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绘本的海洋中
漫无目的海选优质绘本吗?
你知道什么样的绘本
值得给孩子一读再读吗?
你知道怎样能将优质绘本
通过图画、文字、空间语言等形式
引导孩子全身心投入其中
体会阅读的真正乐趣吗?
你又是如何利用图文呼应等关系
来提升孩子的感受力与领悟力的呢?
众所周知,绘本作为孩子的“人生第一书”,被公认为是幼儿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之一。
再加上孩子年龄小,专注力有限的缘故,因此在有效时间内如何发挥绘本阅读的最大化是爸爸妈妈较为关注的点,且上述一连串问题也是我们在亲子共读的前期准备与实践中经常遇到的较为头疼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其实并不难,只是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分解,将其攻破。我们需要真正理解绘本的价值,并把它读出来;我们需要在挑选绘本前先学会欣赏绘本;而吃了做到以上这些,我们还需要提高自己讲绘本的技巧。
今天,作为童书人带你看童书栏目的首期,我们特别邀请本栏目的主讲人——资深童书策划人魏舒老师,为大家分享她多年来关于绘本阅读研究的思考与实践。
魏舒老师
毕业于南京大学法语系,是资深童书策划人、译者,公众号“怪兽小书局”,策划并翻译过六十余册绘本、童书及儿童心理学著作。
例如畅销童书《花园小象波米诺》、《太空邮递员》等及亲子书《我什么办法都试过了!理解1-5岁的孩子》《他怎么总找我麻烦?!理解6-11岁的孩子》等。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一位绘本界咖位级的独立策划人魏舒老师是如何理解绘本,欣赏绘本,带领我们真正认识绘本价值的,相信观看到这篇文章的爸爸妈妈一定大有收获。
审美是一种生产力
8、9年前我第一次去法国当交换生,要在卡塔尔转机,足足坐了20几个小时的飞机,屁股快坐烂了,人也蔫了,但戴高乐机场有几幅广告让我瞬间清醒了,只因这四个字——赏心悦目。广告大概是这样的:
回来再看国产航空公司的广告,我想都没想就下了决心——去欧洲必须坐法航。
要问最后这幅到底比之前几幅少了什么?我觉得首先它没有触摸到人,缺少活生生的人的情绪和味道。而技术层面的差距,那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接下来就要从技术层面来谈谈如何读绘本,这与广告设计也多有相通之处。
绘本是用一连串的图像讲故事的艺术
我有不少大人朋友看绘本一定会先看字,几分钟就能看完。这源自于一个误解,他们把绘本当成了普通的故事书。的确,我们小时候看的故事书,字永远是主体,插图只是陪衬,可以忽略。
但绘本这种艺术形式更接近于电影,它是在用一连串有逻辑关系的图像来讲故事。有妈妈跟我抱怨过绘本贵,如果明白绘本像电影这个道理,也许会觉得“值回票价”。
了解了绘本是用图讲故事的艺术,接下来我就要跟大家分享我对于绘本阅读的看法。在我看来,绘本阅读至少可以分四个境界:
1、看见字
2、看见图
3、看见图和字之间的关系
4、看见图和图之间的关系
5、创作
大家可以对照上面的这四层境界看看自己平时是如何展开绘本亲子阅读的。但不要焦虑,在陪伴孩子阅读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全部做到,层层深入的过程可能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相比之下,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成为阅读的主体,让他自己循序渐进地发现不同深度的惊喜,而惊喜是阅读兴趣的推进器。
买过书的人都知道书的定价只有一个,但书的价值却因人而异。一些人能把一块钱的书读出一百万的价值,有些人能把一万块钱的书变成废纸。怎样把书越读越贵,就要看大家有没有足够丰富的视角来理解作者的用心,展开和作者的对话。
接下来会举一些绘本的实例,它们都是我反复阅读过的绘本,可能是我策划的,可能是我翻译的,或者我跟绘本的创作者有过比较深入的交流。
一、看见字
这是我们最熟悉最擅长的一种读法。绘本中如果有文字,那么它最主要的功能往往就是讲故事。因为篇幅限制,这些故事一般都很简单,但简单并不平庸或庸俗。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两个我很喜欢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我的忧伤像一头大象》。
一个小男孩的外婆去世了,一开始他很懵懂。直到妈妈在开车时告诉他以后“周三都不用去外婆家了,有个阿姨会带你去游乐场”。那一刻,他身旁多了一头蓝色大象,它叫“忧伤大象”。
这头大象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不仅阻止他跟其他小朋友玩,晚上还把他从床上挤下去。他想摆脱这头大象,想起外婆曾经说过“所有问题书里都有答案”,然后就去书里找这头大象,没有找到。
但随着时间推移,小男孩在外婆的墓前种上她最喜欢的植物,心情不断平复释然,他发现这头忧伤大象也在慢慢缩小。但大象并没有离开,最后变成了毛绒玩具大小一直陪伴着他。
