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黑龙江4岁女童被家长暴力虐待至ICU的惊悚事件,让所有人不可置信,同时为孩子而感到痛心。但大部分家长不知道的是,除了行为暴力,语言暴力也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这件事几乎每个家长都对孩子做过。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张字条图片,大致意思是一女子经常夜间以吼叫方式教育孩子,不仅影响到了周围邻居的日常生活,而且邻居也担心这位家长有虐童倾向便贴出了此警告。
这张字条让广大网友们发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跟邻居一样觉得这个妈妈不合格,教育孩子的方式有问题,而另一种则是为这个妈妈打抱不平,认为妈妈带孩子不易,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才导致妈妈变成了河东狮吼的。
如果可以好好说话,谁愿意吼?无论是生活中朋友还是网上,均有很多爸爸妈妈表示都曾经控制不住地对孩子怒吼过,有些甚至是经常性吼叫孩子。2017年一起作业在线教育平台调查得出一个惊人的数据,调研结果显示:全国将近90%的家长都曾经吼叫过孩子。一地鸡毛的带娃生活,总会让原本温柔可爱的妈妈在某一瞬间被家中这个小小的人儿所击败:
A:一个问题说10遍都不听,妈妈怒吼了;
B:每次慢慢跟孩子说,告诉他危险的事情不能做,他偏去做,当看到孩子受伤了又心疼,又着急,忍不住就吼了;
C:当孩子不听话、不乖的时候,就会控制不住地发脾气;
D:好好说、小声说,都没有听,等吼了才去做;
除了上面的A、B、C、D,还有E、F、G等等抓狂、不受控制的妈妈大有人在。生活也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尤其是妈妈: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还要做家务,如果再加上没有人搭或外力协助的话,妈妈的情绪失控是尽早的事情。
吼,确实可以在当下见效,但是吼多了,孩子就麻木、无所谓了;经常吼孩子还有可能会让孩子有“被吼”依赖症。虽然“吼”见效快,可是却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作用,并且会给孩子带来重大影响。
长期吼叫,对孩子的伤害比你想象的还要大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首先,他会非常暴躁。今天他这样被人吼,明天他也会吼别人,这也是在父母潜移默化中影响的,所以世人都说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其次,他势必会叛逆。孩子现在小没有力量跟大人对抗,等有一天他长大了,他一定会跟你反抗。
除此之外,会导致他的性格自卑内向、胆小怕事。大人的强势和暴躁会导致能量发挥不出来,于是他会封闭自己,内向和自卑也就在自然中会慢慢形成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但不要在情绪中解决问题,尤其是当爸爸妈妈的,千万不要把发泄当做对孩子的管教,你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果你也同意,请为爱“戒吼”!没有父母可以百分百做到不吼孩子,但是大部分父母通常吼完孩子就后悔了,而这也恰恰说明了你对孩子的爱远超过了你对孩子的不满。而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要用“没有不吼孩子”的想法去安慰自己,而是为了孩子变得更好而去努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具体怎么做,我总结了四招戒吼法,希望能够对一些家长有所帮助。
第一招:在吼叫之前急刹车。比如今天回家,孩子又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的,而且天都黑了,还不吃饭到处跑,这时你马上要抓狂了,想要抓住孩子狠狠骂一顿,这时候自己深呼吸,笑一笑,冷静一下,或者先离开一会(可以先去吃饭等任何可以转移自己目标的事情),等自己情绪缓和了、没那么冲动了后再去找孩子。
第二招:延迟表达。不要在自己有情绪的时候跟孩子沟通,要养成想想再说的习惯。千万不要再用“我忍不住”自我催眠了,当你不断暗示自己“我一定能忍住”,你会发现你真的可以忍住了,这也是减少情绪带来不良后果的最简单的方法。
第三招:放下你心中想“操控”孩子的心。父母总是习惯不断对孩子说“你应该这么做,而不是那样做”、“你应该这么说,而不是那么说”、“你应该这么想,而不是那么想”,或许这是他们为人父母的权威。但是在孩子做错的时候,最需要先放下的,就是“应该”这二个字,你越严厉“指正”他,他越想朝着逆方向行驶。
第四招:吼叫后的工作很重要。如果只是“迁怒”,一定要真诚地跟孩子道歉,让孩子明白你并不是故意伤害他的;如果确实是孩子犯错,你必须平静地告诉他当时你为什么那么愤怒。比如“天已经那么黑了,别的小朋友都吃完饭了,而你却不吃饭还在外面跑来跑去,妈妈很担心你饿着肚子跑,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所以妈妈才会那么生气的。”
美国哈佛医学院泰彻教授研究发现:父母如果经常辱骂孩子,事后的安抚并不能让伤害烟消云散,并且语言暴力与虐待会一代传给一代。生孩子、带孩子、养育孩子,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他能够更幸福和快乐,而经常吼叫会让孩子心生胆怯、或想离你越来越远。
听过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孩子不是你的私人物品,他是一个单独个体!所以应该像朋友一样对待他,父母最好的状态就是跟孩子一起成长,也是一个修缮自己的过程,父母的认知和格局的高度决定孩子能飞多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