抑郁症也有同样的原因,数据显示:妈妈们得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中,照顾孩子的辛苦占到了27.8%。也就是说,不管是妈妈还是爸爸,为育儿这件事付出的辛苦越多,越容易得产后抑郁症。在这一点上是“公平”的。

2、被排斥和冷落

妈妈和孩子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连接,而孩子的本能就是找妈妈。当爸爸想要加入到这种亲密的关系中时,常常是被冷落甚至是被排斥的,这也会促使爸爸们患上产后抑郁症。

在英国,就曾出现过一个典型案例。爸爸John Clayton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和妻子有了孩子后,因为觉得自己是“老婆和孩子的局外人”以及生育孩子之后的其它压力,John 得了产后抑郁症。虽然经历了长期的心理治疗过程,最终John还是选择了自杀。在这个案例当中,John 多次跟心理医生倾诉“局外人”给他带来的不良感觉。

在我国,因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爸爸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参与到育儿当中来。但这并不代表爸爸们没有参与育儿的愿望,豆妈在另一篇文章《辟谣:不愿带娃是男人本性?被妈妈的看门人心理阻止了的爸爸》有为大家深入分析过,爸爸也是有“父爱本能”的。很多时候是因为妈妈的“ 看门人心理”被排斥到了育儿之外。

看着老婆和孩子亲密无间,而自己却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孤独、失落、焦虑这些负面的情绪也会找上爸爸们。其中,有一些爸爸就被描述成“吃孩子的醋”,但实际上,出现这种状况时,我们应该警惕:爸爸可能已经出现了产后抑郁的症状。

3、缺乏亲密关系

夫妻之间的亲密接触,包括亲吻、抚摸和性行为等,都是负面情绪和能量的一个有效释放途径,可以让人产生愉悦幸福的感觉。但是,因为孩子这个“第三者”的出现,爸爸们的生理和情感需求容易被忽视,这会导致爸爸们的心理落差大、情绪低落以及精神压抑。

4、外在压力

经济压力

孩子的出生往往带来经济上压力的增大,而在绝大多数的家庭当中,爸爸仍是赚钱的主力。一方面想要关注到家庭,一方面又要努力在事业上拼搏,这会对爸爸们造成压力从而引起焦虑。

人际关系压力

随着孩子的出生,爸爸原来正常的人际交往也会受到影响。一方面,家中的老人可能跟夫妻两人产生育儿观念上的冲突,婆媳关系也容易爆发问题。这时,爸爸们容易变成夹心饼。另一方面,爸爸们不得不放弃一些原来的社交和休闲活动,比如不能经常参加朋友聚会,不能约上好友去打球,因为他需要匀出更多的精力照顾妻子和孩子。

经济和人际关系上的压力,会让爸爸们感到疲累,价值感的丧失,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

5、伴侣之间的“传染”

有数据显示,如果妈妈得了产后抑郁症,爸爸们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出现抑郁症状。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Erika Cheng 博士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对新手爸妈产后临床访视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4.4%的新手爸爸对抑郁症呈阳性反应,而在同一项研究中查出抑郁症阳性的妈妈的比例也有5%,两方的数据大致相当。

这是由于夫妻双方面对的压力相似,情境相仿,而且情绪本身也具有传递感染的作用。所以,当妈妈患有产后抑郁症时,爸爸也会增加抑郁症的可能性。

6、遗传因素

有数据显示:家族有抑郁症史的,爸爸更容易得产后抑郁症。

爸爸产后抑郁症的简易自测

虽然爸爸的产后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但与一般的抑郁症的表现也有很多不同,而且很多时候也是不容易察觉的。上面案例当中,宏志情况就是性情变化、逃避现实、酗酒。除此之外,还有的人表现为精神恍惚、食欲减退、脾气暴躁、不愿上班、成瘾性行为等等。

这里给大家一个简易的自测量表,帮助大家早期发现爸爸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特别注意:即使测试的结果是怀疑产后抑郁,并不代表一定是产后抑郁!最终的结论还是应该要找专业人士进行判定。

好的,我们现在开始这个测试。

请您回忆在近两个周以内,您是否有以下表现和感受:

白天情绪低落,夜晚情绪高涨,呈现昼夜颠倒的现象。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感觉到生活无趣无味,活着等于受罪。食欲大增或大减。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因此白天昏昏欲睡。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为小事而恼怒,或者几天不言不语,不吃不喝。身体异常疲劳或虚弱状态。思想不能集中,语言表达紊乱,缺乏逻辑性和综合判断能力。有明显的自卑感,常常不由自主地过度自责,对任何事都缺乏自信。有反复自杀的意念或企图。

