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育儿导师杨老师,每天在这里跟大家更新育儿知识,感谢大家的支持。
有网友跟我说,孩子3岁半非常的听话,给别的小朋友讲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但是慢慢地脾气却越来越大,在家里稍微不如意就会大哭,一直到家人满足她的要求为止。爷爷奶奶担心她一直哭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所以一般都会蛮子孩子的要求。孩子爱发脾气这个行为也让家里人非常的困扰不知道怎么办。
孩子三岁半了,总是喜欢发脾气,该怎么正确引导呢?
孩子三岁半了,爱发脾气,有性格的原因,有环境的原因,也有成人教育的原因,但是我在今天的回答里,特别想请家长能关注到一点,那些在三岁半还爱发脾气的孩子有可能只是因为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个三岁半的孩子,从年龄的角度上来说已经基本可以自我服务,并且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我前两天带孩子在外面散步,就碰见过一个这么大的孩子和他的妈妈发脾气。这个孩子要玩旁边另一个大一点的孩子的独轮车,他妈妈一直拉着他说,不能玩儿,你玩不了。也就那么几秒钟的功夫,这个三岁半的小孩就跺着脚开始生气,并且拿手打自己的妈妈,然后哇哇大哭。
这种场景其实挺常见的,我们经常带着这么大的孩子出去,如果有点不顺心的事,孩子就会这样子去发泄。可以想到的是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需要有一个发泄的渠道,如果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他可能选择的就是发脾气。
家长怎样来应对孩子这样的问题呢?我觉得可以从3点来入手。
第一,训练孩子表达情绪的能力。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习惯于用拥抱,抚摸等方式来安慰孩子,但是却很少去引导孩子表达情绪。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试着培养这样的习惯,每当他情绪不愉快的时候,除了去安抚他,一定要让孩子说:你为什么不高兴啊?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呀?你给妈妈讲一讲,即使孩子不会说话,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家长在旁边像翻译一样把孩子的原因说出来,问问孩子是不是这个意思。
第二,把对孩子的训斥转换为理解。
看到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多数家长都会觉得很烦躁,认为孩子不可理喻,并且反复劝说无效的时候,家长可能会采取暴力的方式,比如打或者骂。越是这样做,孩子的这种行为反倒得到了强化,下一次他仍然一有不顺心就发脾气。所以建议家长在看到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先不要着急训斥,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他这么容易着急呢?他想要的那个东西对于你来说不重要,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不是真的很重要呢?这样子去理解孩子,我们的心态会平静很多,也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妈妈是理解我的。
第三,不要苛求完美教育。
任何一个家长都会喜欢那些听话乖巧的孩子,但是这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大人,更不可能有完美的孩子,我们要允许孩子有一些小情绪,当孩子在发泄的时候,可以冷静的站在一旁,不阻止不干预,其实家长摆出这种态度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反倒冷却了下来。
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意识到自己发脾气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选择更能解决自己问题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情绪管理是一个很系统、很复杂的学科,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时间和耐心。但是,与孩子一起读一些情绪管理类的绘本,却是积极有效、执行力很强的一个方法。
大家觉得孩子发脾气跟家庭环境有关系吗,欢迎留言,评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