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他人的真实,看到我们自己。
正文:在儿子小时候,为了坚持母乳喂养,她每天奔波于单位与家庭之间,就为了孩子能吃上那口最新鲜的奶。
到上幼儿园的年纪了,为了保护孩童天性,她计划让儿子去一家特别的私立园。在北京,一些跟她有相同想法的中产家庭也会把孩子送到那里。
问题是,这家幼儿园离家很远。她心一横,举家搬迁到幼儿园附近租房住。但是一搬家,爸爸单位就离得过远了,每天上班通勤太辛苦。
全家一合计,想出的解决方案是:爸爸搬回原来的家里,而妈妈和孩子则住在幼儿园附近。这一分开住,就是几年。
孩子要上小学了,她开始全程伴读。她非常努力地学习各种育儿知识,真的做到了不对孩子大吼大叫,从来都是轻声细语地讲话,就连孩子在厨房里做实验、玩火,弄得一团糟,她也不冒火、不责怪,默默打扫。
在人们眼中,这就是一位坚持科学养育、又温柔和气的“完美妈妈”。这个孩子也是幸运的,有能够尊重自己天性与兴趣的家长。
然而,生活不是童话故事,人的想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没法就用一句“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作为结尾句。请接着往下看。
孩子上小学了。他非常喜欢上科技课,酷爱科学实验,还喜欢魔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开心的表情特别多。当然,他也有缺点,就是不擅长交际。
这时,由于孩子表现出的不擅长沟通的弱点,原本崇尚“尊重天性”的妈妈开始动摇了。
她忧虑地认为,和人交往才是基础;不懂得交流,哪怕很喜欢科学也没用,还说:
“生活是一块蛋糕,而科学家之类的就是蛋糕上点缀的一颗樱桃。人不能靠樱桃活着。”
而对于另一样孩子喜欢的事物——魔术,她也不无担心地说:
“魔术表演,倒也很好,就是以后可能养不了家。”
出于这样的担忧,她开始有意识地去创造孩子跟人接触的机会,比如邀请其他小朋友来家中,参加学校的语言班而不是科学班,参加英语夏令营锻炼交际能力,等等。
但是,即使有其他小朋友在,即使参加了群体活动,孩子仍旧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仍旧沉浸在自己的兴趣当中,仍旧抵触当众表达。
越是这样,妈妈越着急,所以当有一次,孩子不愿意当众展示魔术时,她不断劝说,当然,是以温柔的、轻言轻语的方式,一直执着地施压。
然而,面对妈妈的要求,孩子情绪直接崩溃,不得不用毛巾捂住脸隐忍着泪。
最后,这孩子甚至用忧郁的表情,对着自己喜欢的魔术,第一次说出了“我不想表演了”这样的话。对于自己的兴趣,他不再坚定。
其实,孩子会在科学和魔术上表现出这么大的兴趣,根由还是在于前期妈妈的包容和耐心。而孩子的不善于交际,可能是这孩子天性偏向独处,也有可能在于妈妈从小“包办”了他生活中的一切。
随着儿子渐渐长大,妈妈发现,原本活泼好动、爱探索的孩子,如今却变得拘谨、自卑。在家里时,他最喜欢的游戏是躲在一大块床单下,只因这样做时,他觉得心里很舒服。
妈妈自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已经在尽力地做到完美和陪伴,却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教育上,按照养育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的父母:一种是“木匠型”,把孩子看做一块可以雕刻的木头,按照家长认为正确的方式去用心塑造他,慢慢地,孩子长成家长希望的模样,而不是他自己更适合的方式。
另一种是“园丁型”,把孩子看做一颗幼苗来呵护,给他提供阳光雨露、拔草捉虫,慢慢地,他就长成他自己的模样,而不是家长所期待的样子。这种模式对家长的要求极高,要在浮躁中不疾不徐,耐得住焦虑。
在此不做道德的评判,只能说各有自己的养育选择。
个人认为,还应该有第三种类型,就是文中这位妈妈那样的,叫做“摇摆型”:今天想做木匠,明天想做园丁,孩子也跟着无所适从,既发展不了个性与兴趣,又达不到家长的期待,最终两头落空。
而时光,不可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