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包育儿(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一个家庭的幸福是多方面的,从二人世界里诞生了新的生命的那一时刻起的时候,天伦之乐的幸福已经拉开了帷幕。生活五味陈杂,从励志做一对新生父母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应该为责任买单!
美美是住在我们小区的三岁的女宝宝,大大的眼睛,生的特别的可爱,每次姥姥带她到小区散步的时候我们都会忍不住逗逗她。
由于常年看不见自己父母,孩子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活泼,羡慕别的小朋友有自己的父母陪伴,可是她没有。经常看见我们她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妈妈”。
身边像美美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生活就是这样,矛盾点太多,大家过的也不易,所以才会分离,有谁想离开自己的孩子呢?
有些难言之隐就像探雷一样,小心翼翼的不想去触碰,当爆发的那一霎那伤害的不止是一个人。由于父母常年无法在孩子的身边照顾,感情由生疏变成了习惯,习惯了没有父母参与的人生,习惯了一切和老人在一起的日子,习惯了童年的孤独,也习惯了分离的痛苦。
你在孩子的人生里不要扮演缺席的角色,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有的时候当孩子的伤心渐渐的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那么情感缺失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孩子也有自己的思维,当他需要接纳分离带来的痛苦的时候,那么就切断了你们之间最亲密的链条,拥有父母的称呼而不去近父母的义务,这种亲子关系是非常脆弱的。
什么叫“全面移交型”家长?
他们的习惯就是由于工作繁忙而带来的借口“妈爸,孩子先放你这里,最近工作太忙了”。她们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忽视孩子的成长,理所应当,孩子有几个3年,又有几个5年,直到他们成年18岁,作为父母你参与过孩子的成长的喜怒哀乐吗?
你又参与过几次孩子的成功与失败呢?这就是作为父母给自己也给孩子的人生答卷吗?人生的轨迹是可以调整的,这种自私的爱,也许会毁掉你的孩子,亲子关系的疏离及不会处理社会关系的头脑,就是从移交型开始的。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父母由老人照顾,父母回来将不再相认。案例:
曾经接触过这样一对父母,在孩子还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出国了,就把自己年仅3岁的孩子移交给老人照顾,
由于生活的压力,孩子的托费及生活费,让这对夫妇在国内不能满足一个家庭最基本的花销,所以他们选择了出国劳务,2-3年回来一次,有的时候需要省下飞机票钱的时候会选择5年回来一次。
其实夫妻俩都是本科毕业,学历不算高也不算低,在国内找到一个一般的工作也不难,但是偏偏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选择离开,也许这样会觉得心安一点,给孩子一个很好的生活,
孩子往往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也许这5年内物质很丰足,有钱了,但是有的时候金钱买不来时间与幸福,当他们回国以后孩子眼睛里的陌生感,已经证明了一切存在的问题。
孩子拒绝让父母抱,拒绝和父母说话,晚上由于和父母呆在一起,孩子哭了一宿,这种分离的爱孩子还不能去理解,这个年龄段他们需要自己的父母,当父母违背了这种情感的时候,相反,孩子也会给你们这样的反馈。
那一天是这位孩子的父母第一次感受到挫败感的时候,他们的心在滴血,难受的在落泪,孩子在和姥姥一起睡的时候他们偶然间听到了对话,孩子说:“我没有爸爸妈妈,明天请让他们离开”姥姥说:“宝宝,他们是为了赚钱而离开了你,你得懂他们,也要爱他们”
孩子说:“为什么要赚钱呀,我知道我没有爸爸妈妈,我不想要他们,我没有爸爸妈妈”父母听完瞬间泪崩,他们辞去了国外的工作,扮演起了陪伴孩子的角色,从零开始,现在亲子关系越来越好。
分析:
很多时候父母误解了孩子的亲子需求,觉得物质是亲子关系的主要存在,物质可以满足更好的生活,但是对于亲子关系来讲,陪伴永远是重要的第一位,
如果这样长此以往下去,亲子关系由疏忽会逐渐恶化,甚至是成为自闭症,抑郁症的高发原因,社会犯罪现在趋于未成年化,十月怀胎不容易,无论是陪伴的缺失还是教育的缺失,都将会是毕生的遗憾。
把孩子移交给老人,孩子变得懒惰而暴躁。案例:
琳琳小的时候都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爷爷奶奶觉得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开她去外地工作了,所以会加倍的溺爱,少了很多独立的性格,脾气也特别的暴躁。
孩子都已经5岁了,基本上是有求必应,从来不让孩子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耍点小脾气,就要哄很久,和小朋友老师的关系处理的也不好,
有的时候甚至是因为一本书,一件玩具和小朋友打起来,爷爷奶奶反而不分析原因,到幼儿园指责别的孩子,最后养成了琳琳无法无天的性格。
分析:
孩子全权由老人照顾,这种情况是非常有危机感的,老人照顾孩子的核心除了溺爱还是溺爱,别无它法,相比之下他们觉得亏欠孩子的越多,溺爱就更加严重,这个时候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改变父母的移交型思维,用更好的方式来解决亲子关系。
以上两个案例是根据今天的题案作为案例分析的,也是普遍亲子关系疏离最高的原因,工作原因是主要原因,
人生不能放弃的东西太多,我们总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选择背道而驰,有的时候亲子关系也一样,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有的时候我们得到了就会面临着失去,这两样永远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分开。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试着去调节,去努力,有的时候值得我们坚持的我们不能放弃,不要做人生觉得后悔的事情,而有些遗憾是我们这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的,
就像亲子关系一样,父母的陪伴是孩子觉得最温暖而有爱的家,有些时候我们放弃一些东西将会给我们的孩子最美好的未来,文章看到这,作为父母的你有何感想?
是想永远的错失下去还是有所爱的行动呢?别让你错失了陪伴,也别让你的爱远离!
你们对“全面移交型”家长有什么看法呢?文章看到这,作为为人父母的你有什么心里话对我们说呢?欢迎与我们一起探讨与交流,我们期待您的声音!
——————————
在育儿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关注【豆包育儿】,棘手的育儿难题和倍感幸福的育儿瞬间,都能得到帮助和回应,经历和经验可能不同,但我们爱孩子的心始终一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