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形容一个人不成熟,常常会说你像一个没有断奶的孩子。这不最近真的有一个男孩因为“没断奶”而被学校劝退。
这个孩子今年七岁了,已经踏入一年级,竟然还没有断掉母乳。当我们询问孩子的妈妈,为什么这么大年龄的孩子还没有断奶时,妈妈一边哭一遍很无奈地回答,“我也没办法”。
孩子在单亲家庭长大,妈妈总是希望能给孩子多一点爱,每次妈妈试图给孩子断奶时,孩子都是哭闹不止,妈妈忍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就一再滴推迟给孩子断奶的时间,这一推就推到了上小学。
但是,这样的孩子问题却不仅仅是断奶,他在学校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经常大哭大闹找妈妈,无法与其他学生融洽相处。学校的同学知道他是一个没断奶的孩子,也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儿。
而且孩子一直在吃没有营养的母乳,导致孩子非常挑食,体格也非常瘦小,在个头上比同龄的孩子小了很多。孩子吃母乳最佳的断奶时间应该在18个月左右,而根据孩子发育情况而定,如果早的话,八个月就可以断奶,而身体状况不好的话,最迟在孩子三周岁前也应该断掉母乳了。
学校和老师都没有办法,无奈之下对该学生进行了劝退。
孩子姥姥一看这种情况着急了,赶紧带孩子来医院,希望医生可以帮忙断奶。但是医生却无奈地告诉姥姥,孩子的问题不是因为生理原因,而是因为心理原因。只有妈妈与孩子一起努力,才能真正地帮孩子断奶。
那么,如果孩子到了年龄,还一直没有断奶的话,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一、容易导致孩子营养不良
我们一直提倡母乳喂养,这样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益处。前六个月,母乳中含有抗体,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是有益的,而六个月之后,虽然没有了抗体,但是对孩子成长来说,吃母乳还是有营养的。
但是,如果孩子三周岁,还不给断奶的话,即使吃了母乳,母乳中的营养含量也几乎满足不了孩子的生长需要,如果孩子一直继续吃母乳的话,就会非常挑食,导致营养不良,身体发育缓慢,身材瘦小。
二、影响孩子对性别的认识
过晚给孩子断奶,会影响孩子对性别的认识。特别是男孩子,孩子在三周岁以后就开始有性别意识,如果吃到七岁八岁,还没有断奶,孩子对性别的意识就会扭曲,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以后也很难改变。
当孩子成年以后,跟异性相处就会出现问题,而且,这样也很容易导致孩子犯罪等情况发生。
三、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一般的母亲没有及时给孩子断奶,都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溺爱,听不得孩子的哭闹,不想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但也恰恰是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形成过度依赖,懦弱自闭的性格。
而且一旦同龄人知道孩子到这么大年龄还没有断奶,都会鄙视孩子,别的小朋友不会喜欢和这个孩子玩,而且孩子本身也不愿意和别人接触。一旦他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就会想到找母乳,而进行慰藉自己。
该段奶就要及时给孩子断奶,不要因为听不得孩子一点的哭声而延迟断奶计划,这样做并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害了孩子,因为孩子是一个个体,及早的断奶有助于孩子形成独立的性格,我们作为父母,不要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的感觉,而是要看着孩子自己向前奔跑。
这位宝妈给孩子断奶竟然如此无奈,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断奶呢?
一、家人要提供一定的帮助
给孩子断奶如果不顺利的话,不要一味的只依靠孩子和母亲,家人也要一同参与进来。比如孩子的爸爸要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对爸爸的依赖感逐渐多一些,而对妈妈的依赖感减少,这样妈妈在减少喂奶次数,孩子就不会因为要找妈妈而又哭又闹,戒奶也会相对容易。
二、给孩子戒奶时,家长的态度和决心要坚定
很多家长给孩子戒奶失败都是因为家长听不了孩子的哭闹声,认为孩子一哭是在遭罪。家长要清楚一个问题,长痛不如短痛,该给孩子戒奶的时候就应该态度坚决,过了这个时期,孩子自然就不会再找母乳了
三、适时地给孩子添加辅食
一般的孩子在6到8个月就开始逐渐添加一些易消化的辅食,添加辅食的时候要注意口感和营养均衡,孩子吃饱了不饿,也得到了应有的营养,自然就不会找母乳了。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离乳。
能做到自然离乳最好,但是也不能一直等待着自然离乳,那样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爱孩子就是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一味地顺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