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番最近快把丫头气疯了,上了幼儿园没有多长时间,吐口水、说脏话、打人、浪费食物的坏毛病学了一堆堆,还怎么说都不听,打骂都被他当成了玩闹,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好在今天送他上学后,丫头在家看到了崔芳华的《一次就把孩子教育好》一书,里面提到了要正确的对待孩子的第一次。
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尝试的过程,会有很多的第一次发生,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甚至第一次撒谎、第一次打架,这些第一次有的让我们父母开心欢喜,而有的则让我们愤怒不已。
那么面对三番第一次出现的不良行为,丫头的表现就是愤怒不已。丢人呀,好久没有发脾气了,结果被三番逼得破功了,无语ing……
但是,愤怒是没有用的!
像丫头这种简单粗暴的打骂式的教育方式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强化了三番的行为,让他觉得只要他这么做,妈妈就会陪他玩,这结果也真是够了!
三番学校的家庭教育专家曾告诉我们:“孩子是伴随着错误长大的。做错事是理所应当的,而做对事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我们父母就要有不断纠正他们的错误,让他们在错误中成熟的觉悟。
不管是面对小三番们好的第一次,还是让我们无法忍受的坏的第一次,我们都要做到这几点,才能帮助他们完成心灵的成长。
当孩子们主动为我们做事情时,要用赏识的态度来看待。三番是枚小暖男,也是一个劳碌命,每次看见番奶奶打扫卫生,总要积极配合,可他哪里会配合啊,分明就是捣乱。丫头最怕的就是他来帮忙了!
可是,我不让他帮忙,他就会真的来捣乱,更是防不胜防。
记得又一次包饺子,丫头没有同意三番的请求,结果三番趁着我和番奶奶不注意,从灶台底下抓了一把木柴灰,直接扔在我们装馅的盆子里,然后逃得远远的。
现在丫头改变策略了,做饭饭的时候,让三番自己放面条,这样可以调动他参与家务劳动的积极性,也可以避免他给番奶奶捣乱,还省的丫头和他追逐打闹,一举多得,小伙伴们不妨尝试一下,用认可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参与家务劳动的行为,但要注意安全哈,毕竟都是小毛躁。
这种赏识的态度传递给孩子后,他们会继续努力,以便取得更多赏识。通过这样的正面强化,孩子逐渐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来接受他们的第一次,宽容的对待他们的成功与过失。孩子再大,也是孩子,做事时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容易犯错误。
像打个碗呀、撒个水呀还不都是正常的事情,只要我们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不会过分的去问责孩子。
问责的目标本来也就是想让他反省,但他们往往在反省前就已经产生了害怕、担忧、反感及抗拒的心理。
三番偶然打碎了饮料瓶,声音特别大,我和番奶奶听见声音跑出来的时候,三番已经吓得哭了,这并不是因为声音有多大,而是三番害怕,害怕我们会批评他,因为我们之前就一再强调不能玩瓶子。
《大卫,不可以》里面也有这样的情景:
妈妈:大卫,不可以在屋子里玩。
(大卫在屋子里玩棒球,桌子上放着瓷器花瓶)
妈妈:我说过,大卫,不可以!
(大卫打碎了花瓶,搬着小板凳坐在角落里,眼角带着泪水)
一向顽皮的大卫在做错事后都会有这么强烈的不安感,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
好在故事的最后,妈妈给了大卫一个暖暖的拥抱,并且告诉他:“大卫乖,我爱你!”
对于家庭教育而言,高明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感化——说服——感化”,应该把孩子的情绪安抚放在第一位,重视情感的沟通。
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希望我们都可以做到。
当他们做出不良行为时,一定要严厉制止。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温柔且坚定的父母。所谓温柔,是指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而不是打骂、强迫,暴力解决;所谓坚定,不是寸土不让,生搬硬套,而是守住底线,底线之外不能越界,底线之内可以灵活。
丫头之前的一个学生,将这种行为发挥到了极致,他会用很多小动作来试探我们的底线,然后找到我们无法容忍的行为,并将这些行为完全隐藏,用其余的小动作不断挑战我们,直到我们出现了新的标准。
所以,趁着我们的孩子的世界还没有完全被开发,提前把规则和界限树立好,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地基。
对于孩子的第一次,我们一定要重视,给他自由发展的空间,给他坚定的爱和赏识,给他的错误以宽容的态度,也要让他知道必要的规则和界限。原我们的孩子,都成为父母的好帮手,老师的好助手,自己的好舵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