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近年来“隔代教养”似乎成了“贬义词”,往“妖魔化”方向越走越远。网络上对老人带娃全是排山倒海般的吐槽和指责,甚至还有人细数了中国式老人带娃的“七宗罪”。费了劲还讨不到一句好话。
关于带孩子,现在社会生活压力大,工作不像以前那样都是固定单位,可以三餐回家,所以很多孩子都是老人带,因为父母要上班,从而就引发了一些争论,像到底谁带娃更好?姥姥带娃和奶奶带娃的区别等等,进而更是催生了“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等一些特有词语。我想,这也算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吧。
其实,很多老人都是“被迫”带娃,如果子女有能力有精力独自抚养孩子长大,那么老人的晚年生活会更加轻松,但是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这一点很难做到,所以老人只能帮忙带孩子。
山东的李阿姨来杭州帮儿媳妇带孩子,把大宝带到了上幼儿园,儿媳妇又添了二宝。三年带两孙,压力太大,李阿姨暴瘦之下还得了中度抑郁症。只听说过带孙子越带越精神,没孩子的时候也是老人们天天吵着要抱孙子,怎么让她带还带出抑郁了?
“以前还有时间去跳跳舞 、跟老伙伴打打麻将,现在是一点空都没有了,还是以前的清闲日子好啊。”“每天就因为哄不好这孩子,老伴儿总和我吵架,儿媳动不动也不放心,这日子有时候真是不好过。”“每忙完一天只想躺在床上,享享清静 。我老伴儿还得继续给孩子洗澡,我这心里啊,也心疼”这些话,老人从没有当着儿女的面说出口。想为儿女减轻生活的负担,老人们默默无闻起早贪黑的做着他们的努力。我们是否想过,在老人辛苦带孩子的背后,时间、精力的大量耗费,大部分娱乐活动的被迫停止 ,劳心劳力的长期消耗 ,让老人们别有一种“累”,他们只是不说。
然而近年来“隔代教养”似乎成了“贬义词”,往“妖魔化”方向越走越远。网络上对老人带娃全是排山倒海般的吐槽和指责,甚至还有人细数了中国式老人带娃的“七宗罪”。费了劲还讨不到一句好话。
其实有的老人在带娃过程中,常常因为苦累而积累起不良的情绪,又不愿意向子孙去倾吐,最后往往找到其他小事做为出口去发泄,反而造成家庭关系紧张。隐藏自身的压力和困扰,才可能有抑郁问题。但如果家庭关系和睦,大家都能互相理解,有问题能及时沟通,这样的老人不仅不会抑郁,还会越活越精神。
就好像前几天,在上班的地铁上,听到旁边的两位阿姨在聊天。其中一位阿姨说,我家媳妇,跟我相处得还算愉快,我给孩子们做什么,她都不会来说什么。有时候哪里不对了,她也会耐心的告诉我,态度上都是很和气的。
旁边一位阿姨说:“这才是聪明人啊。不像我家的媳妇,我当她的免费保姆,又是带孩子,又是打扫卫生的,她还总是各种嫌弃我。不过呢,我也不跟她计较,毕竟一家人和和气气才是最大的福。她要是心里不舒服,就等她多说几句。毕竟都是做父母的人了,等到她到了我这个年纪,自然也明白了我的苦心和不容易。”
当时我听到这番话,对这位阿姨敬佩不已。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谁的生活中没有一些鸡零狗碎的事儿呢?尤其是当你发现,这些问题和矛盾,是你无法解决,但又无法回避的时候,选择理解和包容,远比计较和纠缠更明智。
你和老人的目标其实是统一的,都是想要照顾好宝宝,是合作关系,不要宝宝一有什么问题,就觉得是老人的过错。和老人沟通,确实是不太容易的事情,但是努力尝试沟通,总比针锋相对或者憋出内伤好得多。
到了父母的岁数,身体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小毛病,所以带孩子非常辛苦,而且经常会力不从心,加上照顾小宝宝需要担心的事情很多,老人带孩子一直都在透支自己的健康,我们要学会理解她们的不容易,初为人女,不知母苦;待为人母,方才有悟。谁带娃都不容易,尤其是年迈体弱的老人,更需要理解与关怀,而不是不满和指责。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永远都是沟通的基础。宝宝的笑,儿女的理解,可以让压力消融,让幸福放大,让我们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