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米
有一位妈妈,最近正在为女儿的工作以及婚姻大事着急上火。母女二人时常因为彼此的观点不同而吵架斗嘴,真是让人为她们着急、捏汗。
女儿抱怨妈妈:我都30岁了,还是被妈妈管得死死的,连出门都要被妈妈锁在家里。
妈妈也很委屈:你都30岁了,还不结婚!表姐们也都没大你几岁,人家都早早结婚、生孩子了。邻里们都笑话我,说我的女儿30岁了还没结婚,是老姑娘,你让我的脸往哪个地方放?
女儿:上大学的时候,连我的衣服你都要帮我洗,你知道我连一点生活能力都没有。到现在,连我的婚姻你都要管。你到底把我当什么呢?
妈妈:你以为我愿意给你洗衣服啊,我还不是为了让你节省出来时间,好好读书。将来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找个好人家吗?
女儿:是的,我知道你为了让我好好读书。所以,我就读到了女博士!你知道现在人家知道我是女博士后,都怎么看我吗?还有我小学的时候,只要我成绩掉到3名以下,你就对我又打又骂。
妈妈:我不对你那么严格要求,你能考上博士吗?现在你翅膀硬了,一个人去上海,不和我商量,你让我这个做母亲的怎么想?
女儿: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读心理学的专业吗?就是因为你给我的压力太大,我需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舒缓。
妈妈:你现在一个人在上海拿着2000块的工资怎么生活?我让你舅舅托人给你找了一份4000块的工作,还帮你介绍对象......
女儿:我不会去,我已经怀孕1个月了......
原来这位女儿的男朋友本科刚毕业没多久,比她小了整整4岁。由于妈妈一直不同意,就索性将生米煮成了熟饭......
看完这个案例,使人不禁想到,这位妈妈对女儿的教育到底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先不谈女儿的工作、婚姻和将来。我们先来聊聊这对母女的亲子关系,他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妈妈太“自私”很显然,妈妈比较注重自身感受,而不重视女儿感受。一味的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强加给孩子,让女儿感觉压力倍增。
表面上打着为女儿好的旗号,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自己在人前能够有面子,来满足自己好强的心理。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很自私的表现。
二.妈妈对女儿干预太多孩子未成年的时候,你可以说她不懂事,不管不行,容易出事。女儿都已经30岁了,再拿对待小学生那套来管孩子,显然已经没有作用了。
每个成年人都有权利对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爸爸妈妈可以给她提建议,但最好不要以爱的名义来对孩子进行强加控制。
三.女儿产生逆反心理由于被母亲“逼”得太紧,女儿难免会产生逆反心理。并且在潜意识里和母亲唱反调。你希望我往东,我偏偏往西,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就是典型的逆反心理。
有的时候孩子未必喜欢和父母唱反调,很简单他们只是想体验自己做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父母对孩子干预太多,就会造成孩子无形中想逃离父母的控制,产生逆反心。
这位女孩的名字叫“胜男”,可见母亲对女儿是寄予厚望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愿望。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孩子有期待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训,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尊重孩子孩子三岁以上就能够听懂父母的话了。爸爸妈妈再也不能把他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需要得到父母的尊重。
爸爸妈妈,要把他当成一个大人来看待。有什么事情都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凡事商量着来。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学会独自做主,有利于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
二.体谅孩子在为孩子做每一个决定之前,先设身处地的站在他的角度,想想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尽量放下父母的架子和孩子以民主的方式相处,这样更容易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三.适当放手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去做。不要过多的干预,顶多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指导。充分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也能增加孩子自信,摆脱书生气,活得更接地气。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教育子女的同时,他们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更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需要得到别人,尤其是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在孩子教育方面,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将来,一定要先搞好亲子关系,然后再去谈学习和未来会更容易些。你说呢?
怀孕,结婚,婚姻,亲子关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