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不论什么时候,当父母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
生活的观察,非常有意思。
前段时间我去公园玩,目睹了这样一幕。我先是被一连串的怒喝吸引,然后才扭过身子去看发生了什么。我看到一个妈妈正在"气急败坏"的试图怒打她的儿子,说是怒打,实际上也没有真的打到,因为孩子的爷爷奶奶一直拦在中间,劝架、调解,嘴脸连声说着"算了算了"。根据我的观察,应该是男孩之前不知道因为什么和妈妈发生了争执,然后可能动手打了妈妈(为了泄愤那种),妈妈恼羞成怒,一边骂男孩:靠!你还敢打我!你给我等着…之类的话,一边伸着手想要打男孩,然后被爷爷奶奶拦下了。后来,这个男孩和妈妈进入到了僵持阶段,两个人都想冲破爷爷奶奶的"路障"冲过去攻击对方,然后其他三个人(爷爷,奶奶,爸爸在一旁阻拦和劝架)。看样子,母子俩都是暴脾气。
我大致看明白之后,坐在了一旁。妈妈明显愤怒不已,已将怒火转向了爷爷奶奶,她说:你们就惯着他吧,惯着他有什么好处!其余三人不吭声,但是也没停止自己阻止的动作。
又过了几分钟,我看到爷爷带着男孩往前走去,男孩也不再哭,面色恢复了平静,手里依旧拿着烤肠,妈妈则怒火冲天的使劲拽住想要跟上去的爸爸和奶奶,奋力的把他们拉向相反的方向,她向远方怒喝道:让他们走!让他们一拨去!爷爷一天到晚就知道护着,惯着,我看最后能护出什么结果来!走,咱们回去!
我看了一下几个人的表情。妈妈:愤怒。奶奶和爸爸:为难和犹豫,想跟着爷爷往前走,但是被妈妈强力拦下。爷爷:听着妈妈的怒吼,好像没有任何反应,似乎还轻笑了一下,揽着孙子若无其事的往前走。小孩:跟着爷爷走,继续吃烤肠,比较平静,没有了之前脸上的不甘和愤怒情绪。
我在一旁感叹:又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中间的权力之争——"权力之争"这个词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也不太理解,后来明白其中含义之后,再回看许多事物,发现生活中无时不刻不充斥着权力之争。
家庭教育中的权力之争是什么意思?会对孩子的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觉察以及避免权力之争?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1. 家庭中的权力之争:争取"控制权"的游戏。
在我刚才描述的场景中,出现了至少两组权力之争:妈妈和儿子之间,妈妈和爷爷之间。他们各自所做的事,本质上就是动用各种"手段"争取在家庭中"听谁的","谁说了算"。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极其常见。它就是隐秘在家庭中的权力之争。
一般人会认为权力是社会上的事,社会权力体系、政治体系,包括公司里…我们认为这里面藏着很多权力。但实际上在家庭里,同样有各种各样的隐秘的权力游戏。
为什么权力之争的现象如此普遍,但是又如此难以觉察呢?
因为,人在没有觉察的时候,会将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化"的解读,例如文中的妈妈会觉得:我在为孩子树立规则。爷爷会觉得:妈妈的态度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我要阻止她。而孩子会觉得:妈妈的教育方式不对,伤害了我,我在正当防卫。
尤其当一个人陷入情绪,无法看清事情本质的时候,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无意识的"美化"——这也是心理防御机制之一的"合理化"在发挥着作用。经过美化之后,人们的注意力会发生选择性的倾斜,只会关注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而远离真实,人们会认为自己很委屈,坚信自己才是有道理的那个人。
只有祛除无意识的"滤镜",面见真实之后,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在和对方玩一场争夺权力的游戏而已。
本文中的妈妈和儿子。从表面上看,妈妈是想为儿子树立规则,而儿子则为妈妈对自己的粗暴态度进行着合理的抵抗。但本质上,是妈妈希望儿子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行为处事,而儿子,则想"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待妈妈。两个人因为各自标准和方式的不同,引发了争执,随着争执的加剧,情绪逐渐占据了上风,这个时候再接着进行的争执,就越来越脱离最初的目的,转而投向"你必须按我说的来"和"我偏不"的斗争中了。
这就是家庭中的权力之争。其本质,是争取"到底谁说了算"。出于自恋的需要,每个人都想说了算,于是争夺家庭控制权的权力游戏就此上演。
2 .觉察家庭中的"权力之争"
权力之争和控制紧密相连。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有控制,就必定会有反控制,控制与反控制,构成了权力之争。
① 家庭中权力之争,危害无穷
为什么我们需要觉察家庭中的权力之争?权力之争到底有什么害处?
