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版权归“娃娃妈妈爱学习”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看到标题,很多父母一定不同意,孩子怎么能不惩罚?前段时间我发起不跟孩子发脾气的挑战时,不少父母不屑一顾。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孩子不打不骂不成器,而打骂是他们最好操作的惩罚方式。
然而,惩罚真的有效吗?有许许多多被打骂的孩子,没有人因为打骂就变得更好,而是更加叛逆,更不好管教,要不就变得更加懦弱。
01 为什么惩罚无效还有害?美国的精神健康领域专家,对惩罚孩子的观点都一样,惩罚无效还有害。
困惑的家长错误地认为惩罚之后会有效果,但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管教方法根本不起作用,惩罚只会让孩子更逆反。——《孩子:挑战》鲁道夫.德瑞克斯
惩罚是一种非常没有效果的管教方式,常常会让孩子的行为朝着我们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许多父母使用惩罚,是因为没有人教给他们更好的管教方法。--《怎么做父亲》弗特兹.道森博士
管教可能会让人感到无奈,但必须强调的是,“管教”的意图是“教育”。它是一整套的指导方针,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内在的自制力、自我激励以及主观能动性。管教必须以相互尊重和信任为前提,才能有效。而惩罚则是用外在力量控制或强制一个人,受罚的人几乎不被受到尊重。——《不必训斥的方法》布赖恩.G.吉尔马丁博士
从过去的文献中,可以得出结论:家长体罚孩子,并没有制止暴力,反而助长了暴力。体罚给孩子带来痛苦,也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暴力与抗争》斯坦佛医学院心理系暴力研究委员会。
社会上,因不当惩罚引起的父母过失伤害子女的刑事案例比比皆是,这些父母并非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采用了错误的管教方式。
2019年8月3日中午,因女儿郭某萱吃饭习惯不好,其母董某遂将她叫到卧室进行训斥打骂,致使孩子身体多处淤伤,后送医院进行治疗,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9年1月3日,陕西武功县的孕妇胡某在家辅导儿子郭某学习。因郭某学习不用心,胡某一气之下对郭某进行殴打,导致其头部几处受伤。次日凌晨4时许,胡某发现郭某呕吐后紧急送医,不幸的是郭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7年10月30日晚上,12岁的杰杰因为偷钱、不愿承认错误,被父亲魏中(化名)反绑在一张老式架子床的床头,多次打骂。当父亲次日早上去看时,儿子已停止了呼吸。
02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我相信惩罚无效而有害,所以我曾发起不对孩子发脾气的挑战活动。我还尝试过让孩子“面壁思过”的惩罚方式,并没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不再“犯错”?
01 请孩子帮忙孩子有些行为不被父母接受,并非孩子故意犯错,而是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比如在超市购物,琳琅满目的商品一定会引起孩子们的探索欲。如果只是要求孩子安安静静的跟随父母,不乱跑动,孩子确实很难做到。假如请孩子帮忙找到将要采购的商品,并放到购物车上,孩子一定会非常开心,还能让孩子获得如何购物的常识。
以此类推,在生活中,我也喜欢请孩子帮忙。比如我要准备晚饭,就请孩子帮忙舀米剥蒜摘菜。我要洗衣服,就留几双小袜子,请孩子帮忙清洗,并教给他们清洗的方法。
经常有人跟我抱怨,自己要做事孩子就在边上捣乱。我很少有这种感受,因为孩子经常和我一起做事。虽然孩子们做的不是很完美,但他们的探索欲得到满足后,便会离开,不会在一旁干扰我做事。
02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如果孩子的行为很危险或者影响了他人,则必须要制止。
依然以在超市购物为例,如果孩子对于帮忙采购已经没有兴趣了,就喜欢在超市里跑来跑去,需要强烈的表达自己的立场:“我不喜欢你这样,你会影响他人购物。”
而不是说:“马上停下来,你太没礼貌了,不许乱跑,否则我要揍你了!”
03 表达你的期望不过就算父母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超市里奔跑的孩子可能依然我行我素。你可以明确跟孩子表达自己的期望:我希望你好好走路,妈妈会很开心。
04 提供选择当使用了前面三个技巧,孩子还是在超市里奔跑。父母可以提供两个选择:“你要不好好走路,要不坐在购物车上,你来决定。”
05 采取行动假如孩子选择好好走路,却做不到时,父母可以采取行动直接将孩子抱上购物车。
06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老老实实的坐在购物车上。某些孩子可能会因为父母采取强制行动大哭大闹,父母不得不中止购物回到家里。
等下次购物时可以将孩子留在家里,让他体会犯错就要承担责任,直到他端正态度,积极改正为止。
07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因为孩子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而且好奇心旺盛,在生活中难免会有失误。比如不小心把爸爸的电子剃须刀拆得七零八落,爸爸可以找来工具,引导孩子将剃须刀直接组装好即可。
这七个技巧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父母们需要不断练习,直接掌握所有的技巧,并可以灵活使用。假如使用完所有的技巧还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则需要跟孩子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怎么做请听下回分解。
—END—
娃娃妈妈爱学习:一个免费的“家长课堂”,这里有实用的育儿知识、方法、案例分析,专注于儿童智慧、好习惯、心理健康、亲子关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