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亲子类育儿节目,发现在节目中的孩子们都是很讲道理的,不会毫无理由地哭泣,就算出现什么问题,父母一哄就好了,看的时候就感觉孩子们完全就是小天使呢!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才发现,原来也有那么多的熊孩子。邻居姐姐家的孩子,今年7岁了,每天都哭个7、8次,在家中坐着都能听到穿墙的哭泣声,让人心烦的同时,也感到心疼。
孩子们总是哭,甚至是越哄哭得越厉害。做家长的,不能一味地哄逗与满足,更不能因为劝解不成就心生恼意,打骂孩子。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孩子哭闹的原因。
首要原因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在孩子的世界里。自己便是中心,希望所有人能够围着自己转。而忙碌的工作等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孩子便希望通过哭泣来重新获得关注。
其次,孩子哭闹是因为父母的保护。在村庄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小朋友不小心摔倒,父母长辈忙奔跑过去,嘴里还念叨着“都怪这个地,奶奶帮你打它”,而孩子得到的反馈是,我受伤了,家长很保护我,很疼的,必须要哭!这时,家长哄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愈演愈烈,哭闹不止。
还有,孩子哭闹一方面也是因为,孩子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小月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难过伤心,家长上前劝阻却词不达意,“就是一次小小的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的”,轻飘飘的一句话只会加重孩子的伤心程度而已。
所以,在面对孩子的哭闹时,家长应该采取的办法应该是共情和理解。所谓的共情,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事情,而不是以家长的视角来处理所有。只有家长能够理解与共情,孩子才能获得这一能力,而这也是孩子社会化所必须的因素之一。
在孩子哭的时候,不要感到厌烦,而是轻轻地抱起他,用轻柔的声音来询问他哭泣的原因,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肚子饿了,又或者是哪里不小心伤到了……当你温和时,孩子才能真正表达出自己的诉求,进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处理问题。
可以给予孩子必要的鼓励。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肯定和鼓励是孩子信心的最好的恢复剂。在孩子走路跌倒时,鼓励他是勇敢的小朋友,可以自己站起来,这样,孩子就会自己坚强地站起来,重新练习行走。
当然,其实不仅是幼儿时的孩子需要理解与共情,在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之所以会患上中度抑郁,就是因为英子的妈妈无法真正理解她,与她的想法完全不同,却总是想要控制她的人生,最后导致了英子的自杀未遂。
所以,对于家长而言,理解与共情是极为重要的。只有真正地理解孩子,才能够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我认为,在《小欢喜》中,黄磊所扮演的方圆就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家庭氛围所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是真正幸福的孩子。
没有总是不乖的孩子,只是家长没有给予孩子他所需要的关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