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每天和孩子相处,关系却很糟糕?谈“静止脸”背后的童年创伤

作者: 日期:2020/8/21 人气:0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父母总以为,给孩子提供优质的吃穿用度,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就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可事实是,孩子仿佛完全没有接收到他们的讯息,亲子关系仍然冷淡得很。

其实,在这件事中孩子才是真正的受害者,父母的情绪表达不当而不自知。

之前看到过一个这样的小视频,女儿哭着对爸爸说:“哪天带你去医院看看,为什么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总是睡着?”

这就是心理需求没忽视,没有得到充足回应的孩子,做出的一种抗争性表现。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疑问:为何我每天和孩子相处,亲子关系却仍然很糟糕?

要知道,孩子也是具备丰富情感的肉身,需要家长对自己付出关注与回应,如果在此过程中得到的是敷衍和忽视,心理怎能不受到创伤?

01关于“静止脸”背后的童年创伤

所谓静止脸,表现为父母面无表情、毫无情绪的一种表现,背后多半代表着冷漠、忽视、放任等,不与人交流,实际上也是对另一方的一种精神虐待。

这来源于一个震惊全球的“静止脸”实验,由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开展。

▼实验过程:

最开始,妈妈坐下和1岁的宝宝玩耍,跟宝宝打招呼之后,很快得到了开心的反馈。

每次当宝宝随便指向某个方向时,妈妈的视线都随之转移,并给孩子鼓励和交流,根据宝宝的意图做出不同表情,很明显,宝宝对妈妈的做法感到很有安全感。

随后,妈妈开始进入“静止脸”的状态,不论宝宝做什么,都不给出任何反馈。

一段时间后,宝宝发现了异常,开始想各种办法吸引妈妈的注意力。可无论使出吃奶的劲来,比如对着妈妈微笑,用手指指向远方等,妈妈依然没有任何变化。

大概持续了不到2分钟的时间,得不到反馈的宝宝负面情绪爆棚,转身到处看,手臂乱舞,随后崩溃地哭泣了起来。

而通过检测发现,在母亲对孩子不做出任何反馈的这段期间,宝宝的心跳加速,体内的压力激素也开始骤增。

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甚至可能死亡!这种结果真的很可怕。

▼后续处理的不同情况:

实验结束后,妈妈马上用语言安抚宝宝,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好的:这是偶尔的“静止脸”,日常对孩子有正常的反馈,只是偶尔情绪管理不到位,对孩子做出如此表现,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太大影响。

坏的:一直等到宝宝情绪崩溃妈妈才发现,于是给出积极反馈,陪宝宝继续玩,在这样的互动中,度过了一场情绪危机。

最糟糕的:如果宝宝哭了之后仍然一直表现为漠视,认为等他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宝宝的情绪没有得到修复,也就一直停留在创伤中了。

02与之类似的“哭声免疫法”,是失败结果的最好论证

与“静止脸”异曲同工的,是曾经一度风靡全美的“哭声免疫法”。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之后,人们发现这种方法真是既坑爹妈又坑娃。

创始人华生,把孩子们当做冷冰冰的训练工具,认为只要孩子哭,父母不给出回应,孩子就不会哭了。之后,他自己的孩子们,全都被精神问题纠缠。

在这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确实独立又好带,可与此同时带来的,还是内心的封闭与冷漠,亲子关系难以为继。

“静止脸”与“哭声免疫法”一样,是违背孩子需要积极回应的本能,这是他与父母形成依恋的关键。

在每一次积极回应中,孩子都从父母的反馈里累积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没有父母的支持,孩子这颗种子要如何充满阳光地生长?

03谈“静止脸”背后的童年创伤

1)孩子冷漠封闭

童年时期得不到父母关注的孩子,会将内心封闭起来,孤僻且冷漠。

而他们终其一生,也在寻找讨好父母的方式。比如“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松子,用滑稽的鬼脸换取父亲的笑脸。

她的一生都在寻找爱和维持爱的过程中,甘愿遍体鳞伤,也不要孤单一个人。

松子做出了很多抗争,她企图变得幸福,可这种自降身价和博取关注的方式,注定她的人生只能是悲剧。

2)人际障碍

这很好理解,一个在家庭中无法当好“孩子”身份的人,完整的人格自尊更无从谈起。

缺乏依恋感的孩子,即使长大后步入社会,也会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产生巨大障碍。他不知道如何建立良性关系,更无法面对他人的“静止脸”。

3)不同程度的自残行为

斯霍勒博士表示:婴儿出生时就已经具备情绪机制的基础了,但他们不会表达,需要父母的引导。而那些时常受到精神忽视和虐待的孩子,只能通过吃手指、抓自己、不再理睬父母等方式进行自我安抚。

当他们迷失于情绪中时,很可能通过自我控制和伤害,来表明自己具备控制能力,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心理障碍乃至是身体伤害等严重后果。

04如何避免成为“静止脸”父母?

武志红老师说过:“一个人的脆弱,很少是被宠出来的,大多是幼时的情感忽视造成的。”

父母除了要做到陪伴,回应孩子的需求也很重要。

1)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与需求

年纪越小的孩子,需求越是纯粹,且需要与母亲建立起依恋关系。

家长要看到、理解并且接纳孩子脆弱的心理与情绪,并对他们的需求无条件进行回应,3岁以下的孩子通常不会有什么目的性。

2)拥有同理心,感孩子所感

孩子会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产生各种情绪,比如家中的花枯萎了,父母不要认为孩子“瞎操心”,拥有同理心才能看见孩子的善意。

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孩子所感,教育的难度也就小了很多。

3)给孩子积极权威的期待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当老师或父母等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形象,给予他们积极的期待和回应时,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获得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这不论应用到孩子的学习还是人格建立上,都是个很好的策略,而其背后的意义,就在于不做“静止脸”。

父母要记得经常给孩子积极的回应,可能只是一个微笑,一句鼓励,或是随着孩子手指转换的眼神,都能给他们巨大的心理支撑。

05写在最后

父母要永远记得,不要将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他们何其无辜?

真爱孩子,就要写在表情上,否则孩子真的不知道!他们对爱的理解很浅显也很敏感,不要把良苦用心都隐藏在波澜不惊的表情之后。

另外,没有积极反馈和互动的陪伴,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陪着,这与角色缺位本质上没什么区别,还会给孩子造成“自己做得不好”的假象。

总而言之,父母既然花了时间陪孩子,就要尽量做能真诚沟通的父母,避免“静止脸”。

从今天开始,用微笑和言语,给孩子及时的回应吧!

二胎宝妈、营养师,为大家分享育儿生活中的心得;图片皆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另外,码字不易,如有个别错别字,请别介意哦~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