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崎千弘被称为“日本第一位绘本大师”,她画笔下长着“突额头、矮鼻梁、扁平脸的”的亚洲孩子形象,被知名动画导演高田勋盛赞为“画出了亚洲儿童的尊严”“体现了孩子的独立人格”。
儿童是岩崎千弘一生描绘不断的主题。即使没有模特,她也能画出10个月大的孩子与1岁大孩子的区别。9300多件作品中,留下了孩子们的各种姿态。这都体现了她作为画家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绘画技巧。
岩崎千弘笔下《窗边的小豆豆》
岩崎千弘出生于1918年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家里除了她还有两个小妹妹。在当时,她家算是条件优渥,收音机、手风琴、照相机都不缺,还有不少儿童图画书,可她并不喜欢那些,而是偏爱《儿童国》画刊上日本画家们的画。
千弘一家
岩崎千弘14岁开始学习油画和素描,18岁开始学书法,有趣的是,她画画时用左手,而练书法则是用右手。青少年时期她就读于东京府立第六女子高中。这所学校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也没有考试,千弘的绘画才能在这里受到了极高的认可,许多同窗都留言说祝她成为大画家,甚至有人用俳句称赞她“左手执笔凝神思,丹青之妙唯君知”。母亲为了培养千弘的绘画天赋,让她投入日本画家冈田三郎助门下,原本只是为了培养女儿绘画的兴趣爱好,孰知这竟成为她一生的事业。
早期画作
早期书法
20岁时,千弘作为长女不得不接受父母之命,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男人,并随丈夫一起来到大连,两人婚姻生活也并不幸福,后来丈夫自杀,千弘又回国了。当时正处二战时期,千弘家中遭空袭而烧毁,因此疏散到了母亲的娘家长野县松本市,并在那里迎来战争的结束。千弘此时才开始了解战争的实际情况,并痛感自己的无知。
千弘十分倾慕日本童书作家宫泽贤治,对其人道主义思想抱持着强烈认同感,之后加入了日本共产党。在学习期间,她一边担当新闻记者,一边大量接触绘画工作,并且在一次会议中遇上了后来的丈夫松本善明,两人生下长子松本猛。
千弘和丈夫
最初,千弘的画被评价为“太甜美”“可爱过头”,这使她深受其扰。后来千弘担任了杂志《孩子的幸福》封面画作者,对其后的作品造成极大影响。靠着“创作儿童题材的话,怎么样描绘都可以”,千弘走出了迷惘,决心坦诚地按照自己的感性创作。
她两次去往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欲对他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也可以视作新锐儿童画家对偶像的一种朝圣,一种精神世界的寻觅与碰撞。在此期间,她在欧洲各地留下了大量的素描,两次海外旅行获得的经验,很好地反映在了同年出版的《没有画的画册》中。
安徒生故乡欧登塞
她与武市八十雄合作,两个人于是开始合力创作“用画面说话的绘本”,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绘本”,这对日本儿童绘本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千弘作为绘本画家真正开始活跃起来,是在战争结束以后。她祈盼世间不再有战争,选择了儿童和鲜花作为创作的主题,希望通过光辉微小的生命来诉说和平的珍贵。
千弘最后完成的一部作品是绘本《战火中的孩子》,获得了莱比锡国际图书展铜奖。当时,越南战争正日益激烈,岩崎千弘将战争危险近在咫尺的紧张感真实地呈现在绘本中。
画面描绘了遭遇战祸、失去父母家人、看不到未来的孩子们,一个又一个的画面,既可单独成篇又有一致的反战主题,这在当时以讲述一个完整故事为主的绘本中,是相当新颖的形式。在她去世后将近40年里,《战火中的孩子》不断重印,正如她生前所希望的,绘本突破了儿童读物的局限,成为大众都能够共享和欣赏的作品。
战火中的孩子
岩崎千弘曾说
“经济飞速发展的代价,就是人们逐渐丧失了内心的充实感。我打算在自己的绘本当中,画出如今已经失去的那些纯真美丽的东西。将它们送给孩子们,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这位饱经战火的绘本大师,竭力用最甜美温柔的笔触赞颂着“孩子”与“和平”这最美好的两种事物,编织着一个个可爱或残酷的梦。
更多精彩干货,就在微信公众号:童书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