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来无事坐在家里刷朋友圈,发现好友转发了一篇名为《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进行快乐教育》,恰好最近在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就点进去看了一下,发现作者对“快乐教育”的误解还不是一星半点,甚至可以说作者根本就没搞明白“快乐教育”的本质。
文中说“有远见的父母,都该狠心让孩子吃跟多的哭”、“学习本来就是痛苦的事”,还列举了刘欢很后悔对女儿进行了“快乐教育”,由于刘欢夫妻不强迫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女儿不愿练琴他们就妥协了,导致女儿的音乐天赋白白浪费。
这就是作者认为的快乐教育,很明显作者是把“快乐”和“快乐教育”画上了等号,才会诟病“快乐教育”。生活中也有不上家长,想当然的认为“快乐教育”就是给孩子减负,降低课业难度,不要约束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快乐。所以他们很反感“快乐教育”,因为如果按照他们的理解,快乐教育确实只会让孩子懒散,没自律。但事实上,真正的快乐教育并非如此。
什么是快乐教育。“快乐教育”最早是由英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斯宾塞博士提出的。在他所著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这样定义: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
看懂了吗?斯宾塞说“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应该是快乐的”,但他并没有说,放任自流、对孩子听之任之,什么都不学就是快乐。
其次,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在自己侄子身上实践后提出的,在他坚持“快乐教育”的理念下,侄子“小斯宾塞”14岁就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而且他也不是书呆子,长大后在个人生活与学术成就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了非常著名的生物学家。而侄子能上剑桥这种高等学府,没有足够辛苦努力的学习,可能吗?所以“快乐教育”不是懒散教育、更不是享乐教育。
那真正的快乐教育是什么样的?斯宾斯在书中讲了一个例子:他曾为了让侄子接受音乐熏陶,给小侄子买了一架脚踏风琴。开始的几天侄子很兴奋,一顿乱按也能很开心。但慢慢地随着兴趣减弱,由于小斯宾塞弹琴不协调,老师经常气的尖叫,小斯宾塞和老师的关系就水火不容了。
过了一个月,老师直接找斯宾斯摊牌“这个孩子一点音乐天赋都没有,最简单的曲子教了100遍都学不会”。但斯宾斯却不认为侄子没有天赋,而是跟老师说“当弹琴变成了一件痛苦、有压力的事情,学不好音乐是必然的。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很可能会扼杀孩子在某方面的天赋。”
于是老师撂挑子,斯宾斯不得不亲自上阵。晚饭后,他对侄子说“亲爱的,我特别喜欢听你弹的那首曲子,叫什么来着?”
小侄子急忙说:“是《林中仙子》吗?”
“没错,就是这首,你现在能弹给我听听吗?”小侄子摇了摇头。
斯宾塞叹气说:“真是太遗憾了,可惜我不会弹风琴,要是我会弹就好了,哪怕只是一小段也行啊。”
小侄子听叔叔这么说,就答应试一试,结果真的就弹的流畅起来了。之后每天下班,斯宾塞都会邀请侄子给自己弹一曲,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下,侄子不仅琴越弹越好,甚至学会了自己谱曲。
所以,斯宾塞说“快乐教育”的前提,是你必须是一个快乐的教育者。你看真正的“快乐教育”的主角是教育者而不是孩子,教育者不应该在孩子放弃的时候听之任之,而是用一种快乐的方式让孩子重拾自信,爱上学习。
家长们对“快乐教育”都有哪些误解?▼“快乐教育”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听之任之。
很多父母一听“快乐教育”要快乐嘛,所以孩子不爱学习,不好好听讲,没关系,快乐就好;孩子学钢琴,刚学两天不想去了,没关系,快乐就好;孩子发脾气,大喊大叫,没关系,快乐就好。我们经常会误以为既然提倡快乐,那就不应该对孩子进行管束和惩罚。但实际上,斯宾塞博士完全不认同对孩子放任自流。
相对于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斯宾塞博士更提倡让孩子接受“自然惩罚”。什么是“自然惩罚”?其实就是指:让孩子能够认识自己错误行为产生的自然后果,通过承担后果吸取经验教训,并从心底里认识到危害,从而下决心不会再犯。
比如:孩子把文具丢了,自然惩罚就是让他感受丢失文具后带来的不便,或者从他的零花钱中扣除丢失文具的部分。或是,当孩子不爱惜玩具,导致玩具丢失、损坏时,就卖掉几个他心爱的玩具,让他知道不爱惜的后果是,所有玩具都可能丢失。类似这样,让孩子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去感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它会比打骂会更有效。