美国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提出过一个观点:家庭里,父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情况。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不论什么时候,当父母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
控制欲,是权力之争的根源所在。正因为如此,尊重、理解、共情等等这些听上去美好的词汇,才会在现实生活中变成一纸空文,大多数人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却很难不打折扣的做到。
而控制的害处,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有过精准的描述:"父母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叫孩子做事,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会缺乏主动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如果父母习惯于使用控制的方法"管理" 孩子,一般会有三种结果。
第一:孩子"战败",选择压抑。
在我文章的评论区,我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评论:"呵呵,这种孩子如果在我这,我就要让他好好尝尝为所欲为的下场",这种评论并不是少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里面的威胁和恐吓。
如果一个人成为父母,便天然拥有了权威的身份。如果ta不能够善用自己权威的权力,而是将其作为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人的手段,那么可想而知,ta的子女会有多么悲催。
遇到控制欲过强的父母,是一个孩子的悲剧。其中一部分孩子,会在权力之争中败下阵来,成为一个习惯压抑自己的人,这样的人,如巴班斯基所说,懦弱,胆小,压抑,生命力萎缩。
第二:孩子习得战争模式,逆反偏激。
很显然,文中的男孩属于这一类。他的母亲有极强的攻击性和控制欲,所以,男孩也习得了这个特征,变得富于攻击,且非常逆反顽劣。
家庭教育像一个魔咒,一个人最终常活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第三:孩子"曲线救国",隐性逆反,鬼鬼祟祟。
一说到逆反,很多人都会浮现出一张写满"我不服"的脸,其实除了这种显性逆反之外,隐性逆反也是极为常见的形式。
他们的典型特征是:想反抗,但是不敢直接反抗,所以会做一些"小动作"实现抵抗的愿望。这样的人格,在社会上很难有良好的发展,因为他们常常是那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难以获得领导的信任。
所以,毫无疑问,家庭中以控制为核心的权力之争,对于一个孩子的恶劣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值得警惕,更值得思考。
② 先有对错(评判),才有权力之争。
权力之争从何而来?为什么要争夺"我说了算"?
其内在逻辑是因为我觉得"我说的对",因为我"正确",所以你"应该"听我的。
所以,对于自认为"正确"的执着,是导致权力之争的一个根本原因。我曾经在多篇文章中阐述过"自恋"、"评判"、"我执"等相关话题。这是一个终极话题,可以说,如果能从根本上破解了这个命题,基本上人生的烦恼能减少80%。
我们今天依然要谈一谈关于对错和标准的话题。当一个人将外界的评判视为"我"的一部分时,就会陷入对错之争的怪圈。简单说,我必须维护"我说的对",才能让我自己有价值感和存在感,如果"我错了",那我这个人,也就不存在了。
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做到,很难。
控制欲特别强的人,实际上是自我掌控感很低的人,他们因为自己内在的自我掌控感不够,所以,会寻求对外部世界的掌控,而自己的孩子,往往是最容易实施掌控的人。这就不难理解很多父母都会以"对"为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施加着对孩子的控制,并随后引发权力之争了。
"你想喝什么?"
"可乐"
"碳酸饮料不健康,别喝了"
"橙汁"
"那里面有很多色素,不健康"
"我就是不想喝白开水"
"你这孩子怎么如此不知好歹?我让你喝白开水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听话呢?"
以上的对话是否熟悉?其实这就是父母在和孩子进行"谁说了算"的权力之争。无论外表被包装的多么温和,都无法掩盖其背后"控制"的意味。
每个家长都应该扪心自问:是否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过分执着?以至于执着到对方不遵从"我"的意志,我就会感觉很愤怒?或者至少是很失望。
③ 如何区分"权力之争"和"为孩子树立规则"?
习惯于评判性思维的人会陷入一个困境:如何区分我是真的为孩子好,想为孩子树立规则?还是我在与孩子之间进行权力之争?
答案在于:你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对方如果不按照我的意愿做事,我就会很不舒服),还是为了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
这里面的区别在于,到底是以"我"为中心的,还是以"孩子"为中心?
如果以孩子为中心,那么毫无疑问,我们就需要遵从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充分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给到符合孩子要求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是一个辅助者的身份,而孩子,是成长的主体。
但是如果是以"我的规则"、"我的情绪"、"我认为对的事"、"我认为她应该吃的饭"为主体运行的,就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控制的意味。而有控制,就一定有反抗。
可以察觉自己的制定规则中,是否有控制对方的意味。它包括我希望你这么做,如果你不做,我就会不高兴(失望);包括你必须按我说的去做(因为我认为我给你设立的规则的正确的),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标准执行,我就决不同意;包括我认为对你好的事,不需要考虑你是否接受,以及你接受的过程怎样,我只看结果——你有没有按照我的意思来。
如果有了这种觉察,就会很轻易的发现自己的权力之争有多频密了。
3. 如何避免家庭中的权力之争
再次回到刚才的话题。难道,孩子不该管吗?孩子不管能行吗?