第二个故事叫《谁偷了我的三明治》。
一个小学生,一天午饭时他发现自己的三明治不见了。这个三明治是他的厨神妈妈为他准备的,他很难受,决定自己去调查。
他在本子上列出了好多嫌疑人——胖罗宾,穷玛丽,讨人嫌本杰明,小心眼马蒂亚斯,他还怀疑过不好好吃饭的校长还有一位海鲜过敏的老师。最后还是亏了妈妈给他做了个分子料理三明治,把铁钉,肥皂,臭袜子的气味做成一个个鱼籽塞到三明治里面,帮他把凶手抓住了。
这两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讲道理,而是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把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情绪用故事呈现了出来,大人折腾了几十年,渐渐适应了麻木了,但小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他们的情绪很纯粹很剧烈。他们需要一个渠道来释放自己的情感,这样的绘本是很好的帮手。
我不由得想起很多父母喜欢跟孩子讲道理(但很少管用),其实,这些家长缺少的便是讲好故事的能力。没有人喜欢干巴巴的道理,要不然,耶稣就不会用故事来传道了。
真正的好故事不会提供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引导读者去思考。它就像造了一个房间,邀请孩子走进来,体验各种各样的情感流动,等孩子走出来,会感到放松愉悦。
二、看见图
之前说到有妈妈觉得绘本的开本为什么那么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绘本中图画才是主角,大开本可以让图上的细节得以更好的呈现。可就算是大开本,也经常错过一些很有趣很重要的细节,“视而不见”是大人看绘本时最容易出现的情况。
绘本的阅读是从封面开始的,所以拿到书,别急着打开,先好好揣摩下封面。
相信就算没有写书名,大家也能够猜到哪本是《波米诺想知道》,哪本是《波米诺在做梦》,哪本是《波米诺去旅行》,不要告诉我你没有看出来中间那张波米诺的鼻子弯成了问号哈。好绘本的封面如同一个人的衣着,在正式开口之前就将它的内在性格“揭穿”。
刚才大家看到的两张图出自绘本中一个非常闷骚的部分——环衬,连接封面和内页。闷骚意味着常常被忽略,但只要被发现,就会让人眼前一亮。
再来两张好玩的环衬,比如这本书叫《一只不属于任何人的猫》,找找那只傲娇的小猫在哪里。
还有这本《我的忧伤像一头大象》,如果仔细看了书的内页,就会知道大象的颜色也很考究。
环衬最主要的作用是烘托氛围,有点像电影背景音乐。
环衬过后,还有小书名页和大书名页。恋爱了,下雨也有彩虹。去旅行,兴奋却又胆战心惊。对照一下,每张小图是不是都准确地反映出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美好的内心世界?
我记得郝广才老师在《好绘本如何好》这本书里有个比喻,他说每个绘本都有一个靶心,书中出现的每一张图都像一支箭,要准确无误地射中这个靶心才行。所以,封面、环衬、大小书名页以及之后出现的每一张图都不会是虚张声势可有可无,必须是荷枪实弹。
“如果电影开头墙上挂着一杆枪,那它一定会在哪儿响一下。”这句话绝对适用于好绘本,同时也可以帮我们鉴别出糟糕的绘本。糟糕的绘本里充满了冗余和谄媚。
如果说之前的这些都只是开胃酒,那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主菜,也就是绘本的内页。
进入内页,就会正式跟绘本的主人公相遇了,主人公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种小动物。但一般情况下,童书的主人公都要能跟小朋友打成一片,容易让孩子喜欢,有代入感。琼瑶言情剧也是依靠这个原理吸引了很多古代少女的。
主人公会有一个人设,比如波米诺是一只爱犯迷糊的个头非常小,鼻子却非常长的粉色小象。乍一看,好像满脑子除了“萌”也就说不出其他什么来了,但冷静智慧的你还可以问自己:主人公为什么是这副模样?
跟波米诺作者邦雅曼聊天的时候,他是这么告诉我的:
1、小到可以住在蒲公英下的大象会让孩子们有怜爱之心,也会发现自己的力量。
2、画成粉色,是因为花园里面绿色植物郁郁葱葱,而小象又很小,粉色会很突出,更容易被看到。
除了主人公,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配角。配角一定要个性鲜明,优缺点突出,方便大家记住。
另外,书中的布景也要跟人物进行有效的配合,色彩,线条要尽量和谐。这也可以用舞台剧或电影里的场景来理解。
三、看见图和字之间的关系
波米诺这套书的编辑kelly姐拿到译稿翻到上面这页时觉得不对劲,明明在呼呼大睡,怎么是“他从不知疲倦”,是不是翻译错了。
这种文字和图的错位(也算反差萌吧)其实正体现文字和图像之间的互动。小朋友在阅读过程中看到图像发现波米诺睡着了,结果读到的文字却是“它从不知疲倦”,他们会兴奋地戳穿这个吹牛皮的小家伙,同时还有点惺惺相惜——我也是这样啊。
再看这两页,《谁偷了我的三明治?》中,马宁的三明治找不到了,从文字来看,他正在特别焦急特别严肃地四处搜索,但图上爸爸的留言条还是会让读者忍不住笑喷。“马宁,要挺住!”这位老爸,你也太神机妙算了吧?
