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微信公众号“糖粉亲子”
日常生活中,危险无处不在。近日,小孩被烫伤的新闻接连传出,看着小孩子烫伤后的视频,糖糖很是揪心!更别说孩子家长了。
但在不少案例中,糖糖发现:当孩子遭受烫伤时,一些父母长辈因为慌张,进而进行一些不当操作,造成了孩子的二次伤害。
因此,糖糖认为有必要给各位家长普及一下急救常识,让家长不至于在面对孩子烫伤时手足无措,做出一些错误的急救方式。
常见错误行为一没及时冲冷水
曾看过一篇报道:福州一女童小文的奶奶烧了一盆热水,打算给小文洗澡,谁知,她一不留神,小文悄悄溜进去打翻了洗澡盆,滚烫的热水泼到身上,小文疼得大哭,奶奶赶紧去抱她,但轻轻一碰,孩子的皮肤就脱落,奶奶吓坏了,赶紧把她送往医院,到医院时,小文已休克。医生紧急清创、补液、抗感染治疗,小文才脱离危险,但稚嫩的身子留下很多疤痕。
该院烧伤整形科主治医生表示,如果及时用冷水冲洗,再送到医院,情况会好得多。
常见错误行为二忙脱衣物
因为制作汉堡用的食用油需要更换,温州一女童小雨的爸爸妈妈就把刚替换下来的还有170度烫的油锅现放在地上,想先冷却一下再拿去倒掉,就在父母俩忙着准备其他东西的时候,2岁女儿小雨却趁他们不注意,蹦蹦跳跳地跑到了油锅边,不偏不倚,小雨整个人摔进了油锅。
事故发生后,由于孩子的父母一时心急,忙着帮孩子把衣服脱下来,孩子身上的皮都被撕下来大片。“当时真得急懵了,早知道我就不扯衣服了,直接用水多冲一会,也许没有这么严重。”当被告知自己的错误操作导致小雨受伤更加严重,小雨的妈妈十分后悔。
常见错误行为三按“土方子”乱涂抹
一位医生曾经对外讲述过这样一个案例,说她曾经接诊过这样一个将近5岁的小男孩,小男孩在被烫伤之后,家中的大人没有把男孩送往医院治疗,也没有给孩子做什么急救措施,反而把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药膏涂在孩子受伤的地方,孩子不见好转,家长便急急忙忙把孩子送进医院治疗,送往医院之后,孩子就一直在抢救之中。原本一个很小的烫伤,因为家长胡乱找来的药膏,发了好几次病危通知书,最终小男孩还是没有熬过这一劫还是去世了。
还曾看过一则消息:
一个因为饮水机开水烫伤的宝宝被送到医院,医生一看患儿,嫩嫩的小胳膊上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当时就愤怒了。原来心疼孙子的奶奶,给娃涂抹了酱油,爷爷给抹的鸡蛋清,听说是可以降温,好事的邻居建议给摸了麻油...看完不禁吐槽:感情以为是在做饭呐。
那么
划重点 !
正确处理烧烫伤的方法是什么?
孩子烫伤,父母首先要尽量保持冷静,以免手忙脚乱。
烫伤严重的可以第一时间打120,同时可以做一些简单处理:“冲-脱-泡-盖”,或做完简单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
冲小烫伤:以流动的冷水持续冲15~30分钟,快速降低皮肤表面温度,直到疼痛感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用流动或静止的凉水冷却烫伤的地方,直到疼痛消除。
大面积烫伤:不建议长时间在冷水中浸泡,以免体温流失引发不必要的感冒,冲洗后立即就医。
Tips:
① 水流不能太急,水要冷、但也不能太冰,千万不要直接使用冰块或冰水冷却伤口,容易加深创伤。
② 脸部、眼部或耳朵被烫伤时,不适宜冲淋冷水降温,可以用干净的毛巾轮流进行湿敷。如果只是小面积烫伤,可以在水盆中放入冷水,让孩子浸泡半小时左右,缓解疼痛,顺便观察烫伤部位反应。若烫伤部位轻度红肿没有水泡,可涂抹正确的烫伤膏自行处理一下。
脱如果烫伤部位有衣物,充分润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尽量避免将伤口上面的水泡弄破。
Tips:
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衣物,并暂时保留粘住的部分,别硬脱!粘着的部位不要用力拉扯,以免加重烫伤面积、待去医院处理。
泡用干净的冷水继续浸泡烫伤部位,10-30分钟,可以缓解疼痛和稳定情绪。
注意大面积烧烫伤患者(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应避免长时间浸泡冷水中,恐出现体温流失的状况。
Tips:
伤处已经起泡的,不可浸泡,以防感染。
盖用药店卖的无菌湿纱布或毛巾敷在烫伤创面处,保证烫伤部位清洁,少感染,或使用清洁干净的毛巾覆盖伤口,在不浸渍创面的前提下减轻疼痛。
Tips:
勿任意涂抹外用药物或民间偏方。
切记不要任意在伤口处涂抹牙膏、酱油、香油、小苏打、紫药水等。
以上便是常规正确的烫伤急救方式,望各位家长能够掌握,假若真有孩子烫伤情况发生,能够从容正确应对,将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父母其实除了要学会如何正确处理烫伤情况外,还应该了解如何预防烫伤?防范于未然。
加强孩子自我防烫伤教育。如看见孩子想用手去摸暖气、热饭碗、火炉等,大人需要及时纠正和引导。
桌子上尽量不要铺设桌布,防止孩子拉扯桌布的时候碰翻在桌子上的饭碗或者是热水瓶。
教育孩子不能玩火,避免孩子进入厨房等危险的地方。
从事餐饮行业的家长尽量不要把孩子带到店里玩耍。防止孩子接近油锅、热水桶等危险物品。
建议在外面吃饭时,孩子不坐在服务员上菜的位置。小朋友被滚烫的火锅汤烫伤的新闻屡屡发生,家长需注意看紧孩子,同时注意餐厅人多拥挤意外将孩子烫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