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美国FDA批准,基因疗法治疗小儿脊髓性肌肉萎缩(SMA)药物在美上市,一支标价约1448万元,堪称史上最贵药。
近几年,在我们身边,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被不断发现、不断增多,各种论坛充满了家长们求救的信息。患者大多是婴儿,因为运动神经细胞受损、凋亡,所以连翻身、抬头、爬行都难以实现,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重症患儿的生命周期往往不超过2岁。因此该病被叫做婴幼儿的“头号遗传病”。
他们每呼吸一口气都用尽了生命的全力
1岁时,当其他宝宝张开小手抓东西、蹒跚学步时,童童只能躺在床上,全身只有手指头偶然地微微动下。四个月时,他仍不会翻身,渐渐头颈无力,最终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Ⅰ型。脊髓性肌萎缩症Ⅰ型进展非常迅速,患儿的运动能力会很快退化,生命绝大多数不会超过两岁。
现在童童的力气已经完全不能支撑头颈,进餐对他而言是一种折磨,需要家长抱着他,轻轻托住后颈椎,慢慢地拍着背,让食物缓缓地流进胃里。让人难过的是童童什么都懂,他会不时地对着你笑。
一口痰都可以随时带走他们的生命,很多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都是因为没有力气咳痰,然后痰液越积越多,堵在嗓子里,前一秒还好好的,然后下一秒就不在了。
十万分之十的发病率百分之二人群携带基因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遗传医学中心主任胡平介绍,肌萎缩症是最常见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大概十万分之十的发病率。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基因疾病:患者5号染色体上的SMN1基因出现了突变或缺失。据调查,这种致病基因的携带人群占总人口的2%左右,即每50个普通人中就有一个携带者。
患者脊髓内的运动神经受到损害后,会逐渐丧失呼吸、吞咽等运动功能。根据患者发病年龄和临床表型的严重程度,临床上通常将SMA分为4型:I型最常见,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可出现严重的肌无力和肌张力低下,80%的I型SMA患者4岁前死亡;II型通常在出生后18个月内发病,能够坐,但无辅助时无法行走,通长寿命4~16岁;III型一般2岁后发生近端肌无力,发病初期可独立行走,但随着病程的发展运动能力逐渐受限,通常需要康复器械的辅助;IV型一般成年后发病,症状与III型类似。
预防关口前移 降低生育SMA患儿风险
该病是隐性遗传,如果两个携带者婚配,那么他们会有四分之一概率生出患病的孩子。
胡平指出,鉴于SMA疾病的严重性及治疗费用的昂贵,预防SMA患儿的出生成为出生缺陷防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自2017年9月正式开展SMA携带者筛查项目,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携带筛查研究,通过抓好婚检、孕前检查、产前诊断三个环节等防控出生缺陷。截至2019年7月底共有10858名孕妇参与筛查,检出携带者199名,携带率为1/55。共召回176名携带者孕妇的配偶参与筛查,配偶中筛出携带者8人,并对其中5对携带者夫妇进行了产前诊断,产前诊断结果提示5例胎儿中有携带者1例,其余4例基因型正常。(作者:谢长美 编辑:谢长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