第一种情况:如果这九道题的答案,你有5条答“是”的话,且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周的时间,那么就要怀疑自己是产后抑郁了。

第二种情况:如果这九道题的答案只有一条答“是”,但是这一条的状况每天都出现,那么也应该警惕自己遭遇了产后抑郁。

再次提醒:这只是一个简易的自测量表,如果出现怀疑的状况,请一定要找专业人士进行最终判定。

如何帮助爸爸们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

1.学习“高效休息法”

如果育儿注定要影响和牺牲我们的休息时间,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休息,更快地恢复状态,就成为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这里我要为大家推荐一本[日本]久贺谷亮的《高效休息法》。书中详细讲解了大脑疲劳是如何不断积累,并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同时,书中不仅强调了“正念”(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的重要性,也详细介绍了七种消除疲劳的休息法。在这里,我重点跟大家分享其中最基础的一种“正念呼吸法”。

(1)基本姿势:坐在椅子上,将背部稍微挺直,离开椅背。腹部放松,手放在大腿上,双腿不交叠,闭上眼睛。

(2)将意识导向身体的感觉,感受与周遭的接触。例如,脚底与地板,屁股与椅子等。

(3)注意呼吸:注意与呼吸有关的感觉,为呼吸贴上1——10的标签。

(4)浮现杂念时:一旦发现自己浮现杂念的时候,就将注意力放回你的呼吸中。

这套方法不仅适用于爸爸,也适用于妈妈和任何一个人。这套方法最重要的是每天坚持,不断实践!建议: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正念呼吸”,可以帮助爸爸们从繁忙的工作和育儿当中,快速地恢复能量。

2.妈妈与爸爸要加强情感沟通和肢体接触

对于妈妈而言,产后抑郁的发生有31.5%是因为一个不关心自己的丈夫。同样的,爸爸们得产后抑郁症,也是因为感受不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以及亲密感的丧失。但是因为身体状况的限制,夫妻之间更亲密的性行为受到了抑制。那这时,可以从其它方面来进行改善。

夫妻之间有意识地加强情感上的沟通

或展望孩子未来的美好,或分享有孩子后的喜悦或者照顾宝宝的辛劳,要视对方为育儿上的共同伙伴,通过共同的经历增强情感上的链接。也就是,要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圈扩大,接纳爸爸的加入。

增加肢体上的接触

一个亲吻、一个拥抱,或者就是十指相扣,因肌肤接触而产生的生物电,同样会在我们的身体内产生化学反应,让我们获得愉悦和幸福的感觉。

3.加入“爸爸俱乐部”

在北欧,比如瑞典和丹麦,爸爸育儿已经成为家庭中的普遍现象。应运而生的,就是“爸爸俱乐部”,其历史已经有30年。

爸爸们定期去参加俱乐部,互相交流育儿经验,倾诉育儿的苦恼,有时也会就一个主题讨论上一个小时。这种形式其实这并不是告诉爸爸们用什么方式来改变自己,而更多的是支持爸爸们自己解决问题。对很多爸爸而言,解决的办法心中是知道的,但他们需要的是通过相互倾听,寻求安慰,从而帮助自己消除抑郁症。

在我国,这种“爸爸俱乐部”比较少见,但是通过寻找身边有共同经历的爸爸,与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倾诉、沟通,也是有同样效果的。

4.寻求外部帮助

正如上面分析的,不论爸爸还是妈妈在育儿上花费了过多的精力,都会增加患产后抑郁的风险。必要时,就要寻求外部帮助,比如老人、保姆或者专业机构,来为爸爸妈妈分担压力。

5.在怀孩子之前做好经济和知识上的准备

有意识地做好经济上的准备,可以减少生孩子之后,爸爸在工作上的压力。另外,爸爸们可以陪着妈妈一起去参加孕妇学校,亦或者是多读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增加爸爸育儿知识的储备。这样做,在孩子出生之后,爸爸们会减少因为自己的无知而产生的挫败感。

这一条放在最后说,其实是我认为很多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已经是有了孩子的。如果您还是在准备怀孕中,这一条将对您是比较重要的一条建议。

6.其它辅助方法

运动

实验研究证明:运动可以增加人体多巴胺的分泌,从而缓解压力和焦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爸爸们还是要坚持运动。

饮食

科学证明确实有一些食物是具有减压效果的,比如香蕉、坚果、深海鱼等,可以注意在饮食上进行调整。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点赞、转发、收藏都是对我的鼓励哦,谢谢!

我是“豆妈逗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经的教书匠和班主任,青云计划获奖者,多平台原创作者。一个走过南闯过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烟火气的俩娃妈。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