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对于青春期的子女,家长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重要!!!在昨天《心理学家:青春期的大脑只有“8成熟”,测测你家的娃是几成熟?》中,我们知道了青春期的大脑构造,从生理上理解了娃们“离经叛道”的底层规律,今天转入核心:家长们到底在成长中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当我们这一代中国家长已经对家庭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达成共识时,美国教育界却被美国知名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1995年发表的《教育的迷思》激起千层浪。
她写到: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影响吗?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这篇论文引发了巨大争议,后来,作者把这篇论文扩展开来写成了书,虽然评论非常两极化,但对于青春期的家长,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尤其书中的一些核心观点值得我们思考。
【观点1:父母的教养方式无法决定孩子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多是因为基因遗传而非家庭教养。】
思考:首先,父母对孩子最大、最明显的影响是基因的遗传,所以家长对孩子提要求的时候先看看自己!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强加给他们!其次,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不是没有影响,只是并不是全部!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影响成长的关键因素并予以积极回应。
【观点2:青春期孩子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发生主要在家庭之外,尤其是他认同的同伴群体。】思考: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如何融入同龄人,而不是先学会成为一名成年人!所以父母在家里教的,只能用于家里,到了学校里,孩子还必须自己学会另外一套行为模式,让他融入自己的朋友圈。所以朋友对他们的影响力将不断超越家长。比如我家儿子执意留妹妹头,因为他的兄弟觉得帅,开始悄悄买流行款式衣服,也是以朋友的认同作为审美标准,再比如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起哄,讲话…在孩子群里,最酷的行为可能就是敢于挑战家长和老师的权威。
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严管加厚爱,做权威型的家长!!!(非常重要,一定坚持看下去)01.测测你是哪一类型的家长?(务必对号入座!)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人类发展学院的戴安娜·鲍姆林德博士有个对父母教养行为给孩子带来影响的著名研究,即:有些教养方式会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危害,而有些好的教养方式能够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鲍姆林德的家庭教养理论通过二个纬度:一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二是父母对孩子要求的反应,可以细分为四种类型:
A:权威性父母(最佳父母类型):高要求、高反应。优点:平等利于沟通,既给规则也给自由!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智慧型父母和理想家庭。缺点:最费时费力,对家长要求较高!
B:专制型父母: 高要求、低反应。父母对孩子通常要求很高,属于严管控,要求服从,但是对孩子的需求却是低反应的,不给孩子话语权。这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要么没有自我,什么都听父母的,要么就叛逆,现实中也确实会有少数人叛逆成功找到自我的案例。
C:忽视型父母:低要求、低反应。父母对孩子通常要求很低甚至没要求,对孩子的需求也看不见。常见在留守儿童父母,而这种忽视型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
D:溺爱型父母:低要求、高反应。父母对孩子通常要求很低,但是对孩子的需求却是高度反应,家长允许孩子做任何事情,几乎不强制,后果会造成小孩的自我放任。常见于是比较富裕的家庭以及隔代带小孩的家庭。
02.如何当一个权威性的父母?(图片来自网络)
注意,这里的权威并不是“家长身份”带来的硬权利,而更多地指向“专业型父母”!在这个对父母高标准的时代,我们承担了校外教育的重担,也意味着社会要求我们成长为“家庭教养专家”。而家庭教养的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孩子实现个人成长,既锻炼孩子的社会独立性,也要培养社会责任心,比如良好的道德品行。
一要学会爱的表达:多关爱孩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耐心倾听最重要!少唠叨,少讲理,多听孩子们的意见。并对孩子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支持和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要定规则明底线:青春期的特点就是冲动,追求刺激,易受影响,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弱,所以家长必须要制定他们的行事规则,要确保安全,严控风险。聪明的家长一定会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动态调整。
三要学会放权,允许犯错:家长要明确各自的行为边界,制定家庭决策清单,明确哪些事情是孩子自己说了算的,哪些是家长参与集体决策的,并明确各自权重,实现民主集中。
小结:家庭教育是伴随我们后半生的重要课题,在这条路上永远是不断的出现问题,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解决它!而这需要我们多看,多想,多学习!
我是三小姐,大型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考试达人(已获得CPA,高级审计师,注册招标师,注册工程咨询师,正在考国际注册心理师)。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成长,追求自我的二孩妈妈,希望做知识和经验的传播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