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3岁的浩浩开始上幼儿园了,为了缓解孩子离开父母的焦虑感,浩浩妈妈特意给孩子备上了奶嘴,想以此代替妈妈陪伴浩浩在幼儿园里好好生活。这一招还挺有效,别的小朋友去幼儿园都哭得面红耳赤,相比之下,浩浩就显得淡定多了。但是时间一长,妈妈也发现问题了,浩浩似乎离不开这个“过渡性客体”了。每当放学回家,浩浩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书包翻出奶嘴好好地吸上一番,看得妈妈是无可奈何。
不仅如此,妈妈发现浩浩已经奶嘴不离身了。听老师说,在幼儿园里浩浩要把小书包带在身边,时不时地把手伸到书包里摸一摸奶嘴才肯罢休。而在家里,浩浩更是要时时刻刻都攥着他的小奶嘴。妈妈和浩浩说,我们要开始戒掉奶嘴了。没想到浩浩回答:“你不让我吸奶嘴,我就不上幼儿园了。”这让妈妈很是苦恼,没想到安抚孩子情绪的“过渡性客体”却让孩子产生了戒不掉的依赖感。
或许很多家长会好奇了,到底什么是“过渡性客体”呢?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把被赋予特殊意义的东西等叫做孩子的“过渡性客体”。对于孩子而言,陪伴者突然的分离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焦虑感。而“过渡性客体”能够代替陪伴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孩子的焦虑。
“过渡性客体”对孩子有什么帮助呢?给孩子提供安全感,缓解焦虑心态
客体作为孩子和家长们之间的特殊信物,本质上是家长们的“替代品”,替代家长起到陪伴孩子的作用,在陌生的环境中给孩子安全感。就像浩浩一样,奶嘴替代了妈妈的陪伴,让他感受到了安全感,所以他在幼儿园里也要时不时地摸摸小奶嘴才感觉到舒适。
家长们应该怎么正确使用“过渡性客体”?“过渡性客体”要有时效性
“过渡性客体”作为缓解孩子焦虑的利器,父母可以在孩子进入陌生环境时为孩子提供,以缓解孩子心理上的抗拒感和不安全感。但是既然被称为“过渡性”,那么这个客体也应该是有时效性的。就像浩浩一般,奶嘴可以抚慰他不安的心,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他也不能够一直带着奶嘴,这不符合科学的身心成长规律。
《弟子规》言:“食适可,勿过则。 ”对待饮食尚且如此,对于“过渡性客体”的使用不应该“过”。所以,家长们在教育中,要学会适可而止,及时地中断“过渡性客体”,不要让孩子对客体产生依赖感,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心理,更好地融入社会与集体当中。
如何把握“过渡性客体”的时效性慢慢缩短使用时间对于浩浩的父母而言,在戒掉客体的过程中,最佳的办法就是循序渐进,让浩浩慢慢适应没有客体。一开始的时候,可以给浩浩立下规矩,例如吃饭的时候要放下奶嘴,吃完饭才可以碰它。
逐渐地,这样的“间隔时间”可以越来越多,比如,洗澡的时候要离开,看电视的时候要离开,玩玩具的时候要离开……将浩浩对于奶嘴的使用时间一点点缩短,减缓他对于客体的依赖性,慢慢地引导他脱离“过渡性客体”。
教会孩子延迟满足感在帮助孩子戒掉客体的过程中,学会让孩子延迟满足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在心理学上有个经典的实验,实验者给一群4岁的孩子发糖,告诉他们10分钟以后吃掉糖的孩子可以得到2颗糖果的奖励。
但即使有奖励,当实验者走了以后,有些孩子们也立刻就把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真的等到了10分钟后的第二颗糖。这个实验一直跟踪到了这群孩子长大,结果证明学会等待的孩子具有更大的自律感,他们在生活、事业上较为成功。
所以,家长们在教导孩子戒掉客体时,可以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力,例如:你吃完这碗饭我就给你吸5分钟奶嘴等,逐渐延迟孩子得到的时间,培养孩子的自律感和克制力,帮助孩子完善良好的人格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陈寅恪先生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于教育而言,同样是如此。家长们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培养他们强大的内心和健全的人格精神,避免对于人、事、物过于依赖,这样孩子才成长为坚强、自主的人。
在小的时候,家长们应该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2岁时即使还没学会用餐具,也可以教会孩子用手和勺子自主进食,完善他的生活自理能力;长大一些,家长们应该引导孩子,制定寒暑假的作业完成计划,让孩子自己规划学习和生活;成年之后,孩子的择校、择业应当让孩子根据兴趣、爱好深思熟虑后自己选择,让他们把握自己的人生……
孩子坚强、独立的性格离不开家长们从小的教育和引导,具有独立意识的孩子在面对“过渡性客体”问题上,也会较其他孩子依赖性更低,更容易度过。
教会孩子失去“离开”和“放下”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对于孩子而言,戒掉“过渡性客体”意味着失去庇护与保障,让他们感到不安。但在人生长河中,孩子们需要面对“失去”不仅仅是客体这一样。
当孩子长大后,他们需要走向社会,失去家庭的庇护;当孩子成年以后,他们需要失去一部分的自有,承担起自己家庭及生活的重任;当孩子不再年轻,他们需要失去父母,独自面对人生的归途……
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也是每一孩子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家长们在帮助孩子戒掉客体时,也应教会孩子“失去”的意义,让他们的真正感受到人生的真谛。
育儿小课堂:
“过渡性客体”作为缓解孩子到陌生环境的利器,虽然是个好方法,但是家长们也需要注意它的时效性,避免孩子产生过重的依赖感。在育儿过程中,家长们要学会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意识,养成坚强的品质,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真正地成长。
————————————
可乐育儿堂,专注育儿问题,解决父母烦恼!
育儿路上,伴你前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