▼学习是件反人类的事,所以一定会痛苦?NO,学习只是反本能,未必会痛苦。
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学习本身就是反人类的,是件辛苦事,怎么可能会快乐。需要澄清的是,学习并非反人类,只是反本能。
经过上万年的进化,人类的本能是活下去。所以能够对危险做出应激反应的动物脑就很发达,而动物脑又经常指挥人们做一些及时享乐的事情,比如:学习新知识好难,那就去刷手机吧;学游泳好难,那就去逛街吧;不想写作业,那先看会小说在写吧。控制理性的大脑皮层虽然功能最高阶,但在整个神经系统进化史上却出现的最晚,这就导致人们绝大多数情况会先使用动物脑而非大脑皮层,毕竟要活下去嘛。而学习,又是一件非常需要毅力的事情,所以它只是比较“反本能”。
了解了学习只是反本能,那就可以利用大脑特性,让学习产生更多的快乐因子。比如,莫言就曾说“我之所以热爱写作,不是因为我多厉害,而是我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总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这其实就是一种对大脑的刺激,这种来自外界的夸奖、赞扬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的内心得到满足,从而让大脑皮层记住这种感觉。下次遇到类似事情时,大脑皮层会调用这次的记忆,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如果想让孩子爱上学习,最快的办法就是让他体验一下当好学生的感觉。
日常生活,如何进行快乐教育?▼首先,年龄较小的孩子自由探索,在玩中学。
年龄较小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所以通过孩子喜欢的玩具、游戏,让他自己主动探索,学习会非常高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曾在她的书《园丁与木匠》中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儿童行为研究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选了两组6岁以下的小朋友,让他们探索一个声乐玩具的具体功能。
第一组,研究人员拿给孩子们玩具时假装不会,告诉孩子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个玩具要怎么玩。并刻意碰到玩具发出滴的一声,再把玩具给了孩子们。结果这一组孩子,没一会就自己找全了该玩具的所有功能。而第二组,研究人员拿给孩子玩具时,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们这个玩具可以发出滴的一声,并演示给他们看。当工作人员离开后,孩子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模仿发出滴的声音,没有发现新的功能。两组实验说明,教育者刻意教孩子,孩子就会更大概率的模仿而不是主动探索。而如果让孩子自由探索,在获得一个肯定后就会更加努力去寻求肯定,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其次,巧用侦探游戏。
“侦探游戏”也来自心理学家的一次实验。心理学家想研究,环境对孩子认知的影响,从而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选了3组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形状,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等。
第一组,研究人员就像平时课堂上老师做的那样,严肃认真地告诉孩子们什么是三角形、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梯形。第二组,不做任何引导,让孩子们自己去玩、自己去探索。第三组,研究人员带了一顶侦探帽出现在孩子中间,并神秘地告诉孩子们“我们要一起去发现形状的秘密”。随后拿出各种道具,引导孩子们自己发现道具的不同。一旦孩子们说对了,比如,孩子说某个东西有四个边,研究人员就会重点重复孩子的话,并提出问题让孩子们思考。实验结束一周后,研究人员再测孩子们记住的图形。第三组孩子的效果最好,第二组次之。而这几组的差距,就是第三组引入了“有趣”这一元素,同事教育者想法设法的让孩子们自己思考。所以,平时我们也可借鉴这样的教育方法。
比如,孩子不爱算术,就加入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让孩子主动思考。蓝皮鼠想偷吃大脸猫的奶酪,但冰箱有3层,一层放了2块,二层放了4块,三层没有。蓝皮鼠一次能拿两块,他要拿几次等等。
好了,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快乐教育”实际上是对教育者更高要求的一种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快乐”+“教育”。也不是粗暴的放任自流,我们也可以批评和管教。事实上“快乐教育”需要家长有更大的耐心,更强的信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