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有这样一篇文章刷爆了众多老师和家长的的朋友圈,文章是一位妈妈对刚入学孩子的叮嘱,她从妈妈的视角告诉孩子,什么是好老师。
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好老师必然是严慈同体
孩子,你要知道,一味的迁就和让步,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出温室的花朵,无法教养出参天的大树。
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现在,我们的教育有的时候弥漫着“在家中,父母舍不得管,在学校,老师不敢管”的气息。
作为母亲,妈妈不赞同暴力喂养的棍棒教育,更反对变态凶残的体罚教育,但妈妈支持有理有度的惩戒教育。
如果你在学校荒废学业、侮辱老师、欺凌同学,老师以他的方式批评你惩戒你,你不要指望妈妈会站在你那边,四处告状,无理取闹,状告老师,抹黑学校。妈妈做不到。
因为,你从小长到现在,妈妈在爱你疼你教你养你的同时,也经常批评你、惩戒你,控制不住情绪时偶尔也会修理你。
所以,妈妈想,关注你成长的老师,在传输给你课本知识和做人道理的同时,有权利管教你——这本是教育的一部分,妈妈应对此支持,教育应对此宽容。
严厉的背后,藏着最深的爱
还记得电影《老师·好》中,那个严厉到苛刻的苗老师吗?
他动手抹去女同学的口红,他罚抽烟的男同学站一整天,他没收了“武侠迷”的所有小说,他把“小混混”赶出了课堂......
换做今天,这个老师可能早就被投诉,被处罚了。
可就是这样一位不近人情,严肃古板的老师,却让很多人红了眼眶。
其实这部电影很值得每位家长和孩子一看。
很多人排斥老师的严厉,都是因为太多的负面消息将严厉与体罚、羞辱、恐吓和歧视放在了一起。
但其实不是,老师的严厉是惩戒,是约束。
老师在教授孩子知识的同时,也在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因此,老师本应更有权力管教孩子。
因为,只有负责的老师才会顶着种种压力和风险,去苦口婆心或大动干戈地管教你。
他期待你成才变好,才如此出力不讨好。
这是传道授业的悖论,也是为人师者的深情。
老师未必完美,但想让孩子上进,为孩子着想的心,一定是最真诚的。
不是“放弃”,只是怕了
现在越来越多管教孩子的老师开始退缩了。因为甚至还没有开始严厉,家长就已经和老师变成了敌人。
2018年,有一位老师的辞职信火了。
在信中,这位老师写道:“我已心生魔障,真的不适合再在校园里和孩子们在一起。”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位老师将学生默写古诗的成绩照片,发到了家长群上,却激起了部分家长的不满。
这些家长认为当事孩子受到了伤害,有自残的可能,于是愤怒地要求这位老师登门道歉,否则就告到教育局去。不堪重压的老师,唯有辞职谢罪。
学生成绩不好,说明背诵没过关,家长多帮帮孩子就是了。就算觉得老师的做法不妥,也可以跟老师提出意见。
但是上升到自残和生死层面,就过分苛责了,难怪这位老师心生魔障。
现在对孩子狠一些,孩子可能吃一阵子苦,但享一辈子福。
现在纵容孩子,孩子就会快乐一阵子,受苦一辈子。
孩子,你必须明白
最后用信里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孩子,陪你去报名,看着你背着大大的书包,满脸欣喜地跑进偌大崭新的校园,想到此后十多年间,你的大部分时光都将在校园中度过,作为家长,妈妈内心充满欣慰与期待,亦夹杂忐忑与不安。在这个开学季,有多少父母和妈妈一样,目送孩子的瘦小身影消失于校园一角,祈祷孩子的求学路途平坦勿扰,展望孩子的梦想明天越来越好。妈妈想,应该有很多很多。作为普通人家,孩子,妈妈依旧希望你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当一个心怀敬畏、不丢信仰的学生。
学习并非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唯有苦过的人才有资格谈学之乐。
校园并非一方没有竞争的乐土,唯有敢于亮剑的人才有资格当自己的英雄。
奋斗也并非一蹴而就的易事,唯有终生学习不断超越的人才有资本说不负人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