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悦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更是婚姻的粘合剂,让家庭更加和睦,夫妻之间会更加恩爱。
要是原本幸福的一家人出现孩子的血型问题,父母可能就要面临严峻的考验,孩子不是亲生的,问题出在谁的身上,会不会离婚,孩子怎么面对等一系列问题。
这看似夫妻两个人的矛盾,但会影响几个家庭,处理好了,孩子也会幸福成长,要是心里打不开结,婚姻也就出现危机,孩子也有可能成为单亲家庭的受害者,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其实养育之情是大于生养之恩的,一个孩子,生下来没有好好照顾她,教育她,这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相反,不是亲生的,但细心照顾,尽心尽责,让孩子成长得健康快乐,这就是伟大的父母。
01.
黄九恒在知道了女儿小蕾不是亲生的之后,有过纠结,有过挣扎,但都是自己承受的,他没有表现出对女儿的一丝怨恨。对妻子林响也没有刻意的责怪。
他暂时选择了自我逃避。
在不影响女儿的成长的情况下,他自我调整了一段时间,有些反常,也可以理解,遇到这种事情,心里难免有疙瘩。
妻子林响心里也是万分懊悔,是自己的一时错误造成了如今家庭的不合,没法弥补,只能理解丈夫的逃避心态。面对丈夫的失眠,她只能默默陪伴。
这个过程持续了一段时候,心地善良的黄九恒很顾家,即使难以克服自己的内心,还是责任心占了上风,回到了家庭,依旧对女儿百般呵护,甚至希望女儿永远是自己的女儿,不要知道这个事实,以免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从黄九恒的举动上来说,他有期待,又有点失落,明明这么可爱的女儿,养育了十一的孩子却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难免有些失落,但他调整过后又对小蕾充满期待,因为他很爱妻子女儿,他想一家人都幸福健康。
对于孩子,知道了不是亲生的事实后,黄九恒首先想保护的是孩子,而不是发泄郁闷,说明黄九恒对女儿的感情至深。女儿也是乖巧懂事的,对父母的反常表现看在眼里,只是在等父母自己说出来。
02.
这也是一种默契,养育了多年的孩子,感情根深蒂固,对父母的性格习惯早已清楚,父母反常表现也能说明出了一些问题。
懂事的黄小蕾隐约感到父母的矛盾与自己有关。由于小,无法理解父母为什么不告诉她,或许她会认为自己能帮助父母走出困惑,事实证明黄小蕾确实是个懂事的孩子。
小蕾面对父母提出要个小弟弟小妹妹的要求,完全是赞同的,这出乎父母的意料。站在孩子的立场说,有个弟弟妹妹还是很幸福的,起码有玩伴,不孤单。
从种种细节来看,黄小蕾对爸爸妈妈也是非常体贴理解的,主要是因为有爱,父母对她的教育关爱,也让她懂得了爱父母,理解父母。
感情是相互的,面对亲情与血亲的问题上,孩子的答案是最直观的,她虽然小,但懂得一些道理。知道了真相的小蕾,反倒心疼起了父母,不当着父母的面哭,也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安抚父母。
03.
反观小蕾的亲生父亲常哲,打着血亲的名义,执意要孩子的抚养权。也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觉得自己作为父亲,就要占有孩子,甚至她都不了解小蕾的生活喜好,也没有咨询孩子的意愿。
这些来看,常哲是比较自私的,他自己有三个孩子,家庭幸福美满,还要小蕾的抚养权,都没有在意过其他人的感受。
而小蕾最不放心的依然是黄九恒和林响,她觉得自己应该早点有个弟弟妹妹的,这样,她爸爸妈妈的痛苦就会轻点。
“我的爸爸是黄九恒,我也只有一个爸爸”这是孩子的真实想法。
可见,多年的养育之情是最珍贵的,孩子也是有感情的,不会因为亲生父亲来找而高兴。可以这么理解,遇到这种情况,血亲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出身,但养育之情是无法被血亲替代的。
04.
血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从开始都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与没有是一样的。只是突然知道了孩子的存在,就想得到孩子,这不是爱,这只是一种父爱泛滥的表现,甚至对这个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是完全陌生的。
对孩子来说,从呱呱坠地到可爱可亲,是一个过程,一种亲情的呵护,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出身能给予的全部关爱。所以,孩子的选择也不无道理。
长期建立的亲情和难以改变的血亲,血亲难以割舍,但亲情更是难能可贵,两者出现摩擦的话,孩子的意愿就是最有力的说法,不是都为了孩子好嘛,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
一个孩子对养育了自己多年的父亲是知根知底的,这个父亲的合不合格,孩子有发言的权利,当然了,父亲的这份爱也不应该被随便取代。
既然改变不了出身,那就应该遵从当事人的意愿,由于年幼,小蕾无法决定,非常可惜,但小蕾的表态是坚决的,一旦自己有决定劝了,会毫不犹豫地回到黄九恒爸爸的身边,这让人感觉很温馨。
亲不亲,血缘说了不算,需要那个最疼爱她的人来决定。
图|网络
-END-
林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