可以借用我在上一篇文章中的话回答这个问题:在生命的最初,孩子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世界观的时候,父母有时的确需要帮孩子做出选择,而事实上,孩子的成长也确实是按照父母的刻画塑形的——无论父母多么民主,都不可避免的会在孩子身上留下自己的烙印。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个局面就会发生改变,变成了"你选择,你负责"。
也就是,将选择权交给孩子,并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有了这份责任,ta就会变得自律。
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避免家庭中权力之争的参考。
第一:觉察自己头脑中的“标准”(评判)。
我们刚才说过了,因为自己脑海中的评判太多,对错太多,所以,才容易陷入权力之争。然而,稍微有点辩证思维的人都会知道: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要么你对要么我错,而是在黑白之间包含着大量的灰度。就像阴阳八卦图一样,黑白各半,而且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标准,意味着限制,限制,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控制。
同一个现象,每个人看到的结论都是不同的,区别在于所站角度不同,可以说,很多事都没有对错,只有角度的区别。所以,觉察自己的评判性思维,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方面,同时,在家庭教育中,也是避免与孩子进入权力之争的重要方面。
当自己的思维中,经常出现"应该"、"必须"这类词汇时,就要特别警惕了,你可能陷入了自我中心的困局,把自己的认知当成横行宇宙的标准,并且不由自主的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执行。
第二,将选择权尽可能多的交给孩子。
父母以为只有自己对孩子严加管理,孩子才能成才,这实际上是一种深刻的自恋。确切的说,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缺少基本的信任,那么结果也一定如你所愿,你的孩子也必将成为一个双标的小白眼狼:需要你的时候利用你,不需要你的时候请你尊重他。
而这一切,是你教的。
只有将选择权尽可能的交给孩子自己,ta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ta才能在这种看似自由的环境下学会为自己负责。自由从来不是只有好处,相反,自由往往意味着"自我负责"的重担,只有真正拥有选择权的孩子,ta的精神胚胎才能得以发展,ta才能真正不再无赖,而能对自己负责。那时,ta才会自律,成为一个自己对自己有规则的人。
第三,当孩子陷入权力之争的时候,看看孩子"蛮横"背后的渴求。
大多数家长做不到,当看到孩子"蛮不讲理"的时候,他们的情绪会被孩子牵引,会变得比孩子更愤怒,这个时候,他们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小兔崽子!我让你厉害!看我怎么收拾你!
这就进入到了更加混乱和升级的权力之争。
事实上,作妖必有因。孩子也不例外,不管他使用的是什么方式,是理智的,还是非理智的,是讨喜的,还是令人讨厌的,他的行为背后,一定有动机。
大部分看不到深层次的动机,只能看见表层的现象,于是"误会"和"磨擦"就产生了。
孩子真实的渴望需要被看到,归根到底,不管大人孩子,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人类的根本需求都是想通的:每个人都需要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纳。
"你想喝什么?"
"可乐"
"可以,这是选择之一,还有其他的吗?"
"橙汁"
"也可以,那也是选择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吗?"
"我就是不想喝白开水"
"选择权当然在你。但是妈妈有一个小建议:可乐是碳酸饮料,橙汁中有添加剂,这些都对你的身体不太好,所以妈妈建议你尽量少喝,因为如果你生病了,妈妈也会非常心疼。白水是最健康的一个选择。现在,妈妈把选择权交给你,你来选择,妈妈相信你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我选择喝一点可乐和橙汁,然后喝一杯白水。或者我选择今天先喝可乐,明天喝白水。"
"好的。没有问题"
很多时候,孩子看上去蛮不讲理,其本质是因为不被允许,任何人不被允许的时候,都有挫败感,可能还会衍生固执。而一旦自己的需要被看到,被看懂,ta的固执也就迎刃而解了。
隐藏在家庭中的权力之争无处不在,除了亲子关系,在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到处都存在着隐性的权力之争,说到底,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说了算"的愿望,但是只要生活在关系中,就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需要将自己的一部分妥协,祛除,然后通过协商,最终达成一致,实现双赢(多赢)。
在关系中,从来没有输赢,一方的全面胜利,往往是以另一方的全面妥协为代价得到的。这种赢,势必不会长久。只有双赢,才是真正的赢。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欢迎互动,欢迎点赞,欢迎打赏,欢迎关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