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宝妈都一样,自知道自己怀孕起就开始为娃打天下,从尿裤、奶粉到小衣服,包被,玩具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家亦是如此,等到宝宝出生以后,连自己买的,带别人送的,什么手摇铃,脚踏钢琴、咬胶、不倒翁、小汽车、乐高……满满两大箱子玩具。每天变换着各种玩具逗小宝宝,但是宝宝好想不是很领情,有时候看两眼,有时候摆弄两下就丢在了一边。当时感觉宝宝还小不会玩,等到孩子慢慢长大,依然对自己的玩具没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反而喜欢玩家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什么纸抽盒、遥控器。手机充电线等等。尤其是纸抽盒,他一有机会接触到就会一张一张的把纸抽出来,一张一张的撕开,这样有时能玩好大一会儿,不亦乐乎。那小宝宝为什么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而不是特别喜欢玩自己的玩具呢?
宝宝并非不喜欢玩具,只不过在宝宝眼里所有他能接触的一切都是他的玩具,而并非仅仅停留在你给他买的你认为真真意义的玩具上。那为什么宝宝会比较喜欢生活用品呢?因为宝宝在观察啊,他觉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用这个东西啊,所以一定很好玩。这样找到原因了吧,宝宝是在模仿成人的动作啊,你“玩”什么多,宝宝就会更多的喜欢什么。
那么是不是就不需要给宝宝买玩具了,让宝宝玩一些生活用品就可以了?并非如此,玩具的设计还是更适合宝宝的,有以下原因:
1、玩具更安全
家里的生活用品有很多危险因素,比如太薄、太小、太尖、易碎的物品都有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伤害。前一阵我和朋友吃饭时,听朋友说他2岁的宝宝误吞了家里的纽扣电池,带着宝宝去医院一阵折腾,还好最后拍了出来,也没有出现腐蚀肠道的情况,这才放心。而孩子的玩具设计没有锋利的边和角,大小适中,不会太重,所以孩子玩适龄的玩具相对来说更加安全。
2玩具可以开发宝宝的思维
我家楼下有个5岁的孩子玩乐高特别厉害,用那些碎块能拼出自己想想的各种物体,上个月参加市里幼儿级乐高大赛还拿了奖。和他妈妈聊天时得知孩子在2岁多时就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玩拼图、乐高等益智游戏,每天都有亲子时间陪宝宝一起玩,孩子在这方面也就越来越感兴趣,孩子现在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很突出。
写在后面
孩子并非不喜欢玩玩具,只不过更喜欢模仿爸爸妈妈的动作,这就需要父母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搭搭积木、拼拼拼图、摆动摆动小汽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相对于玩具,孩子更加喜欢和父母一起玩玩具。
标签: