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父母得到一块好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
父母之爱深好大海,决定质量高低的,是其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
人在开关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洁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
欣赏孩子不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
牛顿如果因为不注意生活细节而成天挨训,他还能是牛顿吗?爱迪生如果整天被苛责,他还能是爱迪生吗?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孩子,但同时一定要有耐心等待他经历并成长。
如果孩子天性造就了他某些方面的低能,不会因为家长的教训或不断的提醒而有所改变;反而会因为你的不断唠叨,更降低这方面的能力。
艺术首先需要感知,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
文化修养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本身,它还是完善的思维方式。
就一个孩子来说,他内心自信平和,比谨小慎微重要;凡事有好奇心,比凡事不出错重要;他有自我的选择的勇气,比选择正确更重要。
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
用“理解”和“办法”都解决不了的毛病,用“批评”一般来说也解决不了。
一个孩子在未来生活中的踏实度,取决于他成长中多大程度上受到实事求是这四个字的影响,取决于他长大成人后的思维方式与这四个字有多接近。
想让一个人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或惩罚手段,强行要求他们接受,而是要适当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同时最最重要的是让他在行事过程中伴有愉快感、成就感和自尊感。
学生的时间被各种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
每一个忘我地投入到学习或工作中的人,他一定是对学习或工作建立起了兴趣或责任感,这种兴趣和责任感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常常超越了生理需求。
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
孩子不会凭空出现问题。出现问题,一定是有一些长期积淀的症结没得到解决,或是有某个外在因素使一些小问题恶化。
听到孩子的问题时,付出一点理性、思考和智慧,在遇到种种问题时处理得艺术一些,孩子会用十倍的优秀来回报你。
“脾气”不是来自血脉的生物遗传,是来自生活体验的心理传递。
教孩子没有小事,每件小事都是深刻影响着他成长的大事。
孩子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每一种理想的生长条件。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为他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人生“无怕”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电视如美食,本身没什么错,但享用要有节制。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想办法让他学会有节制地吃东西,而不是把美食锁进冰箱,惹得他总想瞅个空偷吃几口。
不去控制孩子的身体动作,而是想办法引导他的心,不满足于孩子表面上的服从,而是让好习惯成为孩子内在的一部分——这才叫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不要让安全教育破坏儿童对世界的信任,如果一个人总是感觉活在危机中,他们的身体可能是安全的,但他的心会有很重的不安全感,这其实也是一种损失。
愧疚之情——其实就是一个孩子自我调整的开始。
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