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夜奶,是每一位新手妈妈都会经历的事情,一般情况下,3个月以内的宝宝夜里一般要吃2~3次左右,3~6个月的小宝宝基本吃一两次左右,过了6、7个月的宝宝,随着消化吸收功能发育得更为完善,胃容量也有所增加,所以基本不需要再喂夜奶了。
当宝宝还需要吃夜奶时,作为新手妈妈,有些事情如果考虑不周全,会给小宝宝带来不好的体验,尤其是这些做法都不能有。
错误做法一:喂夜奶时妈妈迷迷糊糊,边喂边睡。
说实话,每一个妈妈都是从那时候过来的,都能体会到夜里睡不好觉的崩溃滋味。尤其是白天忙碌一天,晚上还要打起精神喂夜奶,确实很难熬,眼皮子不由自主的就合上了,迷迷糊糊边喂奶边睡觉。
殊不知,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容易在迷糊中,妈妈乳房阻碍了宝宝的口鼻而未及时发觉,导致宝宝呼吸不畅,甚至造成息危险,引发意外的悲剧。从过去到现在,都有发生过多起这样的悲剧。
错误做法二:只喂一侧的母乳。
有的家庭里,是把宝宝放在大床上跟着妈妈一起睡的,如果妈妈是躺在床边的一侧,那么她和宝宝的位置基本是固定的,夜里喂奶时如果习惯于躺着喂,就会导致宝宝夜里总是喝的是同一侧的母乳,这样不利于母乳分泌,也容易因为吮吸不均衡而影响乳房不匀称,断奶后才发现一边大一边小,着实影响体态。
因此,夜里喂奶时最好是把宝宝抱着怀里喂,一方面避免睡着时堵塞口鼻,另一方面也可以两侧乳房轮流喂奶。
错误做法三:让宝宝含着乳头边吃边睡。
除了妈妈不能边喂边睡,也不能让宝宝边吃边睡。这是因为,宝宝含着乳头睡着后,也会增加窒息风险,而且不利于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就像我老公堂妹家的宝宝,就是习惯了“奶睡”,每天晚上睡觉必须含着妈妈乳头才能睡,否则就又哭又闹,弄得堂妹一点儿空都没有,有时想让孩子爸爸给哄睡,可是宝宝根本就不认。
错误做法四:夜里喂完奶,不拍嗝就让宝宝睡觉。
为什么要拍嗝,以及怎么给宝宝拍嗝,这个问题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讲过,主要就是为了减少宝宝溢奶的可能,降低宝宝溢奶或者吐奶后误吸的风险。
(相关阅读:新手宝宝最害怕四件事,妈妈没察觉娃却不舒服,难怪会溢奶、吐奶)
有的宝妈因为种种原因,会选择让宝宝喝奶粉。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夜里饿了也要喝奶,但是无非就是大人起来给冲泡奶粉来喂奶。但是,对干奶粉喂养的宝宝来说,有些也属于错误做法,宝妈宝爸都要注意。
错误做法一:用上次喝剩下的奶喂给宝宝。
这种事在一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里是会出现的。尤其是老太太,不舍得把宝宝没喝完的奶粉倒掉,就留着下次再给宝宝喝,或者等着晚上宝宝闹的时候哄一哄,这是错误的做法。
现在天气炎热,剩奶在空气中搁置几个小时后,就容易受到污染而变质,宝宝喝了之后,很可能导致肠胃不适等。
所以,宝宝喝剩下的奶就别要了,如果冲好的奶粉在宝宝没有吃过的前提下,最多可以在室温存放2小时,或者放在冰箱里冷藏不超过24小时。
错误做法二:奶粉和水的比例不正确。
很多人潜意识里就想当然的认为,奶粉冲得稠一点,宝宝喝了更耐饿,所以在晚上为了让宝宝不至于饿得那么快,能够睡得久一点,所以干脆给宝宝冲得浓一点,还有的大人给宝宝冲奶全凭感觉。
事实上,奶粉冲泡过浓,会导致宝宝消化吸收系统的压力过大,这样不但不利于消化吸收,反而还会伤害肾脏,过犹不及,所以还是要老老实实按照奶粉包装盒上的比例方式来冲泡。
错误做法三:提前冲好奶粉放在暖奶器里,娃饿了随时喂。
这种方法,看似是缩短了娃的等待时间,实则是大人的失职。这就如同第一个错误做法一样,也是因为奶粉泡好之后有“保质期”,所以不建议提前冲泡,最好是现泡现喝,如果是为了让宝宝尽早喝上奶,不至于哭闹得太厉害,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凉白开,这样需要用水时也可以直接调到合适温度。
另外,喝奶粉的小宝宝,喂完后也要记得拍嗝,将宝宝吃进去的气体通过打嗝排出来,可以有效防止宝宝溢奶。
这些错误做法,你们平时有注意到吗?还有哪些做法也是不科学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夜奶,奶粉,母乳喂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