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暖暖开始学游泳了,一周两次。她很喜欢,训练完还要在池子里游上好一阵。
可能是体力消耗有点大,第二天早上便赖着不想起床,“5分钟,我就再睡5分钟。”暖暖把被子一拉,蒙着头撒娇。可孩子说的“5分钟”,你知道的。
连续好几次,暖姥姥就着急了。“没时间啦,上学会迟到的。”“你自己说要守时的。”但越是说教,暖暖越是不动。
暖暖上学是七点半,穿衣洗漱、吃饭整理,早上那点时间的确很紧张。
时间一点点在过去,姥姥急得去拉被子,“小时候都从不赖床,怎么大了反倒不懂事啦。”暖暖就把被子裹得更紧,“姥姥你以前都不这么凶我。”
一个懊恼,一个委屈,眼看就真杠上了。我情急之下拿起她的安抚小兔,自顾自地演起来。“阿?你说什么?哦,昨天游泳游累了,胳膊酸,腿酸,不想起床。”、“你又不想上学迟到?你想让暖暖给你穿衣服……”
这时,暖暖从被窝里探出头来,瞄了我和姥姥一眼,接过小兔子抱了抱,然后开始穿衣服。一边穿,还一边说:“妈妈,真幼稚!”
这话一出,姥姥和我都被逗乐了,暖暖自己也笑起来。
其实,暖暖真属于挺自律的孩子。上次我们去海边度假,她每天一早起来会先做完功课,再安排玩的时间。倒是我常乐得偷闲睡回笼觉。
可这次怎么就跟姥姥拧上了呢?我想,一是她身体上的困倦削弱了自制力,毕竟暖暖也只是个孩子;二来守时守信的道理她都懂,她也不想迟到,正好被姥姥戳到痛处,情绪一下就上来了。
暖暖把对自己想睡又不想迟到的矛盾,转移到了姥姥身上,觉得姥姥不理解她,当然,这些复杂的情绪,她还说不清楚,只有用对抗的方式来表达。
迫于时间压力,暖姥姥无暇考虑那么多,把这一切理解为不懂事、不听话,甚至是无理取闹,自己也烦躁起来。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在商场里,就地打滚,哭闹着不起来的孩子,在一旁束手无策,气急败坏的家长;在书桌前,孩子咬着嘴唇、流着眼泪死活不说出正确答案,旁边陪读的家长急得跳脚,气得把戒尺放回去又拿出来……
这些时候,我们其实心里清楚,唠叨说教、吼叫,甚至打骂根本起不到太大作用。但我们还是做了,是因为当时当下,想不出其他办法,不知道该拿孩子怎么办。这种无力感可能比对孩子的气愤更甚,但无处消解,就一股脑宣泄在了孩子身上,往往事后立马就后悔莫及。
如果换个思路,抛开自己身上那个正襟危坐的大人呢?就像我,玩了一个连暖暖都嫌幼稚的游戏,结果皆大欢喜。
我能想到这个办法,得感谢《游戏力》这本书,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撰写。
(我和《游戏力》的译者李岩老师探讨了在儿童教育中运用游戏)
劳伦斯的游戏力,不是传统意义的陪孩子玩,而是在生活中随时可以发生的亲子互动,用游戏的方式解决育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特别是接纳和化解孩子的各种负面情绪。
我更喜欢这本书的原名“Playful Parenting”,可以理解为一套游戏育儿理论体系,而不是简单的方法论。
我们一直被“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难管教?”所困扰,劳伦斯认为症结出在亲子联结上。这点我深以为然。孩子哭闹、犯浑,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觉得不被理解,不被关爱,而家长找不到应对方式,也是因为感受不到孩子的真实情感需要,联结被切断了。
游戏力是重建亲子联结的最好桥梁。就像绘本《生气汤》,我和暖暖都特别喜欢。绘本中的男孩这天在学校遇到了很多不如意,恰好那天放学时妈妈没有去接他,接他的是姨妈。男孩憋着一肚子气,回家就开始发脾气、踢东西、找麻烦。男孩的妈妈什么也没说,拿出一口大锅,接上水,放在炉子上,让男孩来和她一起做一锅生气汤。而生气汤的做法是对着锅子大叫。妈妈带着男孩一起大叫,渐渐的男孩心中的烦恼和不快就消失了。
没有说教,只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游戏,男孩积压的愤怒释放了,也体会到了妈妈的爱。联结重建起来。我想,之后男孩会对妈妈打开心扉,把这一天的不好经历都主动告诉她。
不过,现实中会陪着孩子一起做生气汤的家长并不多。或许会想不到,又或许因觉得这么幼稚的事情,大人做起来尴尬又可笑。游戏对于成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劳伦斯说,很多成人早已失去了游戏的能力。
对我们来说,游戏是休闲,而对孩子却是工作。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的成长方式。
就像小狮子们在厮打中,建立关系、学习生存技能,孩子也是通过游戏尝试成人角色和技巧,学习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或与别人重归于好。
