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可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呢?
多看书,增加阅读量?
参加各种辅导班?
玩一些益智类小游戏?
……
可能会有人说,小孩聪明的基因无论如何都掩埋不了,反之烂泥绝对扶不上墙。比如很多人专心伺候花花草草,经常无一存活,扔阳台上经历风雨,一片形势大好。
可我一直认为,教育是最值得投资的。而最好的教育,一定就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最近,一个能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被科学家证实了,而且效果还奇佳哦!那就是——聊天。
What?跟孩子说话这么简单的事,居然能有那么大的作用和好处?
01
这是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展的一项研究。
他们以波士顿地区三十多名4到6岁的儿童为测试对象,利用大脑扫描仪搜集了这些孩子听音频故事时大脑活动产生的核磁共振图像;与此同时,还对孩子每天与家长的互动交流进行了录音,并加以分析。
由此,科学家取得了一个重大发现——“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的,不是阅读或全脑课程,而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互动方式。”这份研究报告于去年八月发表在了著名科学杂志《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
具体一点来说,是我们大脑有一个跟语言发育有关的区域,叫做布罗卡氏区(Broca's area)。它主要负责语言讯息的处理和话语的产生。
在婴幼儿时期,刺激布罗卡氏区能够使孩子有效地辨识语音、模仿语言、在短时间内掌握说话技能。因此,这个区域对儿童语言智能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孩子与父母聊天的频率越高,布罗卡氏区就越发活跃,从而孩子在语言、语法和理解能力测试中的得分也越高。而这跟家庭贫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却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越交流,越聪明。原来,亲子之间的聊天真的可以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认知发展哦,amazing!
02
由此看来,与孩子多交流是一个简单却又高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对孩子启发智力具有强大的驱动力,而且不用额外花费任何钱,任何家庭都能进行。
然而,会说话可并不等于善于聊天哦。记得前段时间,叶一茜就在微博上吐槽,和女儿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这番话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深深共鸣。
孩子总是对自己挑起的话题不感兴趣,这该如何培养?
和娃聊天,总是不出几句就话题终结了,怎么办?
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与孩子保持高质量的沟通交流呢?
……
对此,我其实感触很深。姐姐和弟弟算是“小话唠”,每天都像小麻雀一般,在我跟前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也有朋友夸他们两个伶牙俐齿。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姐姐小的时候,一度并不爱说话,跟她说什么都总是以一两个字回应,让我哭笑不得。那又是为什么,后来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呢?
其实,我们的孩子都是社交型学习者,他们总是习惯于从身边最熟悉的人那里学到知识与技能,拿到聊天这件事情上来讲也是如此。因此,想要培养善于沟通的孩子,父母的用心引导很重要。
03
把握亲子沟通的核心
美国芝加哥大学儿科教授Dana Suskind在其作品《父母的语言》一书中指出:“一个语料丰富的家庭语言环境对于儿童大脑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为帮助父母构建一个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方式,她提出了“3T原则”,即共情关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轮流谈话(Take turns)。而这,其实也正是亲子沟通的核心。
所谓“共情关注”,指的是父母有意识地去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并适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这是通过语言来开发孩子大脑的第一步,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观察、理解、行动。
比如,姐姐喜欢画画,而我也总是喜欢跟她聊关于美术的一切,每次她都会像打开话匣子一般,说得停不下来。其实这种投其所好的聊天,正是共情关注。
所谓“充分交流”,是指交流不能只是零星的话语,而是要全身心投入,努力挖掘话题并拓展交流内容。拿每天晚上刷牙前我跟姐姐的交流为例:
我:“宝贝,该刷牙准备睡觉了哦!”
姐:“好的,妈咪。”
我:“快找到你的牙刷,是哪一把呀?”
姐:“是粉色的那把。”
我:“那弟弟的呢?”
娃:“是蓝色的。”
我:“答对啦!那现在我们开始挤牙膏吧!还记得顺序吗?”
……
发现了吧?很简单的一件事,却被我“没话找话”拉扯了那么多内容。哈哈,这个其实就是充分交流的奥秘,它能大大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所以很有必要哦。
而第三点“轮流谈话”,则是3T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开发儿童的大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要求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时轮流参与谈话,也就是“有来有往”的交流。
给大家透露一个小诀窍。其实对孩子来说,只需要问他们两句话就能够完美实现“轮流谈话”的目的——“怎么办”和“为什么”。
这种开放式的提问有助于让孩子尝试独立思考,并最终学会如何独立地解决问题。
04
亲子沟通的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与孩子交流时的质量,还有几个小tips推荐给大家。
1. 用方法增加对话回合
要让聊天内容有趣有料,那就一定要有应有答。可想要有一场精彩的对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大人之间有时候还会尬聊呢,更何况是小朋友。
为了不至于把聊天“聊死”了,我建议爸爸妈妈们根据孩子的年龄,有针对性地引导。
0-1岁的小宝宝还不太会说话,但我们依旧要积极回应他们。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在期刊《发展科学》上的一项研究结果就指出:“在婴儿牙牙学语的时候,如果大人能通过眼神交流、语言回复等方式予以积极回应,会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所以,我们不妨用温暖的眼神、夸张的表情及时“接住”孩子发出的交流信号。此外,多多使用短句、每句话之间等待几秒钟,则能让宝宝有充足的时间对我们说的话做出反馈。
1-2岁的小朋友,正是咿呀学语期,所以表达的欲望会变得更加强烈。这就需要家长们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到他们想要交流的信号。
比如,当孩子指着某件东西、或是好奇地张望它时,这就说明孩子想要跟你聊天了哦!这时候,赶紧迎合他们,肯定他们的表达,同时帮助他们拓展语句吧。
而2岁以上的小朋友,则进入了语言发展大飞跃时期。这时候,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增加聊天的趣味性。
我跟姐姐弟弟经常玩的一个游戏叫做“你说我演”,其实本质就是看图说故事,给他们一张图片,鼓励他们构思相关情节,并且说出来。而在其中一个说故事的同时,我们其他几个人会配合着做出相应的动作,并且提出问题。
这个互动的过程既丰富了聊天的内容,又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考能力,还增加了他们的词汇量。一举多得,完美~
2. 把聊天主动权交给孩子
亲子沟通,主角应该是孩子。所以在跟他们聊天时,我们不妨把主动权交给孩子,鼓励他们成为谈话的主导者,hold住交流现场。
比如,当孩子针对一件事情兴致勃勃地跟我们展开交谈时,尽可能多地坚持围绕这个话题加以扩展,并多用反问或疑问的语句,启发他们思考,并激发他们进一步交流的兴致。
对于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要知道,这可是培养小朋友交流能力的大好契机哦。
05
教育家蒙特梭利女士曾说:“语言是儿童获得的最早的能力之一,将成为儿童未来进步与发展中影响最大的助力。”而这其中,真正为孩子所受益的根本因素,则是沟通与交流。
所以,多跟那个在你膝下撒欢的小小人儿说说话吧。正是在那不经意的你一言我一语中,他们会收获智慧,得到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