绘本大师莫里斯·桑达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用来阐述绘本中文字和图像的关系再恰切不过:
你绝对不能完完全全如实照文本作画,而必须在文本之中寻找图画可以发挥的空间,然后在文字表达的优势之处,让文字作为主体。
这是一种幽默风趣的魔术表演,需要很多技巧和经验,才能巧妙地让韵律延续。插画是文本的一种放大、一种诠释,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文字的意蕴。
一位插画家永远在满足文字的需求,当然你也满足了自己。但是自我满足的乐趣,很可能就在于满足他人。
——《好绘本如何好》
四、看见图和图之间的关系
图和图之间的关联往往很隐秘,但正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暧昧有时候会比明朗更有趣。
接下来,我们就以《波米诺去旅行》为例来讲一讲图和图之间的关联,但别忘了,与此同时,图和文字之间,每张图以及每句话本身的趣味也在悄然酝酿散发。
在开始读这本书之前,可以跟孩子做一个简单的讨论,如果我们要以“去旅行”为题,拍一组照片(5张),你会选择哪几幅画面?
看起来是讲摄影,但其实这个练习根本的目标在于:
推动孩子去思考去决断去选择,一个人“选什么就是什么”。我们永远都被框在那个狭窄的名叫“生命”的圈内,取舍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与孩子讨论完之后,我们可以再来看看一流的插画师会怎么为一只粉红色的迷你小象安排这场旅行。
(一)
仔细观察第一张图,可以看到小象(注意它眼神飘向哪里),窗户,花盆,仙人掌还有右下角那个黄色的一小角。波米诺此刻身处何方?
(二)
啊,第一个谜底揭开,原来上一页右下角的那个黄色小角是波米诺一个明亮的圆盘。这个空间里放了做饭用的工具以及各式各样的餐具,原来波米诺旅行的第一站是个厨房啊。这么多东西,为什么最吸引波米诺的是眼前这只大大的茶壶?
(三)
如果更用心,仔细观察波米诺和茶壶,会发现它们的形状竟然有相似之处。如果对波米诺的梦有印象的话,会知道茶壶这个意象对波米诺来说有特殊的含义,这只小象总是很害怕自己是个茶壶,茶壶代表是它内心的不确定。在异国他乡,这恐惧竟会变成慰藉?
(四)
这些蚂蚁是梦是真?刚刚从温暖芬芳的浴缸里出来,突然一滴冰凉的水打在了头上,波米诺吓了一大跳,旅行中情绪总有起伏,勇敢与迟疑总会交替出现。而滚落下来的小水珠又要去向哪里?
(五)
水滴难道又凝结成了雪,波米诺尝到了一种香甜软糯的雪,更是在品味着旅行中独有的快乐。登顶之后,它又将去向哪里?
(六)
当然是跌落,它从西红柿地球的表面滑落了下来,下方仿佛涌动着蔚蓝的海水。这只是一间普通的厨房哎!!不不不,对于波米诺来说,这就是一个陌生新奇的星球。它会摔死么?
(七)
当然没有,它感受到了另一种极致,在惊心动魄的一刻,它被意外的温柔托住了。爬起来之后,它又会看见什么?
(八)
接下来,我将淡淡隐去,就由你跟波米诺一起继续它的旅行了……握住它的手,你会看见一个宇宙。
好绘本哪里是绘本呀?它是人生!
洋洋洒洒唠唠叨叨这么一大篇,其实希望大家记住的只有这么两句:
1、好绘本是电影。
2、读绘本至少有4层境界,浮光掠影不如凝神注视。
真是一篇干货满满的内容啊,魏舒老师在给我们进行优质内容输出的同时,也传达了我们正确的阅读观念。
例如:
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成为阅读的主体,让他自己循序渐进地发现不同深度的惊喜,而惊喜是阅读兴趣的推进器。
书的定价只有一个,但书的价值却因人而异。怎样把书越读越贵,就要看大家有没有足够丰富的视角来理解作者的用心,展开和作者的对话。
可见理解一本书,学会得当的引导,与孩子进行互动与思考是多么重要,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爸爸妈妈也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收获。
当然如果你们在亲子共读中有什么疑难点,也欢迎大家进行留言哦~我们会将各位的问题集合在一起,选择经典、较多的为大家做专题进行解答的~
亲子阅读、亲子陪伴、亲子沟通,童绘王国会在你的身边。
----------------------------------
本文转载自“怪兽小书局”
(ID:guaishouxiaoshuju)。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