早有研究表明,智慧越高的动物,玩游戏时间越长,而人类的童年期几乎是灵长类的两倍。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孩子还会通过游戏从情感创伤中得到康复。很多孩子在去医院打针后,回家后会喜欢玩医生游戏。通过扮演医生,他可以重演并掌控整个打针的过程,从而逐渐平复心情。这是孩子自主探索游戏来修复情绪、处理问题。有时候孩子无法找到适合的方式,这就得看家长的游戏力了。劳伦斯在《游戏力》里列举了上百个案例,从低幼到青少年的都有。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只有一点,就是放下身段,身体和心态上都放到孩子的高度。把控制权交出去,让孩子来主导,才能真正触摸到孩子真实情感需求,真正玩起来。
我有个朋友曾经在陪伴孩子时,突发奇想搞出了一个“歪脖子爸爸”游戏。他家是个男孩,那段时间孩子特别喜欢把机器人头拧下来,或砸打玩具。妈妈担心孩子的暴力行为,但爸爸却不以为然,陪着儿子一起拧,还歪着脖子模仿受伤的机器人,告诉儿子自己被弄疼了,线路也不通畅了,没办法完成主人的指令,爸爸滑稽的样子,让妈妈和儿子笑成一片。玩了几次后,孩子就只记得歪脖子爸爸,而不再拧机器人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爸爸带孩子挺有方法的,很智慧。也有人可能会质疑,这爸爸根本没教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结果只是一个偶然。
可是,我想说,游戏力本来就不是意图通过游戏教会孩子道理和技能,只是借用游戏这套孩子独有的语言来处理情绪,重建亲子联结,持续给孩子注入正向、健康的心理能量。
花时间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即便你不喜欢,或者觉得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只是单纯为了让孩子不觉得孤独。但是,这陪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接纳孩子所有的情绪,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无论有多强烈,可以让孩子不感到无助,这个影响不是即时的,而是深远的。
相信我,一个充满安全感、内心能力充足的孩子,可能不乖,但很难学坏。窦靖童不就是这样,叛逆另类又谦虚有礼。
“我自己都气得不行,怎么可能和她玩起来。”这是有些爸爸妈妈在刚接触游戏力时的抱怨。面对低龄一点的孩子,我们可能是被无休止的哭闹点燃,又或者为没办法讲通道理无奈而生气。但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你知道他往往道理都懂,就是故意和你对着干,那是真生气啊。
两个大脑盖子都打开着的人确实没法办玩起来,除非有个契机能缓和气氛。
有一次,我带着暖暖到朋友家参加亲子聚会。朋友的儿子最大,8岁,带着几个弟弟妹妹在后院玩打仗游戏。饭点到了,不管怎么叫,男孩就是不肯回屋。“你们也都不许回去。我是队长,你们得听我的。”男孩还给他的“士兵”下了命令。“你是队长,我还是你爸呢,快给我回来。”朋友明显有些生气了。那头,男孩也急了,把手里的玩具枪一扬,拦住几个想回来的孩子。场面一度尴尬,感觉马上就要爆发了。可我没想到的是,朋友顿了顿,顺手拿起一扎果汁,“你再不回来,我就把果汁倒在我头上啦!”说着就把瓶子放在了头上。孩子们都被这突如其来,有点滑稽的行为逗乐了。男孩一边笑,一边带头跑回来,“好啊,你倒你倒。”整个气氛一下子全变了,笑声中冲突就化解了。
真的威胁,或愤怒的说教,只会让孩子把你拒之门外,而朋友针对自己的假威胁,混合点幽默,就缓解紧张的情绪,笑一笑重归于好。成人之间往往也是这样,一笑泯恩仇。
游戏力养育方式中,开怀大笑至关重要。劳伦斯甚至说,只要听到了笑声,就能确定你的方向没有走错。充满笑声的愉快游戏,不仅能给孩子蓄满心里的能量杯,也能把我们自己的杯子填满,轻松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压力、难题和新的阶段。这难道不是一场温暖的治愈吗?
别担心陪着孩子“胡闹”、“疯玩”,会让孩子变得不能自控、没有规则、行为鲁莽。人类不是一向就乐于打破旧规则,树立新规则吗?
劳伦斯鼓励家长们在游戏中让孩子树立自己规则,并刻意在此规则下输给他们。有趣的是,很多实际案例都证明,这反而更有利于孩子在与同龄人的游戏中遵守规则。因为他们尝试过了,相比输赢,游戏的乐趣更有价值。
除了完全让渡权利,由孩子主导游戏外,劳伦斯也提供了plan B。很多时候,游戏也是需要家长介入和引导。就像《生气汤》中的妈妈,保持了家长的尊严和理性,却没有强调家长的权威,顺势而为地“轻推”男孩一把,帮助他正确地疏导出负面情绪。
当然,“轻推”怎么推,是正向,还是反向,要用多大的力道,这就得全凭你对自己孩子的了解,以及你们之间亲密程度了。
以上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